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摘要:「吸收的信息要多,做出的決策要少。」

「再這麼跌下去,會跌出一個 2008 年級別的投資機會。」在股市一片「跌跌不休」中,2018 年 8 月,雪球創始人方三文在雪球上說出了一個看起來有悖常識的結論。

在 2019 年極客公園創新大會現場,方三文對這句話作出了解釋,「其實真正的投資機會是跌出來的」。理性邏輯下,「如果你識別出了好公司,這個好公司還很便宜的話,那你就運氣爆棚。如果你天賦異稟加上運氣爆棚,那你不掙錢就太難了。」

這樣在雪球上的發言是方三文的日常。另一個日常則是,在自己創辦的社區里打賞跟他唱反調的帖子。只要這些帖子提供了事實,以及有邏輯支撐的觀點。在這樣的氛圍下,雪球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投資交流交易平台之一。成立 8 年,雪球相繼獲得紅杉、晨興、螞蟻金服的支持,月活用戶超過 1300 萬。

作為媒體人出身的投資人,方三文如何判斷一個投資項目的價值?在他眼中,創業公司究竟應該跑得快一點還是慢一點?作為一個創業者,2018 年卸任公司 CEO 的方三文如何看待自己在不同身份中的切換,雪球的終極使命又是什麼?

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 IF 2019 上,極客公園創始人、總裁張鵬和雪球創始人兼董事長方三文和就以上問題展開了對話,以下為對話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略有刪減):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張鵬:很高興又回到了這個舞台,到了今天上午最後一個環節,也是非常精彩的訪談環節。今天來的嘉賓是雪球的創始人方三文,我們都知道雪球是國內一家非常 popular 的投資交流交易平台。方三文在雪球社區里有一個外號叫「方丈」,我們聽起來好像是特別佛系的外號。

其實,雪球的投資交流社區在中國是一個很獨特的現象,我相信在今天我們有很多人在說,冬天環境不好,把一個有投資視角,並且背後有這麼多做投資的人請來,他們天天在討論大量的知識和判斷,把方三文請來會是一個讓我們很有收穫的訪談。

同時,他有著非常獨特的管理,和對組織的認知,我們今天的主題是人和組織的成長,我們在今天上午最後一個環節就要看看這個佛系的管理者,他是怎麼認知組織、怎麼定義一個創始人的身份。

下面我們掌聲有請雪球的創始人方三文。

張鵬:我認識你這麼多年,這是你穿得最整齊的一次,是為了代表投資人比較正面的形象嗎?

方三文:主要是為了表示對你的尊敬。

張鵬:這麼會聊天,超過我對你以前的認知。剛剛就說到這一點,最近討論最熱的就是「冬天」、形勢不好,好像聽起來都非常悲觀,但是我發現你的思維跟別人都不一樣。最近我們在雪球社區里看到你有一個帖子,這個帖子讓我們感覺有一絲溫暖。這個帖子當時說的是「市場再這麼跌下去,就會跌出 2008 年級別的投資機會了」。當時看完這個話,我說還有人這麼想問題?給我們解釋一下,你怎麼在大家都悲觀的時候反而說這樣的一個話題,這是處於什麼樣的考慮?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方三文:首先,我要澄清一點,我這裡面說的是如果,我並不是說一定會跌。

張鵬:你的回答好完善。

方三文:第二,其實真正的投資機會是「跌出來」的,我問你,我來考你一個問題。假如一支股票 10 倍市盈率,那麼他拿 50% 的利潤出來分紅,假設這個公司可以這樣持續經營 10 年,每年盈利都一樣。這支股票價格上漲你掙的更多,還是價格下跌你掙的更多?

張鵬:價格下跌。

方三文:對,那不是很清楚了嘛。

張鵬:所以背後有一個理性的體系在做決定,我估計在場的很多人還沒有算過來賬,你這個腦子轉的是快。就是你覺得今天這樣一個環境,只要你能識別出好公司就行,其實沒有什麼不好。

方三文:當然,我覺得投資大概是這樣,如果你有能力能識別出好公司,說明你天賦異稟,但是如果你識別出了好公司,這個好公司還很便宜的話,那你就運氣爆棚。如果你天賦異稟加上運氣爆棚,那不掙錢就太難了。

張鵬:說的我覺得這個時代來了一個巨大的機遇,你太會聊天了。如果誰最近比較悲觀,應該找你聊聊,最好的心靈按摩師。你這個觀點在雪球社區裡面認同度怎麼樣?

