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2019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在澳門召開

2019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在澳門召開

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會議現場。魏東華攝影

1月20日,由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澳門基金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澳門社會科學學會聯合主辦,廣東華南經濟發展研究會承辦,《亞太經濟》雜誌社協辦的「2019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在澳門舉行。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王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經理張錦川,澳門社會科學學會會長楊開荊,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長關鋒,以及來自粵港澳三地的專家學者共60多人出席研討會。

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是廣東省社科聯在源自1988年開始舉辦的粵澳關係研討會的基礎上倡導發起的粵港澳社科界學術交流活動平台。適應時代的需要,研討平台也經歷了從粵澳關係研討會到粵港澳學術研討會,再到現在的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的發展歷程。本次研討是粵港澳大灣區學術研討會的首場研討,也是積極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戰略要求的具體體現。本次研討會主題定為「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機遇,構建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新優勢」,研討會得到了粵港澳三地政府及專家學者高度重視和積极參与,共收到論文80多篇。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先生致辭。魏東華攝影

王曉主席、張錦川副總經理、吳志良主席、楊開荊會長等主辦單位領導先後在大會上致辭。王曉表示,粵港澳三地社科界乘改革開放春風,一直保持著廣泛的聯繫和密切的交流合作。自1988年舉辦首屆粵澳關係研討會起,已走過了30個春秋,舉辦了25場研討會,出版了8本論文集。這些理論成果為加強粵港澳合作,推動實踐發展,服務三地經濟社會建設,保持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粵港澳三地社科專家學者提出的很多政策性建議,如港珠澳大橋建設、服務貿易自由化、橫琴自由貿易區建設等,都從理論探討變為現實,凝聚和彰顯著三地社科界的智慧光芒。近年來,廣東省社科聯在香港、澳門成功舉辦了「粵港社科專家話香港文化名片」「粵澳社科專家話澳門城市文化名片」活動,大大推動了粵港澳社科學術交流,有效地促進了三地經濟社會及文化事業發展。近期,廣東省社科聯還將加強同港澳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交流合作。

廣東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書記、主席王曉致辭。魏東華攝影

王曉真誠地希望參會專家學者能夠結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求,進行理論探索,提出有戰略性、前瞻性、操作性的理論成果。一是期待粵港澳學術界交流合作增強時代意識。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要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放在國家戰略層面進行思考和推進,以一種更廣闊的視野思考和研究,緊跟時代步伐,志存高遠、拒絕平庸,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二是期待粵港澳學術交流在服務三地發展中發揮「思想庫」「智囊團」作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四個核心城市」的發展格局,既是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特點,也是最大的難點。要結合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中面臨的制度創新、要素流動、產業合作等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進行研究,形成可行的政策建議供三地的政府參考,為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貢獻學術智慧。三是期待粵港澳學術界在傳承弘揚嶺南文化上下功夫。三地的交流合作,要思想先行、學術先行。廣東省社科聯作為學術性群眾團體,願意帶領廣東社科界繼續加強同港澳社科界的學術交流,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形成實實在在的交流成果,進一步加深粵港澳的情感認同、文化認同,服務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長、澳門大學教授關鋒作主題發言。魏東華攝影

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毛艷華教授作主題發言。魏東華攝影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作主題發言。魏東華攝影

廣東華南經濟發展研究會會長、廣州大學現代產業院院長張仁壽教授在研討會作主題發言。魏東華攝影

研討會上,澳門社會科學學會理事長、澳門大學教授關鋒,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經濟學教授毛艷華,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廣東華南經濟發展研究會會長、廣州大學現代產業院院長張仁壽教授先後作主題發言。在研討會互動發言階段,與會專家們圍繞主題,就粵港澳大灣區緣起與路向、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創新、高技術製造業等產業發展趨勢,以及推動在貿易、服務、教育、司法、文化、金融等領域的合作發展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首屆「社會哲學與社會理論」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
高培勇: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減稅降費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