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西遊記》成書之後,就成為了明朝四大奇書之一,但很多人不曾知道的是,它還是一本禁書。在當時,它隱喻了社會百態,因此被禁止傳播。不過,這部書的魅力是不可阻擋的,《西遊記》以及它所引發的故事,卻越穿越廣。

在明朝那個封建時代,《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恐怕也很就預料到這個後果,所以很多情節寫得挺隱晦。只不過,後人總能根據蛛絲馬跡,尋找到它背後的深意。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比如在有段情節,很難讓人理解,那就是唐僧的坐騎白龍馬是西海龍宮敖閏的三太子,原著稱它是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父親以「忤逆」之罪告上了天庭,本來應該斬首,被觀音搭救,這才給唐僧做個腳力,戴罪立功。

這個故事的敘說,在原著之中至少反覆出現了三次,內容大同小異卻非常耐人尋味。要知道白龍馬的地位是龍宮的皇子,只是燒毀明珠算什麼,燒毀宮殿又算什麼?

為了自圓其說,86版西遊記將明珠說成是玉帝所賜,而白龍馬是因為看到自己的新娘和九頭蟲在大婚之夜偷情,這才大發雷霆。極度憤怒之中的他,將稠幔扯下來燒毀了洞房,沒料到將玉帝的夜明珠一同燒毀,這才釀成了大禍。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其實這也說不通,莫說白龍馬所犯的罪是無心之失,而且情有可原,就連他的父親西海龍王也不該如此憤恨,將自己的兒子告上天庭。

這個線索看起來很少,但我們還是能夠捋清楚。

在《西遊記》原著的第四十三回,說的是西海龍王包庇自己的外甥鼈龍,讓其佔領了黑水河,趕走了原來的河神。本來這事情也被西海龍王一手遮天唬弄過去了,只是因為鼈龍膽大包天抓住唐僧,還邀請舅舅來吃唐僧肉,在孫悟空的威脅下,西海龍王才派出太子摩昂擒拿鼈龍,讓事情順利解決。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這一回合是了解白龍馬的重要機會,西海龍王對於自己的外甥尚且格外溺愛,對於自己的三兒子白龍馬,卻不聞不問,表現相當冷漠。

同時,派兵而來的太子摩昂正是白龍馬的哥哥,兩兄弟相見,連個招呼都不打。這像有半點手足之情嗎?他們這種冷漠的表情,不是再現了封建王朝之中為了爭奪儲君之位的明爭暗鬥嗎?

是的,太子摩昂背後的旗幟,正是「西海儲君摩昂小帥」。這說明,未來的西海龍王就是這位摩昂。也許,白龍馬作為三太子,正是要從自己的哥哥手中奪權。或許,雙方之間還發生過激烈的爭奪。一心要維護嫡長制原則的西海龍王,也斷然不能坐視不理。因此,白龍馬被當作忤逆的不孝子,被龍馬交給天庭發落。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其實這樣的例子在中國歷史上還有很多,與《西遊記》這本書相關的就有兩個。一件是關於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件是關於明成祖朱棣的。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時間,就是在唐太宗的貞觀年間。唐太宗本來是李淵的次子,當時的太子是長子李建成。眼見自己勞苦功高卻只能甘為人臣,李世民孤注一擲,發動了玄武門之變,誅殺了太子建成和齊王元吉。他最終也逼迫父親立自己為太子,而且當上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西遊記》成書時間是明朝,偏偏明朝也有一件類似的事情。建立明朝之後,雖然太子朱標去世得早,但朱元璋不願意破壞嫡長制原則,仍然將皇位傳給了太子的嫡長子朱允炆。朱允炆即位沒多久,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歷時數年,推翻了侄子的統治,親自坐上了皇位。

雖然李世民、朱棣都是勝利者,也都書寫了各自華美的篇章,被認為是明君。然而,對於深受儒家思想的讀書人來說,他們仍然是亂臣賊子,是值得痛罵的。尤其在明朝,士大夫和學子們對於長幼尊卑看得非常重,方孝孺寧願滅十族也不願意臣服朱棣,楊慎為了嘉靖皇帝到底認誰當父親,白白斷送了大好前程。他們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比原本的秩序更為重要的。

白龍馬明明只是燒毀夜明珠,卻被判死罪,你看看他的原型是誰

吳承恩自然不敢罵朱棣,但在《西遊記》中,他塑造了白龍馬這個形象,李世民是老二,朱棣是老四,白龍馬恰好是老三。他暗示李世民、朱棣這兩個不遵守嫡長制原則,破壞規矩的人,如果失敗,就只能淪為他人的奴隸。

也許,在吳承恩心中,他會非常痛恨地說:這兩個狗賊,就是運氣好,不然連白龍馬都不如,畢竟沒有觀音來替他們說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珏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久旱不雨,皇帝向太后下跪:為了黎民百姓,請母親儘快嫁人
李世民哄騙唐僧去西天取經,唐僧回來後狠狠耍了他一次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