方三文:因為社區很大,用戶很多,肯定各種用戶都有,但是不得不承認雪球是我見過投資社區裡面,具備基本面思維、逆向思維的比例特別高的平台。我們有一個公募基金的銷售平台,裡面賣的主要是指數基金,我們每天去看這個指數基金銷售的數據,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發現:在股市猛烈下跌時,銷售量是上漲的。

張鵬:所以大家都按照你的思維在想問題是嗎?

方三文:可能至少有一些人是這樣想的。

張鵬:有意思,你發現不光是你的想法,這個社區也不斷地踐行這件事。我看到你還關注了很多人(13000 多人),我朋友圈 5000 人上限已經夠多了,而你有 13000 多人,天天要看他們發的東西。你關注一個人的邏輯是什麼?

方三文:我關注一個人的邏輯是沒有邏輯。我剛創辦這個社區時,大家知道一個互聯網產品冷啟動有多難嗎?可能最早的時候,只有你自己一個用戶,後來莫名其妙有了兩個用戶、三個用戶,這個時候每一個用戶進來,你都覺得他簡直就是上帝派來的使者,你特別害怕他們寂寞。所以,每一個新註冊進來的用戶,你趕快關注他,他隨便發一個帖,你都想辦法回應,至少搞一個「呵呵」。

張鵬:你好實誠啊。

方三文:一萬多個用戶,最主要的是在網站的初創階段為了完成產品的冷啟動而關注的。

張鵬:我覺得你確實實誠,簡介里主業寫的是陪聊,副業才是投資,合著這 13000 多用戶是你從開業以來一個一個關注?

方三文:對,但是事情在變化,到現在每天新增加的用戶都不止這個數,這個時候我就關注不過來了。

張鵬:就陪不過來了,你一般比較喜歡和什麼樣的用戶交流,不是說為了表示感謝的那種交流。

方三文:雪球上有一個功能,你看到別人的帖子時可以打賞他,我每天在雪球上一方面在賺錢,因為我發的帖子別人會打賞我,然後別人會向我提問,我回答他的問題,我會獲得一筆收入。得來的錢我全部花在打賞別人的帖子上面,我會打賞什麼帖子說明我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流。

我自己沒有總結過我會打賞什麼帖子,但是有一個用戶總結過了,他觀察了我的打賞行為,他的結論基本上是說,我對簡單表達觀點的帖子是沒有興趣的。我會打賞的通常是提供了事實,以及有邏輯支撐的觀點。最奇怪的是,我經常打賞跟我唱反調的帖子。

張鵬:你可以寫一個「方三文打賞指南」,然後給雪球的用戶發出去。

方三文:每個人在網路社區裡面活動的動機都不同,可能很多人最主要的目的是尋找認同,尤其是在一個投資股票的社區裡面,我買了這個股票,我就覺得股票很好,誰要是感覺這個股票不好,我就罵他、黑他,甚至下回到朝陽公園去打他。我的搞法就不太一樣,我經常會打賞說我說錯了的帖子。

張鵬:而且說得還得讓你覺得有道理?

方三文:對,大概是這樣。

張鵬:有意思,所以其實這裡面一般能證明你錯的,或者是對你有啟發的,是專業的投資研究員還是什麼人都有,會有什麼特質嗎?

