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138.怎樣做,才是憶佛、念佛?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138.怎樣做,才是憶佛、念佛?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怎樣做,才是憶佛、念佛?

宣化上人 講述

【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大勢至菩薩遇著這十二位如來,十二位如來就是無量光、無邊光、無礙光、無對光、焰王光、清凈光、歡喜光、智慧光、難思光、不斷光、無稱光,和超日月光這十二位如來。最初這一位的名字叫無量光,阿彌陀佛也叫無量光,但這十二位如來相繼一劫,相信這是一位古彌陀。釋迦牟尼佛有古釋迦、今釋迦;這一位無量光佛大約是古彌陀。那麼最後這一位佛叫超日月光,他的光明超過百千日月那麼樣光明。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在無量光佛那時候開始,我就在因地修這念佛法門,乃至於最後的超日月光佛。這十二位如來,我都跟他們修習念佛的法門,所以說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彼佛」,就是這十二位佛,因為大勢至菩薩修這念佛法門,經過一個劫這麼長的時間,學習念佛三昧的法門。「三昧」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正定」和「正受」。

念佛法門是怎麼樣修習呢?先舉個譬喻來說,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譬如說有兩個人,這兩個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父子,或者是有其他的親戚關係。其中一個人就專心記憶另外一個人,譬如說甲他記憶這乙;可是乙呢?乙人專忘,他就不記憶這事情,專門忘記這事情。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像這樣的兩個人,甲善於記憶,乙善於忘記。這兩個人就是遇著了,也等於遇不著一樣;因為甲專門記憶,乙就忘記。這能記憶的甲,若是看見善於忘記的乙,當然他會記得;可惜甲看不見乙。這既已忘記的人,就算見到記著他的這個人,他也忘了,不記得他或者是自己的父親,或者是自己的朋友,或者是自己的親戚。因為他善於忘,專忘!他不記得,所以就若逢不逢。或見非見:或者有的時候見著,也等於見不著一樣的。因為有一個人不記得,有一個人記得,這也好像一個巴掌在虛空里拍不響,必須要兩種因緣和合才可以,所以他們就是見著也等於不見一樣的。

二人相憶:譬如有兩個人彼此互相記憶,互相不忘。你記得我,我記得你,互相這麼掛著,互相都這麼想念著。甲也想乙,乙也想甲,二人相憶,二憶念深:這兩人記憶很深刻的。像這樣的兩個人彼此互相記憶著,如是乃至從生至生:這樣的兩個人互相記憶,你想念我,我想念你。這就譬如佛也想念眾生,眾生也想念佛。前面的一人專憶,那就是佛想念眾生;一人專忘,就是眾生不想著佛。佛雖然想念眾生,眾生不想念佛,所以這光也就合不上;不合光,就不能有感應。

那麼這兩個人互相想念,佛也想念眾生,眾生也想念佛,這彼此想念都是很深刻、很誠摯的。如是二人,乃至從今生到來生,或者生生世世,或者幾個大劫也不相舍離。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兩人相憶的這種情形,就好像我們人的身形和影子一樣。身形也離不開影子,影子也離不開身形,互相不舍離,就像這樣子,不會大家見不著的。

【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這十方相信各位都知道了,就是東、西、南、北這四方,加上東南、西南、東北、西北這四隅,這是八方;再加上方、下方,這是十方。十方世界都有佛,他們常常想念一切眾生,如母憶子:就好像母親想念兒子一樣的情形,那種想念是純真的,是出於至情至性的。

若子逃逝:母親想念兒子,這兒子可不想念母親,就跑了,想要到外邊去遊玩。雖憶何為:這個兒子跑到外邊,母親雖想念兒子,怎麼樣想,他也不回來。

【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做兒子的若是也想念母親,好像母親想念兒子,那麼樣至情至性地來想念兒子那種心情。母子歷生不相違遠:這時候母親和兒子生生世世都不會互相違遠了,都不會離開的,不會見不著的。

