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最新研究發現,目前地球被小行星撞擊頻率,是恐龍時代3倍

最新研究發現,目前地球被小行星撞擊頻率,是恐龍時代3倍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統治了地球幾億年的霸主——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那場巨大的隕石撞擊,至今那個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留下的隕石所造成的隕石坑就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它平均直徑有180公里,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撞擊地形。

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而從恐龍生活的時代至到今天,地球和月球被小行星撞擊的頻率至少增加了兩到三倍。

近期,根據研究人員在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的報告,這種頻率增加大約開始在2億9000萬年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受到某種劇烈大範圍的撞擊有關。

這種撞擊導致了,飛到地球和月球附近並撞擊地球月球的碎片頻率,比2億900萬年要高出近3倍,

這項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英國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of Southampton)教授湯姆·傑農(Tom Gernon)表示:「由於撞擊,使得大量的碎片進入地球附近並撞擊地球,這些碎片的數量應該很快就會達到高峰,然後隨著時間數量慢慢減少。」

但是傑農申明,這項研究並未指出,小行星撞擊頻率增加與地球遠古重大生物變遷事件有直接關係,這包括發生於約2億5200萬年前的生物大滅絕,有至少90%的生物在大滅絕期間神秘消失,經過研究,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恐龍滅絕的原因和小行星有直接關係,但是這個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研究。

另一位共同作者、多倫多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肯特(Rebecca Ghent)說:「我們後續研究的方向就是預測小行星撞擊的變化,看看,這些變化是否可以引起生物滅絕,或者說是否和地球上很早發生的滅絕事件有關。」

肯特指出:「其實造成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很複雜,可能不僅僅是小行星因素,還有可能包括其他地理原因,比如大規模的火山爆發,地震引發的海嘯,再加上一起生物本身的原因,才最終造成這樣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怪奇菌 的精彩文章:

目擊者說謊,揭開1996年巴西「紅眼外星人」事件真相!
牛頓手稿揭露,晚年痴迷鍊金術,竟想煉製出傳說中的物品!

TAG:怪奇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