方三文:這個是非常有趣的,在我們傳統投資的世界裡面,是有很多天生有話語權的,比如經濟學家、上市公司的 CEO、CFO、證券分析師、基金經理,這些人我們都會認為他天生是有話語權的,他說得肯定是比別人對、厲害、高明。

但是,我們創建雪球之後,我們也吸引了很多這類的用戶,其中很多用戶非常的活躍。最重要的是但是。

張鵬:對,一般關鍵是 But。

方三文:但是,最後能在言論、信息和觀點上給我帶來最大啟發的用戶,很有可能不是那些人,而是一些不知道哪裡冒出來的人,你搞不清楚。

張鵬:你不知道他怎麼就靈光乍現了。

方三文:對,但是你一看他,你就覺得他說得很對,或者說得很有道理,這大概就是一個秩序的重組。

張鵬:其實你構架了一個系統,反而在裡面生成很多很奇蹟的事情,按道理這些事情好像不會發生,但是還有挺多奇蹟的。

方三文:我覺得不光是雪球這樣一個社區裡面會發生這樣的事,基本上整個互聯網世界,甚至是整個商業世界都是一個重組的世界。你想如果不是發生了重組,新的技術和產品,就不會取代老的技術和產品。

如果不是發布了重組,新的內容就不會取代老的內容,所有的東西都是在發生重組。我們舉一些例子來說,比如說滴滴,不管我們怎麼評價滴滴,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滴滴和 Uber,他們社會化的組織運力的方式,對我們乘坐車輛體驗是有非常大的提升。再比如在推特和微博上,發布各種信息的人,大部分並不是傳統的新聞記者。

張鵬:媒體人。

方三文:對,但是你得承認這些人給你知識服務方面的體驗是帶來了極大的提升,這樣又重組了。我們再來看,抖音上的小姐姐,大部分並不是原來就有名氣的明星,但是她也給我們的娛樂生活帶來了全新的體驗,這也是重組。所以,重組在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在投資領域同樣也會發生。

張鵬:這其實有一些規律在,你會發現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源於更有效率的重組、配置,技術、組織方式就解放了這件事,你把更多的東西釋放出來,就成了能量、資源、價值。我覺得這個挺好玩,這個體現了一個社區的價值。

方三文:是的。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張鵬:說到你創建的雪球組織(商業組織),大概 4 年前我們曾經在電視上做過一次公開對話。那時你們可能剛剛完成一輪融資,我查了一下最近剛剛又完成了一輪,所以說你用了四年時間才又往前融了一輪。

方三文:對。

張鵬:有人會有一個定義,在互聯網這個圈子裡,四年才融一輪,這可能算是慢公司,你覺得怎麼理解這個「慢」呢?

方三文:首先,不說快慢,我們先說融資這個事情。我覺得創辦一家公司,厲害的並不是你融了很多資,最厲害的你不融資還把事幹了,其次是少融資。

張鵬:最差是多融資。

方三文:對,這個事情得搞明白,所以你不能以這個角度來看。

張鵬:你上來先定義規則、定義認知。

方三文:對。

張鵬:所以不能算慢,說明你更成功。

方三文:對,其實我覺得關於快和慢,在辦公或者任何事方面,大家的訴求都是快,我也一樣,我也想在一年內公司的市值迅速超過馬雲,這肯定是我的想法,但是大部分這樣的願望都無法實現,所以快和慢是一種結果,如果你慢的話,要麼說明產品服務、形態本身不具備爆髮式增長的特徵,另外說明你個人、公司的組織能力不行,所以才會慢,只能這樣解釋。

張鵬:所以還是要合理理解這個事的本質是什麼,以及自己的能力。

方三文:對,所有最後的結論是每個產品和每個公司有自己的發展邏輯、發展節奏,只能按自己的發展邏輯和節奏來做。

不管我們的動機如何,我們最後都是以公司長期的生存和發展為標準,公司長期給用戶創造的價值是提升了的,給股東創造的價值也是提升了的,那麼說明你這個公司至少沒有面臨最糟糕的境地。也有很多公司在自己的商業模式、組織形態……

張鵬:我先打斷你一下,你正好說到商業模式,我們今年創新大會和知乎有一個合作,知乎這樣的一個社區裡面也是一幫愛提問的人,問了你一個問題:互聯網公司發展的快慢是不是由業務模式決定?你對這個事怎麼看?

