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寒 此時吃雞補元氣

大寒 此時吃雞補元氣

大寒 此時吃雞補元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在大寒時節吃雞肉可以氣血雙補,抗寒能力大大提高。如果吃的還是熱熱的羹湯或者暖心的土窯雞,那更是美味又暖身了。

兩道湯

黃精黑豆燉雞

主要功效:益陰補腎、益肺胃、安五臟

推薦人群:肺腎陰虛兼脾胃虛弱者,乾咳少痰、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耳鳴、疲倦、納差者。

材料:黃精15g、黑豆50g、枸杞5g、光雞半隻、生薑、料酒適量(3~4人量)

做法:光雞洗凈、斬件、飛水;黑豆洗凈、浸泡;黃精、枸杞沖洗。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水九分滿,武火煮15分鐘後改文火燉煮45分鐘,加少量食鹽調味即可。

湯品點評:

黃精,因進食其根能充饑,古將其稱為芝草、「仙草」。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其提取物有利於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能降壓、降糖、調理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黑豆補腎利水,與黃精、雞肉同燉,可調理肺脾腎三臟,平補潤而不燥。(推薦:省中醫臨床營養科靚湯姐姐)

鳳凰花膠羹

材料:雞半隻、花膠50克、人蔘和黃芪各20克、大棗6枚、生薑數片,水適量(四人量)

做法:

新鮮光雞去毛和內臟,斬件,用武火煲或者燉至沸騰後改用文火再加熱兩小時,適當調味即得。

湯品點評:

此款羹湯含膠原蛋白豐富,有點膩,進食後較難消化,故用長時間烹制使其易被吸收,這與「滋補滋膩之葯宜久煎,取其熟而停蓄」的中醫理念相符。(推薦:資深藥劑師、國家公共營養師鍾鑒芬)

三道菜

大寒 此時吃雞補元氣

骨都有味白切雞

「皮爽肉滑,骨都有味」,是對一隻白切雞最滿意的評價了。

怎樣才能做到「骨都有味」呢?烹雞30多年,佛賓清香雞創始人啟哥的秘訣在於浸雞用的雞湯和白滷水。雞要先放入濃雞湯中浸泡20分鐘,讓雞肉吸飽雞湯,再加熱到雞隻剛剛熟,然後放入0℃的白滷水中過「冷河」,其間要重複上述過程幾次。這盆白滷水用多種香料藥材熬制而成,打開鍋蓋,遠遠就聞到一股藥材清香。

如此出品的白切雞,入口清爽皮脆,從側面看雞皮薄且少脂肪;及至雞肉,則滑且結實,滑是因為皮與肉之間汁液豐富,結實是因為雞肉質量好,雞香濃郁;骨都有味說明雞品種好,而且養的時間夠長。

瞬間加熱土窯雞

土窯灶前,一副書生模樣的麻涌鎮漳澎村土窯雞農家菜館師傅林偉岳將優選的三黃雞配以秘制調料和多種中藥材,並以錫紙包裹紮實。採用龍眼木、荔枝木等果木在黃泥密封的土窯燒制,窯內溫度高約800℃左右,基本上半小時便可將整隻雞焗熟焗透。

瞬時高溫加熱最大限度保留了雞的營養價值,很好地鎖住了肉香和肉汁。

大寒 此時吃雞補元氣

秘制豉油浸靚雞

說到豉油浸雞,就不能不提到清新區的石潭。據說石潭當地每家每戶都有獨家秘制豉油雞汁。

「浸」的功夫也是到家,獨家秘制豉油雞汁和浸泡溫度都是秘訣。整雞入鍋用慢火煮開,每隔幾分鐘就把雞翻轉一次,讓雞身各個部位都著色入味。大約煮20分鐘左右,雞身全部變成深咖啡色,豉油雞就已香溢四壁了,令人垂涎三尺,躍躍欲試。

(更多貼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醫直播互動,請關注人民好醫生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