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用美國飛行員換回留學生,這次「交易」成就了中國航空事業

用美國飛行員換回留學生,這次「交易」成就了中國航空事業

文|白孟宸

在1945年,西方沒有什麼人會相信,僅僅20年之後,中國人就會發射自己的「V-2」。此時,歐美列強都在努力留住本國大專院校和研究所中的中國籍青年才俊。以當時空氣動力學領域的大師馮·卡門為例,在門下有3位年紀輕輕便已經取得令同行們為之側目成就的中國學生:錢學森、郭永懷和林家翹。抗戰勝利之後,錢學森和郭永懷便開始準備回國報效祖國。而留在美國的林家翹1962年便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66年當選為麻省理工學院第一位華人教授。

1946年秋,郭永懷應W·R·希爾斯教授的邀請,成為創建康奈爾大學航空研究院的三名核心科學家之一,馮·卡門等人一度以為郭永懷已經打消了回國的念頭,誰知郭永懷到康奈爾大學之後不但拒絕為美國軍方服務,而且開誠布公表示自己在合適時間就會回國。眼看中國學生的離去將對美國的航空航天領域造成破壞性影響,美國的情報部門蜂擁而出,對中國科學家圍追堵截。但這種歧視和不信任更進一步堅定了這些中國科學家的愛國意志。

1961年 9月,郭永懷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學術報告

1954年,周恩來在日內瓦會議上提出用在朝鮮戰場上俘虜的美國飛行員交換被美國政府扣留的中國留學生,最終使得錢學森、郭永懷、楊嘉墀等一批火箭技術專家得以回到祖國。

但是,對這些在美國享受著優厚待遇和最先進科研條件的科學家而言,回中國去,不但是待遇的降低,還會面臨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1949年8月,年僅34歲的巴福羅大學博士任新民回到闊別4年的祖國。不久他取道北京轉往上海,準備回老家寧國去見妻子和父母。第三野戰軍司令部卻在此時找到了任新民,三野司令陳毅親自邀請任新民加入剛剛在南京成立的「華東軍事科學研究所」。任新民高興地同意了,但要求報道前先回老家一趟。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任新民這一去就像斷線的風箏,音訊全無。華東軍事科學研究所領導正糾結是否要同公安和保衛部門聯繫,任新民的夫人虞霜琴卻火急火燎趕到南京來。原來,任新民剛到寧國縣,就被當地縣政府作為「美國特務」抓了起來,理由是任新民西裝革履,形跡可疑。華東軍事科學研究所趕緊向當地政府發電報,三野又安排《解放日報》刊發陳毅親筆簽署的華東軍事科學研究所專家名單,這才算讓任新民解脫了牢獄之災。

雖然白白坐了幾天班房,任新民卻很快發現解放軍這支看似土得掉渣的軍隊,骨子裡對技術兵器是充滿渴望的。任新民接到的第一個科研任務,就是為解放舟山群島準備用於執行兩棲登陸火力支援任務的固體火箭炮。任新民嚇了一跳,類似的武器二戰期間僅有美蘇德幾個國家普遍裝備,連日本人都還是一知半解,還在用人背肩扛炸藥包執行爆破任務的解放軍怎麼就敢提出要在實戰中使用這種武器?

當然,想歸想,做歸做。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支真正貫徹「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人民軍隊,但廣大基層指戰員大多沒有接受過初等教育,是在進入軍隊後才參加掃盲班,開始學習讀書寫字。即便是中高級將領中,也並沒有完全消滅半文盲。怎麼辦呢?辦學校,找老師。

1956 年 2 月,毛澤東宴請全國政協委員時,特地讓剛回國不久的錢學森坐在他身邊


錢學森的規劃

1952年3月18日,解放軍代總長聶榮臻和副總長粟裕共同向黨中央和軍委呈送《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8天之後毛澤東親筆批示「同意」。由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老哈軍工」獲得批准創辦。

1952年6月3日,周恩來致函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布爾加寧,請蘇聯按5個系的規模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派遣專家和顧問。1952年7月11日,毛澤東簽發命令,任命陳賡為老哈軍工首任院長。而此時任新民作為軍事工程學院籌備委員會委員,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教務處副處長的身份成為陳賡最好的助手之一,為哈軍工聘請和召集了一大批國內頂尖的專家教授和科研人才。同時,郭永懷也將當年在華東軍事科學研究所建立的固體火箭發動機研製團隊帶到了哈軍工,與東北和西南軍工的一批專家一起建立起哈軍工火箭教研室。

作為黃埔一期最出色的畢業生,又曾在蘇聯學習,陳賡絕對稱得上當時解放軍高級指揮員中對軍事技術最為了解的人之一。在郭永懷的推薦之下,陳賡親赴科學院「請神」,而這尊中國乃至世界航天領域的大神,就是當時已經擔任科學院力學所所長的錢學森。

1955年10月,錢學森回國。1956年1月5日,錢學森擔任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錢偉長擔任副所長。1956年10月郭永懷回國,也很快擔任了力學所的副所長。同在1956年1月,中共中央關於知識分子問題會議為中國第一個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做了總動員。3月,負責《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簡稱《十二年規劃》)制定工作的國家科學規劃委員會成立,十二年規劃的制定工作正式開始。錢學森擔任綜合組組長,親自起草和制定了關於建立火箭噴氣技術的發展計劃。實際上,此時提到的火箭噴氣技術,主要是指導彈技術。

1956年2月16日周恩來和陳毅接見錢學森,請他起草一份有關建立國防航空工業的方案。錢學森很快完成了《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意見書》。據當時主管科學院工作的張勁夫回憶,錢學森有關儘快發展火箭噴氣技術的意見書提出之後,周恩來十分重視,不但送黨中央和毛澤東審閱,還專門請時任國防部長彭德懷約上在京的幾位元帥一起研究火箭技術和導彈研製問題,希望大家多提意見。結果幾位老帥聽說要搞導彈,都十分贊成。

為了儘快推動火箭技術的發展,1956年7月中央軍委成立負責領導火箭技術研究工作的國防部第五局,內部稱為「導彈管理局」。1956年10月8日成立了我國首個火箭和導彈研製單位「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錢學森擔任院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副政委劉有光任五院政委,總參通訊部部長王錚擔任副院長。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記錄南京大屠殺日軍罪行的國際友人:經常被毆打,法庭上積極作證
波蘭曾經對於歐洲意味著什麼?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