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不是葯嗑多了,加拿大怎麼可能製造出這種「毒器」?|局器

不是葯嗑多了,加拿大怎麼可能製造出這種「毒器」?|局器

近期,加拿大人走私毒品案備受關注。毒品的危害是世界各國所公認的,即便是在某些「放飛自我」的國家,對於毒品的管控也十分嚴苛。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二戰時期的加拿大也曾擔任過「絕命毒師」的角色,曾經為盟軍製造了一大批「毒器」。


(圖源 Icspicy blogspot)

炭疽病毒。

炭疽病毒,學名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人因接觸病畜及其產品及食用病畜的肉類而感染炭疽桿菌後,就會患上炭疽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皮膚壞死、潰瘍、焦痂和周圍組織廣泛水腫,最明顯的特徵是皮膚上出現大面積「黑塊」。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圖片易引起不適,請謹慎滑動


(圖源 Eye of Science&US Amry&PHIL)

這種「毒品」沒有任何致幻、麻醉、成癮等效果,它的作用只有一個——致人死亡。歷史上首次把炭疽作為武器使用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德國人,不過那時德國特工只是將炭疽病毒秘密的注射到敵軍的牲畜體內,造成大量牲畜死亡,以干擾協約國軍隊的後勤供應。

大量針對人體使用炭疽病菌武器的國家,正是二戰中的

日本

而飽受炭疽侵害的,正是抗日戰爭中的中國。隨著侵華戰爭的擴大,日本逐漸感到兵力匱乏,開始找尋解決辦法,細菌武器便成為其選擇之一。

二戰中日本使用的陶制細菌炸彈


注意其引爆線在彈殼外


為了避免高溫而殺死彈內的生物細菌


(圖源 侵華日軍細菌戰衢州展覽館)

當時日軍哈爾濱731部隊重點培養的細菌武器就是炭疽病毒,其重要程度僅次於日軍研究的鼠疫和霍亂細菌武器。據731部隊細菌生產部部長川島清在哈巴羅夫斯克審判時供認,到1940年,日軍培養炭疽菌的周期已經縮短到了48個小時,月產量達到了600千克!

731部隊進行活體人體解剖實驗


(圖源 NHK)

從戰略戰術上講,細菌戰在當時無疑達到了日本的目標。但從其他任何角度看待細菌戰,都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最骯髒,最卑鄙無恥的戰爭。然而恰巧在1942年,英美兩國開始對軸心國在炭疽病菌上的優勢重視起來,加大力度研發自己的炭疽炸彈。

英國

最早在本土進行炭疽病毒試驗。

1941年,英國就開始在英國本土進行炭疽病菌拋灑試驗。鑒於炭疽病毒的風險性,第二年英國將試驗轉移到了蘇格蘭北部的無人島上——格魯伊納島(Gruinard),並在島上成功引爆了首枚炭疽炸彈,在不到一周時間裡感染並殺死了約 30 只實驗用的羊。

(圖源 Google earth)


(圖源 Brian R/youtube )

因為英國就那麼大點地方,軍方在處理感染體時,有兩具綿羊的屍體意外落入水中,並飄到了對岸,造成了7頭母牛,2匹馬,3隻貓和50隻綿羊死亡,引發了一次小規模炭疽疫情……


上述細節來自於《英國和生物戰》


(圖源 Booktopia)

即便如此,英國高層還是希望發展細菌炸彈。內閣科學顧問徹韋爾勛爵曾向丘吉爾進言,由於炭疽「 驚人的潛能」,英國別無選擇,只能發展炭疽炸彈。甚至英國還曾策划了一次對德國本土6座城市的「細菌戰略轟炸」,為此丘吉爾希望獲得50萬枚炭疽炸彈!


(圖源 Brian R/youtube)

那麼哪位大不列顛的「小老弟」才有廣袤的土地和充足的資金製造炭疽炸彈呢?——

加拿大。


(圖源 Google earth)

作為英聯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麗莎白女王的忠實臣子、英國在二戰中的堅實後盾,加拿大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包攬了丘吉爾要求的全部指標,準備在加拿大製造50萬枚炭疽炸彈,以幫助英國實現「反攻德國」的夙願。

鑒於當時兩國緊密的盟友關係,加拿大在研製細菌武器初期比較順利。多半是借鑒英國的經驗,加拿大一開始就將實驗地點選在了同樣離陸地不遠、緯度相近、荒無人煙的格羅斯島(Grosse ?le)上,以方便人員登島進行試驗。


格魯伊納島(上)與格羅斯島(下)


(圖源 Google earth 製圖:馬克)