方三文:我覺得肯定就是我剛才說的這兩點。

張鵬:不光是業務模式。

方三文:對,我覺得業務模式是最重要的。舉一個例子,大家聽說過發展特別快的公司,到處去買流量、打廣告、燒錢,聽起來好像比較容易,但是你聽說過一個社區通過打廣告、買流量成長嗎?它本身不具備這個特徵。

張鵬:因為它不是資源壟斷型的,你買這些東西進來,並不能轉成資產。

方三文:是的。

張鵬:有道理,所以要思考業務的模式和組織能力,如果你想快,但是組織不行,也行不通。總之還是要理解自己是誰,先想清楚自己是誰,再定義相對的快和慢,我覺得這個比較客觀。

方三文:對。

張鵬:你看到處滲透著投資人的智慧,看事都是這樣的。我們正好說到和公司、組織相關的內容,今年雪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最主要的是你從 CEO 的身份上退下來了,李楠成為了公司的 CEO,這個還是一個很大的變化,我其實挺想聊聊這個事,你為什麼會推動這樣的變化呢?

方三文:我們公司的變化不光是這個,除了我自己不做 CEO 之外,我們的管理團隊進行了一個非常大的重組,在這大半年時間裡面,我們重組了 CEO、CTO,引進了各條線上好幾名高管,整個團隊都進行了一個重組和迭代。

張鵬:為什麼?

方三文:首先,我們如何理解公司,我覺得公司存在的價值一定是 1+1>2,也就是說員工加起來的能力是遠遠高於老闆的能力,公司、組織才有存在的理由,不能說老闆自己一個人幹得了。

張鵬:對,你雇那麼多人幹嘛。

方三文:所以在這個時候,你一定得講清楚。1、你要找到比你更能幹的人,這個前提你就要認識到自己其實不是那麼能幹的。

張鵬:對,要不然你永遠找不著。

方三文:對。2、來了人以後(首先找到合適的人),你得充分地信任和授權他,否則再好的人也沒有用。所以,這種思維方式下,我們完成了重新的架構。

張鵬:所以某種情況下可以理解為,你的目標是希望推動組織的整體大於局部之合,不是簡單的把人加起來,整體可能乘以 2。所以要實現這個事兒就是要有更多、更好的人,更優秀的人,然後在更關鍵的崗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所以,本質上就是要知道這一點,先認知到自己的不足,更優秀的人補上來。這個事兒對企業家是不容易的,因為當年平地起樓,都是靠自己,所以要合理的認知這件事兒。

而且,包括你說要信任、授權肯定得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你是怎麼做得呢?

方三文:是相對的。做企業難度沒有那麼大。但是比如秦王贏政、朱元璋,如果他覺得哪一天能力不夠,是不是要給另外一個人來干,我估計他這個是有風險的。

張鵬:對。

方三文:對於企業來說,這個風險就已經小多了,因為企業裡面還有股權,股東的結構和公司日常管理的治理結構,不完全是同步的。

如果你通過授權員工干這個事兒,他們幹得比你好,你有什麼損失呢?我想不出自己有什麼損失。如果連這一點都想不明白,有兩種可能性。第一,企業股權成分的治理結構是有問題,比如說。

張鵬:一股獨大。

方三文:不是,可能本來所謂的老闆他並不是…

張鵬:他其實沒有對這個事兒有真正的控制權。

方三文:這樣子他很難去授權給別人,或者讓別人來替代自己。第二,這個人的智慧有限,想不明白這一點。

張鵬:想不明白該授權。

方三文:比如說他覺得公司的一個重要會議,自己竟然沒有在主席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覺得受不了,那這沒辦法。

張鵬:理解,所以我覺得關鍵是認知。當然一個人授權信任要經過一個過程,一步步達成,但是如果第一步沒有想到,永遠不會有這個過程。

你現在讓大家去做日常的經營管理,但你也還很年輕,你天天都幹嘛呢?

方三文:我在公司裡面並沒有閑著,還是要做幾個層面的事情的。

第一,要做董事會層面的事情,你還是得決定誰當 CEO,公司總體上的目標和方向。

第二,企業的文化和你有非常密切的關係,企業文化是各個方面滲透的。甚至在公司走廊,同事跟你打招呼,你如何反應,這都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

張鵬:一般人家和你打招呼你怎麼回應?

