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汪涵:有些人,不需要婚姻

汪涵:有些人,不需要婚姻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田心 · 主播 | 亞楠

《野生廚房》一期節目中,兩位飛行嘉賓柳岩和姜妍都已年過三十,至今未婚,節目中自然而然就聊到了催婚的話題。

柳岩說自己前經紀人,30歲還沒結婚,過年時父親氣得心臟病發作,沒辦法第二年女孩就哭著嫁人了。

柳岩還說自己現在正處於中年迷茫期,不知道婚姻的目的。考慮到自己年齡大了可能沒法要孩子,她曾想過要領養孩子。

汪涵則說:「不一定,有的人需要婚姻,但有的人不需要。」

這句話從44歲的汪涵口中說出,讓人感到不是敷衍了事的寒暄,而是一個理性成熟男人對於不同生活方式的認同和理解。

其實,婚姻並非必需品。單身和結婚只是不同的生活狀態,沒有孰是孰非之分。

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對於一個人格獨立的人來說,我想結婚,是因為我遇到了那個對的人,我篤定和他共度餘生是更為幸福的人生選擇,而不是被親情綁架、被外界裹挾下的將就和妥協。

這屆年輕人不隨便結婚,不是覺得婚姻不重要,反而是覺得婚姻太重要。

不隨便結婚,才是對婚姻的基本尊重。

還沒遇到對的人,我不會隨便結婚

一個網友發帖說自己大學畢業6年了,跌跌撞撞,轉眼間就到了30歲這個尷尬的年紀。

身邊的親戚朋友們紛紛催婚,看著同事朋友成雙入對,自己也時常感到孤單,但至今也沒遇到那個讓自己放心託付終身的人。

下面有個跟帖最多的回復是這麼說的:世上沒有該結婚的年齡,只有該結婚的感情。

如果還沒找到對的人,我情願不邁入婚姻。

原來,對於那些遭遇催婚壓力,卻依然高調單身的年輕人來說,比一輩子不結婚更可怕的,是嫁錯人。

「你都多大了還不結婚」「比你小的都生二胎了」「再不找真的就被剩下了」……

環顧周邊,有多少人,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還沒想好要和什麼樣的人攜手一生,就被推搡著進入一段婚姻。

於是,為了成全別人的期待,卻唯獨虧待了自己。和不愛的人草率步入婚姻殿堂,結果,積攢太多的將就都變成無從發泄的委屈。

記得徐靜蕾在節目中曾說:「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對很多東西的看法、對人的態度。」

有一天,我想結婚,是因為我們都三觀成型,能理性客觀地看待一段關係,並且清楚知道要和怎樣的人共度餘生。

年齡從來不是一個人結婚的理由,三觀匹配才是。

餘生不長,我一定要遇到那個最對的人。我們心靈上契合,那種靈魂相惜的感覺,才讓生命酣暢淋漓。

還沒實現經濟自由,我不會隨便結婚

有一天,我想要跟一個人一起生活,不是因為經濟依附,而只是需要和另一個同樣完整、獨立的人分享人生。

想到《歡樂頌》里的安迪,本來可以靠顏值,卻偏要靠才華吃飯。

作為高學歷、高智商、高收入的「三高」精英,前一秒可以輕鬆拿下千萬大單,後一秒可以盡情享受自由自在的小資生活。

面對有顏多金的小包總的追求,她也可以毫不猶豫地拒絕。就算單身,她也有能力過好一個人的生活。

相比之下,樊勝美一心想找個「搖錢樹」,遇到善良的王柏川,要求對方在房產證加上自己的名字,受到對方母親的阻撓,最終金錢成為壓倒美好愛情的最後一根稻草。

金錢不是婚姻的枷鎖,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懂得要先謀生,再謀愛,自己掙的麵包才更美味。

前一陣《奇遇人生》大火。

主持人阿雅,年過40歲,臉上的淡定和從容,骨子裡的獨立和自由,都讓人羨慕。

阿雅說:「強大很累,不強更累。」

於是,20多歲,當好友吳佩慈在等待嫁給富翁時,單身的阿雅則在規劃自己的人生,理財、學習、思考,一步步實現了經濟自由,她的人生也越來越在自己的掌控中。

原來最能讓一個女人自信的不是護膚品,而是money。

對於一個經濟自主的女人來說,婚姻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我能被寵成公主,也能做自己的女王。

婚姻不是政治正確,而是以愛的名義

知乎上有個提問:

我們到底怎麼看待婚姻?是把婚姻看做是愛情的結晶,然後期待那個正確的人出現?

還是把它看做是一個社會經濟活動,然後在共同目標、利益的基礎上像尋找合伙人一樣挑選自己的伴侶?

這個提問讓我想到《人民的名義》里的高育良和吳老師這對喪偶式夫妻。兩個人表面上相敬如賓,可毫無感情,只是以犧牲彼此幸福為代價的一場政治交易。

沒有關心、沒有體貼、沒有愛,一個家庭拴住的只是兩個冷漠的軀殼。

生活中,那些出於「父母之命」的「門當戶對」,大多是社會地位、物質財富上的匹配,卻忘記了婚姻中最堅韌的紐帶不是地位、不是金錢,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長。

民國才女冰心不是最漂亮的一個,但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一個。

她的先生吳文藻本是一介窮書生,而冰心系出名門。雖然兩人身份地位不同,家庭實力也完全不對等,但冰心卻被吳文藻憨厚、細心以及對文學的執著精神所深深吸引。

兩個人在文學上相互切磋,生活中扶掖前行,他們的幸福婚姻被傳為時代佳話。

或許開始一段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步入婚姻的理由只能有一個,那就是把彼此看成一生摯愛。

婚姻里藏著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有原則、不將就,才有可能遇到那個最愛的人。

單身or婚姻,只是不同的生活選擇

《超級演說家2018》有一期節目是關於傳統婚姻觀和新型婚姻觀的討論。

新型婚姻觀認為:

一段婚姻關係中,我們最應該關心的是自己內心的感受,沒必要為了婚姻而改變原本的自己,自由婚姻才完美。

而站位傳統婚姻觀的傅首爾則認為:

婚姻里一定是需要妥協的。如果你渴望婚姻,需要婚姻,婚姻就是一種責任,我承認單身很酷,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酷得起來。

當然,有的人寧願高傲地單身,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將就,而有的人則想遇一人白首、擇一城終老。

就像俞飛鴻在訪談節目中說的:「單身或者婚姻,我覺得哪個更舒適,就處在哪個階段。」

可如果你選擇了婚姻,就意味著更多的勇氣、責任、包容和妥協。

世界上最美妙的事,不是模仿誰,而是活成你最初想成為的樣子。

如果你是獨身主義者,一如既往地保持對生活的熱忱,堅定自己的選擇,讀書旅行、見人見世界,不斷豐盈自己的內心,不斷接近自己喜歡的樣子。

如果你依然渴望愛情,也不妨先修鍊自己,保持精神獨立和經濟自由,精進識人的本領和愛人的能力。

有一天遇到那個對的人,可以不卑不亢地說出那句「我想和你在一起」。

這一屆婚姻,不是弱者的互憐,而是強者的融合。

如果還沒遇到那個無條件愛你的人,那我們就要努力給自己很多很多的無條件的愛。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好看 哦 !

作者:田心,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請聯繫有書君微信號:youshu925。

主播:亞楠,有書籤約主播。資深媒體人,美食達人,專註女性成長和兒童教育。微信號:nanjiejie23,微信公眾號:二三故事fm。

長按識別下圖二維碼,免費帶你讀更多好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便宜的東西,都很貴
做好這件小事,會改變孩子一生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