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農拾荒撿到6塊破布條,距今已上千年,專家:無價之寶

老農拾荒撿到6塊破布條,距今已上千年,專家:無價之寶

年過六十的劉金山老漢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走馬燈似的過了大半輩子,臨老竟然能與國之瑰寶結下一段奇緣。劉金山老漢原是河北保定人士,早年間就跟隨父輩到京城謀生,賣過木柴炭火、倒騰過煤球,整天走街串巷的奔口嚼穀。京城裡從東往西成百上千的大小衚衕,不能說全都走遍,至少也是過了七八層,能在這老皇城裡討生活,劉金山打心底有一股自豪。轉瞬之間到了1950年,彼時他已六十多歲,幹不了力氣活兒又不想閑著,故而挎個竹筐子,沿城裡拾荒撿破爛。時年9月的一天,劉金山溜達到了故宮不遠處的一個垃圾坑,他用竹竿挑出了一個破爛盒子。

盒子里沒什麼稀奇東西,就是幾團破棉絮,灰突突已經發霉了,劉老漢就手扔進了竹筐。晚傍晌回家後,他收拾這一天撿來的廢品。那些爛棉絮被他拿出來,心想洗洗晒晒或還能用,不能用也能燒柴火。就在這時,劉老漢才發現,棉絮底下還有東西,是幾卷破布,四四方方的有六塊,有年頭的樣子,暗黃色還被蟲蛀過,總之破的不能再破了。這些棉絮破布被老人扔進了洗手盆,洗完晒乾,那破布被老人用線縫起來,掛在窗檯當了布簾,如此三四年的光景過去了。一塊破布簾而已,劉老漢從未過多留意,甚至沒怎麼仔細看過。

彼時,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開始到街道尋訪,要找清末時期失散到民間的寶貝。劉老漢也碰上過幾次,但他一個拾荒的,壓根沒見過什麼古董,更別說還是皇宮裡出來的,劉老漢依舊滿城裡溜達,直到他的兒子帶著一位教書的友人到家裡。這位教書先生一眼就看到了那塊迥異的布簾,他告訴劉老漢這或許是個寶貝,這一消息慢慢傳遍了街坊鄰里。劉金山老人的兒子非常納悶,就帶著破布簾到了古玩商鋪,讓行家給掌掌眼。不想正好遇到故宮博物院的尋訪專家,專家拖著老花鏡仔細端詳著這塊布簾,不禁嘖嘖讚歎「這可是無價之寶」。

經過多方鑒定,劉金山老漢在故宮外的垃圾堆撿到的六塊破布,竟然是距今上千年的失傳絹本古畫《十八羅漢圖》。如此巨寶如何會流落垃圾堆?專家走訪當時在故宮清理雜物、修繕碑亭的工程隊獲悉,就在劉金山老漢撿到那些破棉絮及古畫的時間段內,工程隊正在清理重華宮東側的漱芳齋,漱芳齋南房背面有處大戲台,那裡清理出了很多霉爛的盒子,都被清理進垃圾坑。顯然這這幅古畫極有可能就是這麼被丟進垃圾坑的,碰巧被拾荒的劉老漢撿回家。專家還介紹,這《十八羅漢圖》應該有18幅,若非找到了這6幅,就將全部失傳於世。

《十八羅漢圖》出自唐代畫家盧欏枷之手,史書對此人生平記載甚少,只說其實唐代繪畫大師吳道子之門生。吳道子被尊為「畫聖」,其人畫畫揮毫潑墨一蹴而就,落筆即活靈活現畫技超群,開創「蘭葉描」,故被召入宮廷,成為御用畫師,被唐玄宗讚譽「獨步當世」。吳道子精於壁畫創作,尤擅佛家人物畫作,他希望自己的畫技能傳承下去,故而招收門生,悉心授教,盧欏枷即是其門下較為聞名的徒弟。盧欏枷為畫成痴,他時常不吃不喝,全神貫注的研究畫作,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畫竟能在毫尺之間描繪山水,精細到勾線根根分明,得到師傅吳道子的肯定。

古畫局部

然而盧欏枷太過拚命,以至於耗盡心神,終在完成創作莊嚴寺壁畫後「力竭而卒」,這失而復得的《十八羅漢圖》就是盧欏枷為數不多的傳世珍品,因其中12幅失傳,只剩劉老漢撿到的這6幅,故而也稱為《六尊者像》。為作畫而耗盡心神死去,僅此就令人肅然起敬,愈發使得這古畫來之不易。後來古畫被專家修復,一直收藏在博物館中。

能在無意中保護了這傳世珍品,劉金山老人也頗感欣慰。他後怕的說若非當時窗檯需要塊布簾,他很可能就把「破布頭」扔鍋底下燒了,還好冥冥之中,保護了這國寶文物。故宮博物院專家還表示,清末大批宮女、侍衛出宮時,都帶出了相當一部分寶物,如若誰家中有這些陳年舊物,都可以多留意一下,共同為保護國寶出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聊收藏 的精彩文章:

紙幣收藏中的這種「錯版幣」,有人叫價賣46000元
紅孩兒到底是誰的兒子?原來如此,你看牛魔王怎樣看待鐵扇公主的

TAG:老張聊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