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不想當老師的父母不是好領導,你做得好,孩子會覺得你很酷!

不想當老師的父母不是好領導,你做得好,孩子會覺得你很酷!

作者:寶仔爸

1

聽說陪娃寫作業成為一種新的致病源,非常可怕。

有陪成腦梗的,有陪成心梗的,有陪成骨折的,有陪成昏迷的,有陪成強烈要求提前結束監護關係的。

舊社會三座大山也沒把人逼成這樣啊。

以前養娃喂點糧食就行了,遇到下雨天沒有農活干,還能在家打打孩子消遣消遣。

現在是養娃養到崩潰,光是陪娃寫作業,就氣的想打自己。

在養娃這件事上,各位父母都恨不得轉身跑步回到舊社會。

沒辦法,誰讓我們生在新社會呢。

在舊社會,人主要是靠體力謀生的,父母只要把孩子養成四肢發達就行了,頭腦簡單點也沒關係。

新社會就不行了,人是要靠腦力吃飯的,不給孩子的大腦訓練發達一點,可就耽誤孩子一生了。

2

孩子培養成什麼樣,才能適應以後的社會呢?

簡單來說,就是培養孩子的社會性,讓孩子具有更好適應將來社會的素質和能力。

亞里士多德說,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動物。

社會我德哥的意思是,人=社會性 動物,離開了社會性,人就離禽獸不遠了。

所以要婉轉地罵人,說他「先天社會性不足」就行了。

孩子剛出生時,是沒有社會性的。

剛出生時,他就是一個小動物,本著快樂原則行事,表現出自私、享受的一面。

孩子在天上選父母的時候,你和馬雲同時向他招手,你猜孩子會選誰?

猜自己的家長,恭喜你,獲得了再猜一次的機會。

孩子從一個自私自利的小動物,成長為一個獨立擔當的社會人,與一個無處不在的角色密不可分。這個角色,心理學稱之為「權威人士」。

權威人士通常有三類人:父母、老師、領導(老闆)。這三類權威人士活躍於孩子生活的三個場所:家庭、學校、單位。

權威人士的主要工作,簡單來說,就是代表社會教孩子做「人」。

對此,我們自己就深有感觸:你不聽話,父母打你屁股;你不交作業,老師罰你站;你上班遲到,老闆扣你工資。

權威人士比孩子強大,手裡握著「胡蘿蔔和大棒」,在物質上和精神上予取予求,努力讓孩子朝著社會認可的方向發展。

上學前,孩子通過父母學習基本的社會規則;

上學後,孩子通過老師學習社會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工作後,孩子迎來了終極考驗:要干好工作,要處好人際關係,要教育好孩子,要保持好體型……

現在的父母就是長大了的苦逼孩子,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

為了不讓孩子像自己這樣苦逼,現在的父母都自覺給孩子增加了大腦訓練強度,以前是老師、老闆的工作,現在也親力親為。

時代的發展需要家長成為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權威人士,跨界融合父母、老師、領導等角色。

跨界歌王開到第三季了,跨界父母呢?

3

許多父母,除了焦慮到位了,其他都還沒有準備好。

輔導作業時,吼孩子從不用假音,那是情真意切、聲嘶力竭,比老闆訓員工更敬業有沒有?

送孩子去輔導班、興趣班,從來不用替身,風裡來雨里去,比老師更奉獻有沒有?

可結果是,家長累,孩子更累。

別人家孩子報了奧數班,自己咬咬牙:「我跟!」

別人家孩子報了美術班,自己狠狠心:「再跟!」

別人家孩子又報了作文班,算算自己和孩子的周末只剩一個晚上了,一跺腳:「梭哈!」

家長們的焦慮分明都是彼此哄抬上去的。

家長承擔更多責任本沒有錯,只是打開方式不正確。

首先,父母需要當一個好老師。

孩子在學校的「大鍋飯」可能營養不夠,回到家需要你給他開個小灶,當然胃口好、在學校已經吃飽的孩子除外。

前一段時間,一位媽媽輔導孩子作業的同時,順手考了個教師資格證,讓許多家長在絕望中看到一絲亮光。

這位媽媽明白,只有用教師的標準來武裝自己,才能在輔導作業的路上活下去。

這應了那句廣告詞:因為專業,所以正規。

相比之下,那些無證上崗,服務態度惡劣的父母真是弱爆了有沒有。

並不是說父母都要去考個教師資格證,但是父母確實應該具備教師的一些專業素養。

比如說耐心。

在老師面前,學生肯定是不如老師的,所以老師要耐心教學生,耐心等待孩子成長。

在孩子面前,家長懂的還不一定有孩子多,就更加要有耐心了,對不對?

可是許多家長做不到,自我膨脹去輔導小學生作業就算了,看到孩子題目不會做,情緒分分鐘失控,耐心秒秒鐘為零。

須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學霸也不是一晚上就能練成的。

而且家長如此激動,必然激起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人在強烈情緒之下連飯都吃不下,還能靜下心來寫作業嗎?

要是這樣孩子都能學進去,他的成績也不能這麼差。

老師面對那麼多學生,如果用家長的心態來工作,估計早就駕鶴西去了。

父母多一份耐心,不給孩子添亂,不給自己添堵,真是個利國利民的好事。

4

其次,父母還要當一個好領導。

父母都知道,好領導這樣的稀缺物種,是可遇不可求的。

他們雖然是權威人士,但是不擺架子,雖然手上有予取予求的權力,卻願意與你平等想處。

形容一個好領導,常用的詞就是平易近人、如沐春風。

可是許多父母做不到和孩子平等相待,和孩子交流時也是狂風暴雨。

網上流傳過一位父親輔導兒子作業的視頻,父親站在孩子旁邊,一副馬景濤附體的架勢,一邊咆哮一邊拍桌子。至於他說的是什麼,我根本聽不清楚,當然這也不重要。

這麼牛逼,怎麼不去拍老闆的桌子?

這哪是輔導作業,簡直就是站在道德和知識的高度審判孩子。

估計咆哮完之後癱在躺椅上,像做完全身spa一樣,感慨一句:「當老子真爽!」

有的父母在領導那裡受了挫,沒有被自己的權威人士溫柔以待,於是回到家中對孩子盡情演繹「權」和「威」。

就像是「踢貓效應」:老闆把員工訓斥一頓,員工心情鬱悶,回到家把兒子臭罵一頓,兒子感到委屈,狠狠踢了身邊的貓一腳。

如果家裡沒有養貓呢,孩子怎麼辦呢?孩子會不會在心裡想:當你老了,頭髮白了……

所以家長要有領導的風度,要尊重孩子。

你希望領導如何對待你,你就如何對待你的孩子。

就算在單位當不了領導,回到家中能夠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好領導,這不也是很酷的事情嗎?

孩子的未來任重而道遠,你對孩子的愛和期盼,一定讓你感到焦急。

面對孩子的學習與成長,你的愛太深,期待太迫切,反而讓你手足無措、無能為力。

或許,我們可以嘗試把孩子當成學生和員工,努力去做一位好老師和好領導,用你的耐心和尊重去滋養孩子的內心。

你對孩子的愛,可以很濃烈,也可以很從容,很溫暖。

有一天,你的孩子會自豪地說:我的家裡有個人很酷,三頭六臂,刀槍不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校家長 的精彩文章:

讓孩子從小「吃點苦」沒壞處,怎麼吃苦,家長引導很重要!
男孩的安全感來自母親,是否變「壞」,大部分緣由取決於父親!

TAG:名校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