方三文:我說「你好」。

張鵬:面帶笑容,說「你好」,一般的老闆會點個頭。

方三文:還有一個非常不可忽視的事情,就是我是雪球社區非常深度的用戶。

我不知道之前誰發了一個帖子,我可能是世界上互聯網產品創始人裡面最深度使用這個產品的,我天天泡在這裡面,我泡在這裡面到底起了什麼作用呢?有的人說我是為了活躍社區,但是我並不是這樣認為,其實社區活躍不活躍,跟我不是那麼重要。

我在社區活躍能解決兩個問題:

問題一:解決了我寂寞的問題,這個是很有價值的。

問題二:對社區里的氣氛、調性有一定的影響。

比如說有那麼多意料之外的內容貢獻者,為什麼這些人會來這裡呢?很大程度上是受了這種氣氛的吸引才來到這裡。

所以,我覺得我使用這個社區的產品始終是有價值的。

張鵬:其實你打賞,對方並不是真的在乎你的錢,而是你的動作代表了一個價值的設定。

方三文:沒錯,所謂打賞的方式,我認為基本上很少有用戶真的為了這點錢而來。說實話我知道裡面的很多用戶非常有錢,但是有時候打賞給他 6 塊錢他也很開心。所以,這個東西本質上是一種精神交流(以金錢為形式)。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張鵬:你這麼說我更理解今天來到現場的極客公園的朋友們,都是在和我精神交流。我謝謝大家,你給了我一個新的理解,不在於這些錢,我覺得是對於我們的認同,很受啟發。

你剛才說的一點讓我印象很深,就是說 CEO 其實和創始人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交點。你即便不做 CEO,其實你在公司里還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們以前大部分創業公司,CEO、創始人都是一個人。咱們今天把這個事兒掰開來看,我們到底怎麼定義創始人、CEO 這兩個概念,你肯定有思考。

方三文:我覺得創始人和 CEO 始終是一個人當然是很好的(個人認為)。事實上很多公司,在創始人跟 CEO 分離以後,有點走下坡路了。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另外的問題,很多公司發展得不好,可能也是因為沒有實現這兩個角色的分離,因為每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同的。

比如說有的人,他特別的能看到長遠的機會、大的方向,他能夠開創一個東西,也許他是一個好的創始人。但是公司的管理是極其具體、瑣碎,有創始人能力的人,是不是一定有持續管理一家公司的能力?這個也未必。

如果,他沒有這個能力,卻一直就要做這個事情,也許是他阻礙了公司的發展。我也認識很多這種企業家朋友,我感覺大部分創始人、CEO,尤其是創始人非常的忙,電話就響個不停。一天要發布非常多具體的指示。

我舉個例子,我有一天跟一個老闆在一起聊天,他不在自己的公司,距離很遠。這時候他要處理事情,需要返回,他的秘書在請示他,選擇何種交通方案。

第一個方案是坐飛機,可選航班有 ABCDEFG,選擇了 G,秘書去落實,然後秘書反饋說 G 航班訂不到了,候選也訂不到了。換成高鐵,高鐵的可選方案有 ABCDEFG,然後高鐵也訂不到了,最後只能坐普通的火車。這件事情花了半個小時,這一定不太對。但是很多公司日常的事務不都是這樣的嗎,我覺得方法肯定是有問題的。

張鵬:今天這一段談話,可能對很多助理的影響很大,要立即調整你們的工作規範,要不然老方把老闆們的心態都影響了,影響他們的成長。

我覺得其實本質上在於創始人、公司核心的人要定義自己,因為能力不一樣,就像你剛才說創始人就是開創的人,包括你剛才講的文化價值體系的建立,感覺這個更像政委的事,能這麼說嗎?你現在是不是一個政委?

方三文:可能有一點像。

張鵬:然後 CEO 就是你的連長,他管戰術動作,你管黨指揮槍,我覺得這個邏輯我們梳理順了,所以大家可以從這個維度做一些思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如果能夠合理的定義一個創始人、CEO 的身份,背後還是有一套體系的,在於對事的認知、分工、組織里的意義。

你剛才說你現在花了大量時間在社區里,我其實特別感興趣一件事,剛剛我開場說你有一個外號叫「方丈」,方丈這個說法來自於你經常在裡面提倡積極的無為,一套很佛系的樣子。我想知道怎麼做判斷、怎麼去理解一個好的投資決策誕生機制,所謂的積極無為又說明了什麼?從投資的角度說一下。

