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沒有Arm授權,海思鯤鵬就完蛋了?華為已有ARMv8永久授權

沒有Arm授權,海思鯤鵬就完蛋了?華為已有ARMv8永久授權

來源:內容來自『超能網』,謝謝。

最近,華為海思的鯤鵬、麒麟等系列處理器成為了網上熱議的話題,因為它們使用了ARM的指令集,如果被禁用了,華為的ARM處理器會怎樣?答案是:華為已經獲得了ARMv8的永久授權,可完全自主設計ARM處理器。

目前,ARM指令集在嵌入式、移動等行業普遍應用,他們的業務營收主要來自於ARM指令集授權及版稅收入,真正研發ARM處理器晶元的則是蘋果、三星、高通、聯發科及華為等公司,而且每家公司接受的授權模式也不同。

對於ARM處理器,網民對兩個問題很熱衷,一個是認為自研架構的公司更牛,比如高通、蘋果,其他公司都是採用了ARM公版方案,買過來就能用,沒有技術含量,第二個問題就是ARM如果不提供授權,這些公司都會死掉。那些認為有ARM授權就能輕鬆做處理器的人不值一駁,就是對晶元設計毫無認知而已,但第二個問題就沒那麼容易理解了,這要涉及到ARM的IP授權模式。

別的公司先不說,如果沒了ARM授權,華為的ARM處理器業務會不會完蛋?

上周末,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張圖,解釋了華為ARM處理器接受的IP授權模式,華為已經獲得了ARMv8架構的永久授權,ARMv8是ARM公司的32/64位指令集,目前的處理器都是這一指令集的產物。

華為提到他們可以完全自主設計ARM處理器,掌握核心技術和完整知識產權,具備長期自主研發ARM處理器的能力,不受外界制約。

簡單來說就是,即便ARM迫於某些壓力不在授權ARM指令集給華為,華為也不會受到影響。

華為在手機用麒麟和伺服器用鯤鵬處理器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研發力度,積累了多年,彎路自然是難以避免的,初期推出的一些晶元顯然不盡如人意,比如基於Cortex-A57架構的32核產品。

在經過多年的研發和市場經驗積累後,不久前,華為終於推出了ARM伺服器晶元——鯤鵬920。這款晶元有64個內核,主頻2.6GHz,是基於ARMv8指令集研發的高性能伺服器處理器,採用台積電7nm製程工藝,號稱是最強Arm伺服器晶元,比業界標準性能高出25%。據悉,鯤鵬920的大部分性能提升來自優化的分支預測演算法、增加的OP運算和改進的內存子系統架構。

基於鯤鵬920,華為推出了三款泰山(ThaiShan)系列伺服器,包括TaiShan 22080、Thaishan 5280/5290、ThaiShan X6000,分別面向均衡伺服器、存儲伺服器及高密度伺服器市場,主要應用於大數據、分散式存儲、Arm原生應用等場景。

推出鯤鵬920後,華為要做的、也是最為關鍵的,就是生態建設和培育,因為在強大的X86系生態面前,要想拿到客戶訂單,絕對不是只靠一兩款處理器晶元和兩三款伺服器產品就可以的,行業組織和平台的滲透與建設、相關硬體和軟體的協同等等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最難做的。不過Arm系伺服器廠商有可以依仗的,那就是市場有這個需求,需要打破壟斷,因為壟斷到了一定程度,就會出現轉機。

在自主可控方面,在傳統產業,如手機和伺服器,在已有生態牢固的情況下,華為更多地從市場角度考慮,先能夠站住腳,爭取逐步加大自主可控比例。而在新興應用領域,則力圖儘早構建屬於自己的架構和生態,在產業發展前期就爭取佔領先機,從而在核心競爭力方面,擺脫對外界的依賴。

再拓展一下這個話題,中興這樣的例子敲響了自主研發的警鐘,但是如果因此而封閉、什麼都去搞自己的一套標準對中國公司走向國際是個災難,國內的關鍵行業實施國產替代是有必要的,但也不可能凡事都搞自主創新。前幾天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改以往的神秘,大量接受了國內外媒體的採訪,其中也談到了自主創新的話題,他就表態說從不支持自主創新這個詞,「科學技術是人類共同財富,我們一定要踏在前人的肩膀上前進,這樣才能縮短我們進入世界領先的進程。什麼都要自己做,除了農民,其他人不應該有這種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爾精英 的精彩文章:

三星Q4利潤下滑,但全年依然大賺
中微被評為最佳薄膜沉積設備供應商

TAG:摩爾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