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為何不如對手,到底輸在了哪些方面?

中國航空發動機技術為何不如對手,到底輸在了哪些方面?

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航空工業已經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但是目前還有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就是我們的航空發動機始終沒能實現重大突破。雖然我國研發出了諸如渦扇10,渦扇15發動機,功率在逐漸的提高,但是壽命似乎還不盡如人意,這是為什麼呢?

國產太行發動機

一般人會說是中國的工業水平不發達,發動機的製造工藝沒有西方發達國家那麼強大等等。但是這麼說,實在是太籠統了,工業水平不發達,到底是在哪一個方面?下面從一些簡單的角度給大家解釋一下。

首先,中國目前的工業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認為中國生產出來的鋼材無法滿足戰鬥機和航母的使用,這種說法是大錯特錯的。什麼超級鋼和特種鋼等等剛才中國現在也能夠製造出來。問題不是出在鋼材上,而是出在我們製造零部件的水平上。有些關鍵部位的零部件設計巧妙,非常難以加工,這是中國需要解決的問題。

國產航空發動機

其次我們來說一下製作工藝的問題,在3d列印技術問世之前,大多數零部件組裝需要進行焊接,西方發達國家的焊接工藝技術要比中國強,焊接水平越高的國家,他們所組裝起來的零部件穩定性越強,從而使得發動機的壽命也能夠延長。中國在諸如焊接這類型的工藝方面確實還有所不足。

航空發動機的渦扇葉片

不過隨著新技術的問世,我國將在未來彌補這些不足。上述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3d列印技術解決。既然焊接組裝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那我們索性採用3d列印,將原本需要焊接的零部件變為是整體零部件。無論焊接工藝再怎麼強大,也沒有原本就是一個整體的零部件穩定。所以3d列印技術將是我國零部件製造的突破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觀世界 的精彩文章:

殲31為何缺席2018年珠海航展?很可能是出於保密需求!
殲-20的尾熖呈藍色,而F-22卻是橙色:這究竟為什麼?

TAG:鐵血觀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