方三文:我是這樣理解的,做的投資決策要儘可能少,首先邏輯的基礎是每一個人認知能力、投資能力非常有限,所以你只能通過盡量少做投資決策,才能少犯錯誤。

張鵬:是的,因為這樣會經常犯錯。

方三文:所以少決策是少犯錯誤的主要前提,那麼什麼叫做決策呢?我們可以從時間維度、買賣的角度看一下,你做的交易決策要儘可能的少,然後從資產標的的角度來講,你交易的標的、資產、品類儘可能的少,這就是無為。

但是,同時你不能光無為,你還得有為,有為就是你對你要交易的資產了解越深越好,這個方面你要有為。

張鵬:思考要積極。

方三文:對,思考要積極,行動要保守。

張鵬:對應關係。

方三文:吸收的信息要多,做出的決策要少。

張鵬:有一點意思,我們對這個世界、自己怎麼理解想清楚了,世界很複雜,我們能力很有限,註定要出錯,所以要多思考、少動作,這個事降低了失敗率,就這麼簡單。

方三文:對。

雪球方三文:「不明真相」的價值,與「無為」的力量|IF19

張鵬:原來投資這麼簡單,我覺得我以後要在雪球上混一混,賺一點別人的打賞,增加一點成就感。

你這個思想確實是對組織的一種了解,前段時間雪球上有一個文章流傳特別廣,叫《全面反思騰訊戰略》,今天騰訊也比較冤枉,被大家各種反思。

我記得你當時還跳出來了,你還寫了一個文章,說千萬不要沒事反思戰略,應該在戰略上保守,戰術上要激進。

我當時看完了句話,我覺得似曾相似,但是又覺得哪不對,我就仔細查了查,我發現雷總說過類似的東西,和你完全是反的。雷總是這麼說的: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你這個觀點遇到了一個強勁的對手,雷總說的很權威。你怎麼理解你們兩個的不一樣?

方三文:我沒有和雷總交流過這個問題。

張鵬:那我應該打電話問問。

方三文:所謂戰略上的勤奮指的到底是什麼?如果戰略上始終保持著思考,這是勤奮,我覺得這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如果小米公司一個月推出一個戰略的話,你覺得會怎麼樣?

張鵬:我估計就亂套了。

方三文:對。

張鵬:事實上人家也不是一個月推出一個戰略。

方三文:對,所以我覺得就是說,戰略上的保守,或者說勤奮和保守不一定有什麼矛盾。

張鵬:一個是思維一個是行動。

方三文:保持思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公司的戰略經常調整來,調整去,公司能辦好?我對此質疑。

第二,當你的戰略定了以後,這個時候就比拼不同公司的執行力,這個時候你是不能保守的。

張鵬:文字有時候就這樣,表面看你們兩人說的不一樣。如果往深了想,只是往下的定義會有差別,但是實際上說的是一個事兒。

我覺得雷總可能是說的,我天天忙到 12 點,結果戰略上啥都不想,不思考、光行動不行,你也別思考完了馬上就行動,這個好像也有問題。

所以,你看其實我覺得要把一些文字概念的東西想深層,要對簡單的事兒做複雜思考,這個事兒才會精準。

方三文:先把定義搞清楚,希臘哲學最主要核心就是說要把定義搞清楚。

張鵬:這個我覺得你聽起來是一個特簡單的事兒,但是大家都不願意做。反而是一個問題,所以回到原點、常識去思考。我有一個比較八卦的東西一直想問你,為什麼你的網名叫「不明真相的群眾」。

方三文:其實剛才我們的對話大體上已經闡述了這一點,世界是非常複雜的、變動的,我們每一個個體的認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們都是不明真相的群眾。

張鵬:我們得這麼認知自己。

方三文:對,在互聯網上又有一個事情,我們可以把這個東西延展下去,比如說我們兩個人,我們姑且認為你的認知能力比我強。

張鵬:先這麼認為。

方三文:到底比我強多少?1 倍、5 倍、10 倍,按傳統的秩序,我們就會認為,如果一個人強他至少強 10 倍,就是強很多。

張鵬:說什麼都對。

方三文:對,這個是強很多,但是到底有沒有差別那麼大,是值得懷疑的。

張鵬:因為有的東西強,有的地方可能還不如你。

方三文:對,第二個就是領域,你在這個事情上比我強,你是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比我強呢?這也是值得懷疑的,我的結論就是每一個個體之間,認知的絕對差,比人們想像中的要小,另外在不同的事情上,大家的認知能力又是不同的。比如說你的認知能力就是比我強,但是我告訴你,我今天早餐吃的是什麼,我的認知能力就比你強多了,你絕對不知道。

