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奧運賽場上連勝強敵,回國後走上抗日戰場,與鬼子坦克同歸於盡
1936年,第11屆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德國柏林舉行,中國當時派出了69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其中有一位拳擊選手在賽場上連勝強敵,回國後他走上了抗日戰場,與鬼子坦克同歸於盡。他的名字叫王潤蘭。
王潤蘭,出生於1913年,河北饒陽縣留楚村人,是一個富裕鄉紳之家的孩子。他的家鄉練習武術的人很多,王潤蘭自小也熱愛武術,上小學時,就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小拳王。
1931年王潤蘭考入河北省立河間中學,在校期間他的各門功課成績都很優秀,並且愛好各種體育項目。1934年他中學畢業後,父親想讓他繼承家業,棄武從商,學習做生意,王潤蘭堅決不同意。
後來,王潤蘭考入了河北軍事政治學校,這是由國民軍32軍軍長商震舉辦的。王潤蘭憑藉紮實的武術功底,入選商震創辦的西洋拳擊隊學習拳擊,1936年他作為拳擊運動員參加了在第十一屆奧運會。
在奧運會的拳擊賽預賽中,王潤蘭以三局全勝的戰績,戰勝了日本選手。隨後,他雖敗給一位荷蘭選手,但卻戰勝了英國選手,獲得決賽權。但三天後,奧運會組委會卻通知,王潤蘭被取消了比賽成績。
王潤蘭回國不久,日本就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王潤蘭當時擔任第32軍補3團3營排長,他所在部隊在全國抗日高潮的推動下積極投入了抗擊日寇的戰鬥,與鬼子展開了數次血戰。
1937年9月14日,日軍集中6萬多人,分三路向漳河北岸進擊。王潤蘭所在部隊,在漳河北岸阻擊來敵,連戰4晝夜,王潤蘭在負傷的情況下仍堅持戰鬥,戰士們成片倒下,他身邊的戰友所剩無幾。
9月21日,我軍的阻擊戰進入了白熱化程度,整個漳河北岸橫屍遍野,敵我雙方的死屍布滿了阻擊陣地,陣地上只剩下王潤蘭等十餘個傷員。這時數輛日軍坦克再次攻上陣地,緊急關頭,身負重傷王潤蘭做出了人生中的英勇選擇,他抱著集束手榴彈和幾名身綁炸藥的戰士一起撲向鬼子的坦克,王潤蘭壯烈犧牲,國民政府授予他「民族英雄」稱號。


※國軍中將被蔣介石親令處決,23年後追認烈士,44年後遺骨回家
※袁世凱:你要部隊還是要地盤?張作霖回答六個字,讓自己躲過一劫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