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楊萬里飽含哲理的一首詩,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

楊萬里飽含哲理的一首詩,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

大自然不僅風雲變幻,而且也是精彩紛呈。人類作為認識主體,經常會片面地認識一些現象,想當然地認為這世界就應該簡單地對立,就像生死、對錯、是非、黑白等不可共生。但其實我們根本無法看清很多事物的真實情況,只能相對正確地做出大概率的判斷。宋代一位詩人如果不是親自目睹了一件事情,也許連他自己都難以相信。

舟過謝潭

宋代:楊萬里

夾江百里沒人家,最苦江流曲更斜。

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大詩人。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他的詩作語言淺近明,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

楊萬里的經歷就像變化的南宋詩壇,他首先學習黃庭堅、陳師道的詩歌,漸漸他發現了這些詩歌的弊端,之後他又轉學王安石,最後又轉學唐詩,最終他悟到要形成自己的詩風,因而成就了一種清新簡單、淺白如口語而又充滿生活趣味的詩歌。他的經歷由繁至簡,誠齋體也是簡單就是美的代表。

這首詩描寫詩人荒江舟行,看見草青蘆白的景象,語言樸實,卻很有深意。起首兩句寫夾江百里的荒寂,以及江流的蜿蜒曲折。贛江上游,地處大庾嶺北,相當荒僻,「夾江百里沒人家」的情景自是紀實。「最苦江流曲更斜」,正因為江流曲似九迴腸,又荒無人煙,更感寂寞難耐。

寂寞旅程中,詩人百無聊賴,除了睡覺看書,就是站在船頭觀景。可是行程漫長,一開始還覺得新鮮,看久了也沒什麼新意了,無非是江流汩汩,白雲悠悠,偶爾還有幾隻飛鳥掠過。詩人開始還與船家搭搭話,後來船家也面帶倦色,話題也越來越少,於是都默然無聲。

正在寂寞時分,詩人偶然向岸邊張望,忽然發現兩種異時並存的景象,「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詩人在春天南行,山嶺上朝陽的一面草葉已經返青泛綠,而近岸的水邊,蘆葦還殘留著去年秋天開的白花。

春草秋蘆,異時而生,通常情況下不可能同時出現。但這種新故相映的景物,卻生動地出現在作者的眼前。詩人敏銳地感受到大自然的豐富多彩,並且無限深情地將其描繪出來。

細細品味,「嶺草已青今歲葉,岸蘆猶白去年花」,這兩句詩不僅描繪出自然界的各種風貌,反映了詩人細緻的觀察力,而且應該還有更深的哲理。

衰草返青,蘆花猶白,一方面說明小草積極地擁抱春天,生機盎然;而蘆葦耐寒能力強,生存周期長; 另一方面,新事物不可能完全取代舊事物,二者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共存,甚至有時還會相互映襯,取長補短。也許其中還有更深的層面,讀者朋友可以繼續補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李商隱很含蓄的一首詩,風韻秀婉,詩勢頓挫
劉克莊構思奇妙的一首詩,既出人意表,又令人嘆服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