因為有現成的英國試驗報告,所以加拿大很快就完成了炭疽病毒的實驗。到1943年,島上已經建設了初步的炭疽炸彈生產線。


(圖源 Brian R/youtube)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研究步驟」出現了問題,格羅斯島上的炭疽炸彈工程受挫。1944年,288萬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細菌戰對英國的重要程度大大降低,同年,加拿大的50萬枚炭疽炸彈任務由美國「接盤」。

或許是加拿大人也感覺很過意不去,出於「禮不在多少,心意到就行了」的心理,加拿大最終還是做出了一批炭疽炸彈送到了英國,只不過在數量上比英國要求的縮水了100倍——只有5000枚。

雖然炭疽炸彈比預計大大縮水了,但是炸彈的原材料炭疽病毒卻一點都沒縮水,甚至超出了計劃產量。根據加拿大媒體曝光,在格羅斯島的實驗室關閉之前,加拿大一共製造出了700億劑炭疽病毒!將足以消滅當時全球人口30多次!


(圖源 Brian R/youtube)

而更讓人錯愕的是,當年加拿大處理這批炭疽病菌方法卻 「隨意」的可怕:實驗室關閉後,加拿大人並沒有和美軍進行交接,而是把剩下的炭疽病毒毒劑全都倒到聖勞倫斯灣里了……


(圖源 Brian R/youtube)

把 炭疽病毒 全倒 聖勞倫斯灣里了……

倒了……


聖勞倫斯灣北接北冰洋,南臨大西洋


(圖源 Google earth)

曾在這個秘密實驗室工作的科學家湯姆斯·斯托文表示:


(圖源 Brian R/youtube)


「剩下的那些炭疽病毒隨後被混合溶解,被放置不久後,就全部被倒入聖勞倫斯灣河底。」

以上所有加拿大在炭疽炸彈項目上對英國的「慷慨相助」一直是秘密進行的,直到2010年一部名為《N計劃》(Project N)的紀錄片的上映才公佈於世(文中大部分動圖也截自這部紀錄片)。在此之前包括魁北克省居民在內的加拿大人民對此一無所知,更沒有人知道這批沉入水底的炭疽病毒最終流向了何處。


「N計劃」與「破譯德軍密碼」和「原子彈」並駕齊驅


被人們稱為二戰三大軍事秘密之一


(圖源 Brian R/youtube)

當年被英國當做試驗場地的格魯伊納島在二戰結束後的40多年時間裡,每年都能檢測出活的炭疽桿菌芽孢。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英國國防部派出了皇家海軍,動用了280噸甲醛和2000噸海水為整個海島消毒排污。

雖然英國格魯伊納島上現在已經檢測不出存活的炭疽桿菌芽孢,但是島上存活下來的動物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遺傳變化,並且島上的土壤都被甲醛所污染了,整個海島的生態環境被破壞。反觀加拿大格羅斯島,官方記載中並沒有任何「消毒」的記錄,這一點從衛星圖上就可以看出來。


格魯伊納島(左)與格羅斯島(右)


(圖源 Google Earth)

格羅斯島就位於美加之間「五大湖」的出水道聖勞倫斯河的入海口,從聖勞倫斯灣出來就是大西洋。這些「溶解」之後的炭疽病毒很有可能順拉布拉多寒流南下,抵達美國東海岸。途中部分病毒會遇上北大西洋暖流而北上,重新被吹回到北極圈裡。


2010年,一名加拿大魁北克省議員質問該國環境部長


有關於炭疽病毒在二戰期間流入聖勞倫斯灣的問題


(圖源 BernardBigras/Youtube)

鑒於炭疽病毒頑強的生命力,沒有理由不讓人擔心一些「漏網之毒」會有蘇醒的那一天,而這種擔心似乎正在成為現實。

2010年,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再過30年也就是2040年,北極表面20%的永久凍土可能會融化。凍土融化不僅會帶來碳排放增加或者海平面升高等問題,封閉在凍土層的細菌和病毒也很有可能被解凍並復活,對人類健康造成新的威脅。


2015年法國科學家在北極圈內發現了一種巨型卵狀病毒「Mollivirus sibericum」,這一病毒已經在凍土層中存在了3萬年


(圖源 Matthieu Legendre et al)

21世紀初,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和加拿大中東部地區都曾出現過多起炭疽疫病事件,這種二戰時被加拿大遺棄的細菌武器,直到現在依舊是人類揮之不去夢魘。


(圖源 Plague Inc/Wiki)

回過頭來再看加拿大說別的國家「隨意」時,或許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身邊的爛攤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局座召忠 的精彩文章:

這是摔上癮了嗎?美軍兩架軍機在日本雙雙墜海!

TAG:局座召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