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張愛玲最艱難的時期,幫助她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姑姑

在張愛玲最艱難的時期,幫助她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姑姑

一般人都認為,父母比姑姑強,可是對於張愛玲來說,姑姑比父母好,在在張愛玲最艱難的時期,幫助她的人不是父母,而是她的姑姑張茂淵。

因為和繼母發生了爭執,繼母還打了張愛玲一耳光,張愛玲的父親就毒打了張愛玲並將她軟禁起來,張愛玲在一個深夜逃了出來,投奔了生母黃逸梵,從此她的學費和生活費就由黃逸梵負責。

1939年,張愛玲考上倫敦大學,卻因為戰事無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學文學系。可是1942年,因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大學停辦,張愛玲只能返回上海。

這時張愛玲無家可歸,身上也沒有什麼錢,她找不到她的母親,因為她的母親黃逸梵跟男友去歐洲旅遊了,而且因戰事失去音訊。父親家張愛玲是堅決不願回了,於是她住在姑姑張茂淵家。

本來是母親負責張愛玲的學費和生活費,如今找不到母親,只能吃姑姑的、住姑姑的,可是學費總不成讓姑姑出吧。張愛玲犯了愁,她想到上海聖約翰大學復學,可是沒有學費怎麼辦?

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經常來看望張愛玲,於是他自告奮勇去找父親張志沂(又名張廷重)要。這時張志沂已經想和女兒和好,於是約張愛玲到家裡談,繼母孫用蕃也很識趣,在張愛玲回家之前就躲了出來。

父女見面很尷尬,張志沂對張愛玲說:「學費我叫你弟弟送給你。」然後張愛玲就面無表情地走了。可是學費有了,生活費怎麼辦?張愛玲不能長期吃住姑姑的,姑姑沒義務養她啊,何況她已經二十多歲了。

而且張愛玲想了又想,不想要父親給的學費,她不想欠父親的人情,要了學費就要感激父親,要和父親和好,這是張愛玲不願意的。於是她做出了一個決定,就是輟學工作。

可是姑姑張茂淵卻反對她輟學,說:「你想好沒有?你住在我這裡,是沒有問題的。」可是張愛玲卻借口說聖約翰大學沒有什麼好教授,她不想上了,想早點工作。

而張愛玲這樣性格內向不愛和人接觸的人是不能當教師的,於是她選擇了向雜誌投稿,幸虧她遇到伯樂周瘦鵑和柯靈,一舉成名,成為上海灘當紅的女作家。

之後張愛玲還是和姑姑張茂淵住在一起,她不用姑姑養活她,AA制,姑侄二人日子過得倒比家裡快活。張愛玲還過一篇散文《姑姑語錄》來讚揚姑姑。

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比她父母關心她,愛護她,如果沒有姑姑,在她與母親失聯的日子,她不知道會怎麼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她難產身亡導致叔叔們紛紛結婚,後來她的堂妹成了英國女王
元春由女史升為貴妃,於是一個想重振家業的女人心裡燃起了希望

TAG:夢裡蓬山路談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