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錦州,全連只剩13名戰士,結果打退敵9次反撲

戰錦州,全連只剩13名戰士,結果打退敵9次反撲

1948年10月1日,東北野戰軍三縱協同兄弟部隊攻佔錦北戰略要地義縣。至此,完成了對戰略樞紐——錦州的包圍。4日,野戰軍總部確定攻城部署,以二縱、三縱、六縱7師和炮兵縱隊主力及配屬坦克15輛,組成北突擊集團,由東北和西北向南實施主要突擊,由三縱司令員韓先楚、政委羅舜初統一指揮。

戰錦州,全連只剩13名戰士,結果打退敵9次反撲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三縱7師19團擔負主要方向的突擊任務,第1營是主要方向的尖刀營。

10月14日11時,攻城部隊向錦州發起總攻。戰鬥打響後,營長陳永康和營教導員張仲先帶領戰士們不顧兩翼密集火力封鎖,沿著剛挖好的交通壕勇猛衝擊,僅十餘分鐘就突破城牆。第1連戰士傅開昌、鹿炳仁、黃德福3人把鮮艷的紅旗插到城樓上。

這時,敵軍以炮火猛烈封鎖突破口,並瘋狂反擊,全營向縱深發展的道路受阻。突擊部隊一度停頓,部隊擁擠在一起,突破口無法展開,形勢非常危急。關鍵時刻,教導員張仲先大喊一聲:「堅決守住陣地,鞏固突破口就是勝利!」

戰錦州,全連只剩13名戰士,結果打退敵9次反撲

營長陳永康立即指揮集中火力拚死抗擊。第1連1排與守軍展開血戰,排長李仕貴三次負傷不下火線,最後副連長犧牲,他自動代理副連長,率領全連僅剩下的13名戰士英勇衝殺。

在激戰中,1排打退了敵軍9次反撲。

張仲先立即率領後續部隊趁機向著縱深發展。

由於衝鋒在前,他被敵人一顆子彈擊中,負了重傷。

戰錦州,全連只剩13名戰士,結果打退敵9次反撲

戰鬥至15日傍晚,東北野戰軍全殲錦州守軍。戰後,第1營1連被第7師授予「錦州尖刀連」稱號,李仕貴榮記兩大功。張仲先因傷被送到三縱衛生醫院三所休養,後被評為三等甲級殘廢。

後來張仲先成為了解放軍中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嬋稚翎 的精彩文章:

13個人犧牲,唯獨他一個人活著!子彈從胸前飛過,也不傷皮肉
揭秘:中國第一個被處死的當朝丞相是誰?

TAG:嬋稚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