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當不了,可以當一下海鮮之王!
看《海王》中震撼的海鮮,
哦不海底大戰,不知道有沒有人和膳識君一樣,
心裡想的卻是吃貨界的三大靈魂拷問:
能吃嗎?好吃嗎?怎麼吃?
魚蝦蟹貝等海鮮含有大量的優質蛋白以及其它營養元素,經常食用有助於保證飲食中的優質蛋白含量;不同種類的海產也有助於促進心血管健康和兒童生長發育。
不過,要成為海(鮮之)王,還需要學一些權威的挑選和食用知識,請看:
海鮮應該怎樣挑選?
不管是魚類還是貝殼蝦蟹,都必須無刺激性氣味,避免購買那些腥氣過重、腐臭、發酸或是有氨味(尿騷味)的。
挑選魚,魚眼應當清澈而稍有突出;魚肉應當緊實而有光澤,魚鰓應當有一種亮紅色,上面沒有一些乳白色黏黏的東西;魚鱗不應該褪色或深染,邊緣也不應該乾燥;不選擇外殼破碎或合不上的貝類;挑選螃蟹和龍蝦時,盡量選擇活的,「腿腳麻利」的。
海鮮應該怎麼吃?
第一步
如果購買的是鮮活的海鮮,可以在進行清洗或刮鱗、去臟等處理之後,直接進入第二步烹飪。
如果購買的是冷凍的海鮮,最好在吃之前幾小時將它放在冷藏室中解凍,如果來不及的話,可以放進密封袋裡,再浸泡在冷水中;如果當下就要烹飪的話,可以放在微波爐中選擇解凍選項,至肉質仍然冰涼但變得柔軟即可。
第二步
烹飪海鮮的方法有很多種,爆炒、焗、蒸都能既減少海鮮營養的流失,又保留原有風味。但如果食用未煮熟的海鮮,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
該如何判斷海產是否已經煮熟了?
魚肉應該變得不透明,用叉子可以輕易的分開;蝦和龍蝦肉質有珍珠光澤而不透明;扇貝肉質變得不透明而緊實;
蛤蜊、貽貝和牡蠣在烹飪中貝殼會打開,如果始終不打開的話,就直接丟掉吧。
腐敗的海產品會有一種氨味,這種味道在烹飪後會更加濃烈刺鼻。如果在烹飪中或是已經做好的海產品上聞到了這種味道,一定不要食用。
有哪些人吃海鮮要小心?
孕婦、小孩子、老年人、自身免疫力較低的人、胃酸分泌不足的人
備孕、孕婦和哺乳婦女的海鮮須知:
如果你恰好是一位孕婦,又或者是正處在哺乳期,或是正在備孕,飲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避免攝入甲基汞。在某些魚類中能夠發現含有這種毒物,如果攝入過量的話,甲基汞會對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造成損害。所以,不要食用鯊魚、旗魚、大耳馬鮫、方頭魚等含汞量高的魚。
當然,不能因為這些就不吃任何海產品,你和肚子里的寶寶都需要優質的蛋白質,海產品是一種很好的途徑。每周還是可以食用大約 7 兩其它種類的魚肉補充營養。此外,在給孩子選擇食用的魚類海產時,也應避免選購上述幾種海產。
推薦食用這些優質海產:蝦、金槍魚罐頭、三文魚、鱈魚、鯰魚。
盤點十種常見海鮮的營養
三文魚
歐米伽3脂肪酸含量非常高,有利於保護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的視力。不過,其鈉含量也較高。
溫馨提示:高血壓患者只能小小飽飽口福,不能常吃多吃。
螃蟹
富含蛋白質、歐米伽3脂肪酸、硒、鉻、鈣、銅和大量的鋅。歐米伽3脂肪酸有助防治關節炎;熱量低,飽和脂肪少,有益心臟健康。
溫馨提示:高血脂患者只能偶爾食用。
魷魚
含蛋白質、歐米伽3脂肪酸、銅、鋅、B族維生素和碘。B族維生素有助緩解偏頭痛,磷有助鈣吸收。100克魷魚只有75千卡能量。
溫馨提示:每天吃魷魚不要超過一個拳頭的量,吃時最好不要油炸。
牡蠣
富含蛋白質、鋅、歐米伽3脂肪酸及酪氨酸,膽固醇含量低,其中鋅含量極高。
溫馨提示:6隻牡蠣的含鋅量是日需求量的兩倍。如果牡蠣不新鮮,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貽貝
富含硒、鐵、葉酸、維生素A、B族維生素、碘和鋅。常吃貽貝有益甲狀腺健康。
溫馨提示:1小碗貽貝就能滿足一天的維生素B12需求,及碘需求的一半。不過孕婦盡量別吃。
扇貝
富含蛋白質、歐米伽3脂肪酸、B族維生素、鎂和鉀,熱量低且不含飽和脂肪。常吃扇貝有助於預防心臟病、中風及老年痴呆症。
溫馨提示:與其他海鮮相比能量較高,減肥者要適當食用。
蝦
含大量的維生素B12。同時富含鋅、碘和硒,熱量和脂肪較低。
溫馨提示:膽固醇含量較高,膽固醇偏高者不可過量食用。
海螺
蛤類
富含維生素A和鋅。蛋白質含量比羊肉還高。這類海鮮鋅含量較高,也有益皮膚和頭髮健康。維生素A有助於改善視力。
溫馨提示:產地很重要,盡量別買近海的,受污染的可能比較大。
龍蝦
富含碘、硒、B族維生素、維生素E及健康蛋白質。膽固醇和熱量較低。100克龍蝦里含18.9克蛋白質。
溫馨提示:膽固醇偏高人群只能偶爾食用。
章魚
含大量的B族維生素、鉀、硒以及牛磺酸和鐵,不含飽和脂肪。牛磺酸可降低血膽固醇,有助預防心臟病,緩解壓力。100克章魚含熱量135千卡。
溫馨提示:買章魚時盡量挑小的,太大太老的不容易煮爛。
以上。
請各位海王們來分享一下,
此時此刻你最想嘗哪種海鮮呢?
最後別忘了,
星標「膳識」好友,
才能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健康分享哦~


※電熱毯、電暖氣……過冬神器優缺點一覽
※年底大魚大肉聚餐多了,怕高血脂別踩這四個誤區!
TAG:膳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