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祖師到底是誰?孫悟空早已心中有數,你看看他怎麼說的
在古代浪漫主義小說《西遊記》中,有一個人的身份是廣大讀者最感興趣的,那就是孫悟空的師父菩提祖師。他是孫悟空唯一的授業恩師,可是當孫悟空離開方寸山三星洞之後,此人就消失在天地之中,再也未曾出現。
那麼他到底是誰,恐怕是我們童年就很執念的問題。可以肯定的說,他一定是頂級神仙假冒的。
首先,如果真的有菩提祖師這樣頂級的存在,那麼三界之中怎麼可能再也沒有蹤跡。無論是在天上地下,既沒有菩提祖師此前的事迹,也沒有此後的作為。要知道,在《西遊記》中,神仙真不是單獨清修的,他們需要交朋結友,互相參禪論道來增進修為。比如鎮元子這樣身份的大能,都要拉著孫悟空結拜。
其次,不光菩提祖師,就是他的弟子們都沒有出現過。料想這樣厲害的角色,隨便指點孫悟空就能大鬧天宮,手下徒弟難道沒有一個能闖蕩江湖的角色嗎?太上老君、如來、觀音的手下都曾出來鬧過事。
要知道,在西遊世界之中,封為道教和佛教兩大陣容。表面上看,兩教和睦,其實都在想方設法擴大地盤。菩提祖師集儒道佛三教為一體,這樣的人,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怎麼可能坐視不理?又怎麼可能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般。
因此,菩提祖師這個人,就是頂級高手假扮的。至於是誰?很多研究《西遊記》的愛好者,提出太上老君說、玉帝說、如來說、觀音說等等。其實各自都有一定的道理,限於篇幅,我們今天單獨講講如來佛祖說。
如來日理萬機,既要在靈山教徒授業,又要苦心謀劃佛法弘揚的大事,甚至還要與天庭、道教勢力周旋,他為什麼要花這麼多精力去培養一隻猴子,而且明知道它會闖下禍?
這就是西遊故事的背景,當時不管是佛教還是道教都是歸玉帝管理,而玉帝又是出身於道教的。因此,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前,道教勢力遠遠大於佛教。然而,在孫悟空出現後,道教的人要麼有心無力,要麼袖手旁觀,這讓玉帝很寒心。相反,如來卻是應詔而來,鎮壓了孫悟空。
從此之後,為了自己的地位,玉帝開始傾向佛教,這也給了佛教崛起的機會。也就是在大鬧天宮之後,如來舉辦了盂蘭盆會,決定向南部瞻洲傳授經文。所以說,孫悟空就是如來一心培養出來的,明知道他會大鬧天宮,卻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只不過,如來假扮的菩提,以最嚴厲的口吻,警告孫悟空不得透露半句,就是怕有高人查出端倪,讓全盤計劃破產。
動機有了,那證據是什麼呢?其實,在菩提身上,已經有了多處破綻。
比如他所住的山,叫做「靈台方寸山」,首尾兩字就是如來所在的靈山。又比如作者在描述菩提時,已經說明「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其實已經暗示菩提是來自西方的佛祖。
此後,更有處處痕迹顯示如來就是菩提。當觀音要給孫悟空取名字的時候,孫悟空告訴她已經有了名字,而且是「悟空」,觀音大喜,因為這和悟能、悟凈不謀而合。可見,如來早已經洞察一切,就是按照佛教的輩分將孫悟空收入門下。
後來在西天取經時,觀音罵孫悟空懶惰,說他以前修鍊時還很勤快,到現在卻憊懶了。孫悟空在方寸山修鍊,是他的最大秘密,觀音如何得知,只有在如來那裡聽說過才知道的吧。
再說如來在降伏孫悟空時,為什麼那麼有把握,敢拿玉帝的寶座做賭注?要知道在《西遊記》中,實力差距並沒有其它神話中那麼大,如來也曾被小小的蠍子精蟄傷,還拿它沒有辦法。這隻有一個可能就是如來就是菩提,他傳授了孫悟空筋斗雲,當然知道筋斗雲的分量和實力。
其實,孫悟空是全書中最聰明的人物。他是一個心猿,一點就通。在菩提身邊生活了11年,對師父的氣息都很清楚。他又與如來打過幾次交道,很快領悟了這一切。於是在全書第34回中,孫悟空心想:
我為人做了一場好漢,止拜了三個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觀音,還有師父,兩界山師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這是不是很奇怪,這是在西天取經的路上,在此之前,孫悟空確實拜過觀音、唐僧,但一直沒有拜如來啊!而且,他曾經向菩提磕頭無數,怎麼現在反而不提了。這說明,孫悟空早已知曉,如來就是菩提,自己就是如來的弟子。但因為其中利害關係,他只能點到即止,否則真會惹出大禍。


※此職位比直隸總督地位還高,設立五年後,清朝就滅亡了
※他兩次背叛漢軍,劉邦恨得牙癢,為什麼卻讓他得以善終
TAG:小珏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