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黨的九大上,他與毛主席平起平坐,兩次改名,晚年當了鍊鋼工

黨的九大上,他與毛主席平起平坐,兩次改名,晚年當了鍊鋼工

歷史的車輪在不停的前行,在前進的道路上,有的人千古留名,有的人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在現代,有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他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鍊鋼工人,可是在中共九大上,他當選為了中央委員,是唯一和毛澤東選票一樣多的人。這個傳奇人物就是王白旦。

王白旦原名王白蛋,生於民國時期的河北省。王白蛋這個名字太接地氣,是老人希望他白白胖胖,所以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後來王白蛋上了私塾,先生認為他這個名字太鄉土,就給他改了一個名字「王白旦」,這樣一改,名字就好了很多。長大後的王白旦,從農村到城裡,當上了工人。

在工廠中, 王白旦兢兢業業,努力學習技術,加上他為人機靈,很快當上了技術骨幹。當時由於王白旦技術好,又是黨員,當選為「九大」代表。大會召開後,毛主席要求:本次中央委員中,應該有來自基層的產業工人參加。在投票的時候,王白旦並不知道給誰投票,就投了自己一票。就這樣,他的票數就和毛主席一樣多了。

王白旦後來又改了一次名字,王白早。晚年的王白旦,回到工廠當了一名普通的工人,倒班上。在1994年的時候才在一線退休,退休後的王白旦也沒閑著。接著回廠里繼續服務,在廠里王白旦沒有什麼補差費,每月只有一百元。但是,他沒有計較什麼,只是說「只要爐上需要,我就干!」,這樣一位勞動者,在他的崗位上奉獻了一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曉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女子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的下聯令人尷尬
歷史上權力最大的三個妃子,第三是嘉慶生母,第一比皇帝大19歲

TAG:三曉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