這一段經文是說,我們眾生若是念佛,也像佛念眾生那麼樣地真誠──那麼真、那麼誠,佛一定來接引我們眾生的。可惜佛念我們眾生,我們眾生不念佛,忘了念佛,忘了想念佛。也就好像那個母親想兒子,單單母親想兒子,這兒子不想母親,所以就不容易見著。若是兒子也想母親,那母子時時刻刻都不會離開的,不會互相違遠,就是不會違背父母跑到外邊去,不會跑的。也就是,我們眾生若念佛,很快就會回到常寂光凈土,回到佛所住的地方。

【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若眾生心:「若」,就是假設之詞。假設眾生心,這眾生就包括你我他,過去的眾生、現在的眾生、未來的眾生都包括在內了。所以對這一句經文,你不要想這是其他的眾生,你應該直下承當就是自己,就是我這一個不成器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沒有出息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不知道報佛恩的眾生,就是我這一個把佛忘了的眾生。你若自己這麼樣一想,就應該生大慚愧,佛悲心切切來教化我,我塞耳不聞,我把耳朵堵上了,不聽佛的教導,心裡根本就沒有佛的存在,沒有一個「佛」字的存在。

你們各位想一想,在台灣佛教盛行,或者人人都知道有佛,知道拜拜。但你向世界去看一看,不知道佛的人有多少?不知道拜拜的人有多少?就算知道有佛的人很多,知道拜拜的人也不少,但是這拜拜裡頭,又分出來有佛教的拜拜、外道的拜拜、邪的、旁門左道的拜拜,這裡頭都有的。所以我們現在不但不懂這念佛的法門,有的時候還叫旁人不要念佛,不要信佛,你說這是多顛倒呢!你這念佛一句是不容易的,不要以為佛誰都會念,你若有業障障著,你想念也念不出來。

你們各位曾經看過戲,有一齣戲叫「瘋魔掃秦」,這是地藏王菩薩想去教化南宋的丞相秦檜。秦檜在往昔很孝順父母的,因為他孝順父母,有一些功德,所以今生就得了富貴。可是得了富貴,他就忘本了,不知道再繼續以往的善根,而培植將來的善果。因為忘了,於是乎就造了很多罪業。

地藏王菩薩和他大約也是老朋友的關係,所以就覺得這個人我應該度一度他。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大,他就發心去度這秦檜。他怎麼樣度秦檜呢?他預備在手心裡寫一個「佛」字給秦檜看,只要秦檜認識這個字,念一聲,說這是一個「佛」字,那麼他就把秦檜所造的罪業都赦免,不究以往了,因為他說了一個「佛」字。

地藏菩薩有這種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度秦檜,可是秦檜見著地藏王菩薩,也不生恭敬心。因他不生恭敬心,地藏王菩薩就用大威神力,用拂塵一掃,這麼一晃,秦檜自自然然就跪倒地下了,想要站也站不起來。地藏王菩薩就伸出一隻手,問他說:「你看看我手心裡這是個什麼字?」

秦檜一看就說:「我中過狀元,現在做的是宰相,各國的文字我都認識,所有各國來的文字都要經過我的眼睛來看,何況這麼一個字呢?你以為這個字我不認識?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

你看看,地藏王菩薩用慈悲心,只叫他讀一個「佛」字,他也認識這個「佛」字,但是就不念出聲音來,還說:「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結果他業障不消,還要墮地獄去,這足證明念佛是不容易的。

這眾生的心,你叫他一定來想念佛,這也是不容易的。所以才說假設,這經文只是假設之辭,假設就是或者。或者你這眾生心,憶佛念佛:「憶佛」,憶就是想念於佛,憶念於佛,回憶於佛。「念佛」,你能想念佛,你心裡想念,口裡也就念佛了,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憶佛、念佛,專一則靈,分馳則弊。你心念專一了,念佛念得懇切至誠,水流也是念佛,風動也是念佛,念得一切聲音都是「阿彌陀佛」,這叫憶佛念佛。

【編注】恭錄自《大佛頂首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楞嚴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91.槃陀鼻根悟圓通楞嚴經淺釋宣化上人
大悲咒〉、〈六字大明咒〉都是密,〈楞嚴咒〉那更是密

TAG:楞嚴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