張鵬:對。

方三文:過去的認知秩序是把人的認知差距誇張了,但是另外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事情上的認知優勢給抹殺了,不明真相的群眾就被抹殺了。

張鵬:就變得真的沒意義了。

方三文:但是互聯網提供了一個好處,可以把每一個人在具體的時間點、信息點上的認知優勢發揮出來,把它組織起來。這樣子每一個不明真相的群眾都有價值,我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股票。

A 股上有 3000 多支股票,港股上也有 3000 支股票,美股上有 7000 多支股票,你說是不是有一個人在每一支股票上認知都優於我們呢?還是可能在每一支股票上,都有特定的人認知能力是比別人強。我相信後一點,我覺得可以用互聯網工具把這些東西組織起來,讓每一個不明真相的群眾的認知價值得到發揮,大概是這樣。

張鵬:我覺得這套邏輯非常有啟發,其實某種程度上,通過這個我能感受到,你為什麼要構造雪球這樣的平台?

你看我們兩個原來都是媒體人出生,當年都是掌握了話語權,我們說大家聽。現在這個時代已經改變了,你說大家未必聽。

在這個過程中,有些人會覺得是這個話語權很難受,但是我覺得你最後傾向於塑造更多話語權給更多人,然後降低所謂認知差的顆粒度,這樣的價值就能顯現,我覺得很有意思。

從你的思考上來講,雪球讓你最興奮、最想繼續推動的是什麼東西?

方三文:我覺得最讓人興奮和激動的是把這種認知差變成投資行為。

張鵬:就是不能光是最後我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

方三文:對,最後變成你可以組織這些資源,充分利用,最後變成什麼樣的投資行為呢?比如說很多人利用這個東西完成了自己對投資標的的認知,最後進行了投資,掙了錢。

甚至很多人利用這種認知,以及社區里的人格構建,做成了什麼東西呢?舉一個例子,有一個人在雪球裡面表現出一定的認知優勢,同時又通過和別人的交流,吸取社區裡面廣泛的認知資源,繼續強化自己的認知優勢。這個人認知優勢又能夠傳遞給別人,別人會認為這個人有認知優勢。

這個時候,如果這個人最後是一個資產管理者、基金經理,認可他認知優勢的人可能就會成為他的基金投資人,這個事情就會拼到一起。

張鵬:就是這件事在商業的體系里會產生價值。

方三文:對。

張鵬:首先是完成一個認知優勢的凸顯,最終讓它落實下去,完成價值的循環,這件事是你覺得要推動的嗎?

方三文:對,這個事情應該是非常讓人期待的。

張鵬:我相信這會為投資領域原來的資產資源組織方式、配置決策方式對應的人帶來一系列改變。

方三文:是的。

張鵬:歸根到底最後還是會帶來很多改變,這才是讓人比較興奮的事?

方三文:是的。

張鵬:今天特別感謝方三文,我特別認同你說的觀點,我們今年的大會開場視頻有一句話:思考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其實你剛才說的就是怎麼讓所謂的認知差凸顯出來,你會凸顯每個人思考的價值。

原來這個人的認知比我高這麼多,我就不思考了,說什麼就是什麼了。但是當我們知道其實並不一定如此的時候,思考就變成了一個必須的事情了。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非常認同你的觀點,我們也希望這個大會(包括你的到來),都是在促進獨立思考,促進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有更好的認知,並且最終把它轉化成價值。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方三文給我們帶來的這種思考,謝謝!

本文作者:geekerdeng

責任編輯:卧蟲

圖片來源:VPhoto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專訪李志飛:越用越強大的智能手錶,如何解鎖每一個人的未來生活?
惠普全新戰 66 筆記本現場上手:介面全面,邊框控制更好了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