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摘要:傳統產業和新科技的融合,使得產業「沉重十字」需要處理得很好才能使企業正常運轉。這意味著企業要敢於擁抱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進入傳統產業,也需要走入深水區。

已低調許久的曠視科技,最近終於揭開了蒙在公司頭上的面紗,把創立公司 7 年的思考在 2019 年初分享出來。

1 月 16 日,曠視科技進行了品牌升級,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這家公司的商業脈絡。

被人熟知的人臉識別,是曠視科技一直以來的標籤。現在,這家公司瞄向了下一個廣闊的市場:物流機器人。將公司戰略展現在眾人面前,一個商業閉環的雛形也浮現出來,曠視科技有著自己的方法論。

新的商業戰略是這樣的:基於自主原創的深度學習系統 Brain++,打造基礎層核心技術力 AI Engine;同時基於感知、控制、優化等方式實現人、物、場的數字化,構建平台層核心產品力 IoT OS;最終通過 AI+IoT 賦能感測器、機器人、個人終端等標準化硬體,實現應用層三大 IoT 場景城市大腦、供應鏈大腦、個人生活大腦的規模化商業落地。

實際上,不止是物流,曠視科技比人們的認知中更早完成了自身的商業模式構建。


智慧物流的大腦

兩年前的冬天,唐文斌與印奇,兩位曠視科技的創始合伙人跑到天津一座大倉庫參觀。

兩萬多平米的倉庫,空調和暖氣在偌大的空間內失去了應有的作用,揀選每一單的貨物只能靠工人們推著車在倉庫里到處跑。

「每一個人一天要跑 30-40 公里,相當於一場馬拉松。」唐文斌稱。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TO 唐文斌

在某些環境下,人機協同的說法越來越能站得住腳,這也是曠視科技所看到的機會。如同自動駕駛會解放貨車司機的雙手一樣,物流機器人可以節省掉人們在倉庫中奔波的時間。

在智能物流方面,曠視科技打造了一個「大腦」。利用多元化的機器人設備來組建一套完整的智能倉儲物流解決方案。比如在一座倉庫內,叉車機器人、搬運機器人、分揀機器人以及智能存儲方案就能完整解決倉庫里訂單搬運揀選的過程。工人只需在最後打包訂單即可。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大腦連接的是上游的業務系統和下游的設備,這部分軟硬體產品由曠視及其合作夥伴構成。國自機器人、鯨倉科技、MUJIN 等均為曠視科技的合作夥伴。唐文斌透露,曠視科技內部也會設計生產部分硬體設備。

和極智嘉、快倉等物流機器人頭部公司不同的是,曠視科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沒有硬體售賣和租用,也非解決方案的提供,曠視科技給出了更多的自由性。客戶可以根據自己所需,選擇不同的模塊組成解決方案,達到最快速的輸出。

顯然,這種模式非常需要合作夥伴的加入。理論上,極智嘉和快倉也可納入此次曠視科技發布的機器人網路協同大腦——河圖當中。而優質的合作夥伴也是曠視科技急需的,因此曠視科技投入 20 億人民幣聯合上下游生態合作夥伴,打造解決方案,驗證場景。

速度,是曠視科技在物流領域的目標之一。唐文斌表示,在和物流行業人士深度接觸過後,有兩個較深的感受:落地速度不夠快,很多場景都不太一樣。前期溝通和後期打造方案到實施的時間變得很長,有些甚至達到 12 個月。在快節奏的互聯網面前,這個速度無法讓曠視科技忍受。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為什麼河圖能夠克服這些困難?除了多元化的設備入駐以外,如何讓人機協同,更是這個「大腦」的優點。當所有設備連接起來後,曠視科技通過河圖進行協同智能,即系統提供大量的內置演算法,包括對機器人路徑的優化、對不同機器人負載的均衡、所有工作節點的均衡等等,設備可流暢地完成任何工作,不會遇到任何阻礙。

這種方式也得到了初步的驗證。天貓超市與心怡科技合作的倉庫,因 SKU 多、訂單結構複雜以及時效性強,被稱為「電商行業的珠穆朗瑪峰」。曠視科技與心怡科技聯手,用 500 多台三種類型的機器人協同的倉庫提升了 40% 的人效。

「連接」也成為了曠視科技在物流領域的獨特優勢。唐文斌告訴極客公園,曠視的 Face++開放雲平台的核心價值是賦能,而在河圖操作系統中,「連接」是其額外的核心能力。


AIoT 的商業化落地

印奇曾經公開表示過公司的商業「三段論」:「一家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公司,你要有自己的技術平台,同時你應該儘早地明確選擇一個商業落地的方向,儘快地形成數據循環。」

人工智慧在 2017 年強勢崛起,吸金無數,而到了 2018、2019 年,眾公司的一致目標成為了「落地」。

清華大學發布的《中國 AI 發展報告 2018》顯示,2017 年中國的投融資總額達到 277.1 億美元,佔全球融資總額的 70%。

曠視科技也不例外,如今,物流便是其目前最重要的商業戰略方向。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曠視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印奇

2018 年 4 月,曠視科技收購艾瑞思機器人,並在幾個月後將艾瑞思機器人組建為機器人事業部,成為獨立的一環。艾瑞思機器人此前一直在做智能物流倉儲、智能工廠搬運等行業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據了解,除收購艾瑞思機器人之外,曠視科技還投資了物流機器人公司鯨倉科技。根據企查查數據,曠視科技占股 11%,為第四大股東,唐文斌為鯨倉科技的董事會成員。除曠視科技外,百度風投、金沙江和雲鋒基金也都在股東名單之中。

物流雖是曠視科技內部最重要的戰略之一,卻不是曠視唯一關注的領域。在零售方面,曠視也投資了連鎖便利店好鄰居,進一步在零售行業的改造。面向城市管理領域的 IoT 場景——城市大腦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當中。

印奇說到:「曠視科技希望通過自己的核心能力,一層一層深入,跟所有的合作夥伴一起,構建物聯網時代的操作系統。」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從這幾個場景不難看出,曠視科技 AIoT 的戰略是面向產業,內核卻十分清晰,即「機器視覺」這一基礎技術能夠為產業帶來的價值。

而對傳統產業來說,人工智慧的進入加速了對整個行業的改造,不過這也並非易事。

印奇把實業型的企業畫成了一個十字,橫向是內部產業流程,從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物流希望倉儲、渠道配送,包括一直到客戶服務,是一個組織相對複雜的內部鏈條。

在縱向,除了傳統企業需要關注的資產管理、業務運營等,還需要了解科技,如何上雲、操作系統,應用科技等等。

傳統產業和新科技的融合,使得這個十字需要處理得很好才能使企業正常運轉。這意味著企業要敢於擁抱人工智慧,人工智慧進入傳統產業,也需要走入深水區。

刷臉背後,擁抱物流,曠視在產業中的「新共同體」

面對產業的「沉重十字」,印奇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打造「新共同體」。

「當互聯網的上半場結束了之後,所有的互聯網下半場幾乎都是重的生意。」印奇表示。

同時,新共同體對所有人工智慧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多抓魚不做「大」:耗費過度資源獲取的用戶,並不真正屬於你
年度智能手錶:Amazfit 智能手錶

TAG:極客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