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修兩年 台灣75年老潛艇再度下海服役
【文/觀察者網史雨軒】
自2016年台當局上台以來,台「海軍」就提出「潛艦國造」,然而該計劃始終在碰壁。不管是荷蘭的技術支持還是從日本購買封存潛艇最後都無疾而終,沒有下文。
在這種環境下,台當局只好繼續寄希望於服役超70年的茄比級潛艇,「海獅」號和「海豹」號,進行翻修使其恢復航行能力。
據台灣「中時電子報」1月21日報道,「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年底與台「國防部」簽約,執行台軍「海獅」號潛艇大修工程,讓這艘1945年服役、目前全球艦齡最老的潛艇能夠繼續服役,經過兩年大修,該艦重返現役執行訓練任務。
台方認為,完成該工程中學到技術還能培養經驗,都有助於接下來「潛艦國造」任務。
「海獅」號資料圖 圖片來自台媒
據台媒介紹,因「海獅」號潛艇服役超過70年,部分設備商供應源早已消失,再加上船艙狹小,工程難度很高。
台船稱自己編組專案團隊執行此重要工程,共執行10多項重要翻新工程。完工之後,通過嚴格之品質性能測試,靜、動態測試,都符合台海軍合同要求,順利交船。據台「國防部」2016年宣布的消息,經過大修後得「海獅」號將服役到2026年。
台船表示,此次「海獅潛艇」的深度大修,聘請資深顧問與老技師到現場指導,藉此機會培訓「潛艦國造」相關技術人員與技工,這些培育的技術人員未來都會投入「潛艦國造」(IDS)工程。
屆時,執行「國艦國造」計劃時,就會有一批技術熟練的工程人員參與,節省培養人員時間,也可降低IDS建造技術風險。
「海獅」號潛艇是美國海軍二戰期間建造的「丁鯛」級(Tench class)潛艇13號艦,於1974年移交給台灣,台船公司簽約後,以兩年多時間花費6億多新台幣,讓該潛艇返回現役擔任訓練任務,也讓「海獅」號刷新全球服役最長時間柴電潛艇記錄。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來,台海軍就提出「潛艦國造」計劃,總投資4000億新台幣(約891億元人民幣),期望第一階段至2019年完成設計,2024年首艘原型艦下水,2025年形成戰力。
然而,計劃自啟動以來屢屢受挫:先是與荷蘭洽談潛艇外殼專利碰壁,打算向日本購買封存潛艇又沒了下文,還被爆出技術顧問是家位於直布羅陀的「皮包公司」,疑似與「拉法葉」軍購貪污案有聯繫。
「潛艦國造」模型(圖片來源:台媒)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台船自己稱能通過修二戰潛艇掌握技術、培養人才,實際效果有多大恐怕只有台船自己清楚,畢竟「國艦國造」步子太大,恐怕要扯到蛋。
「海龍」號,這艘始終出現在兩岸軍事對比、伴隨大陸軍事愛好者成長的「爺爺」潛艇,當我軍90年代初033級還大批量服役時(仿製蘇聯紅海軍633工程),就一直「雄踞海峽,以武拒統」。
2019年,我軍035G型潛艇都已經開始逐步退役時,該艦居然「老樹開花煥發第二春」,只能感嘆台船「要錢」手段花樣繁多,雖然「潛艦國造」遲遲沒有眉目,但是依靠翻新二戰古董,也能先拿到6億多新台幣,評論員認為台船應該再接再厲爭取,2025年繼續大修,讓該艦服役至2045年,完成「世紀潛艇」壯舉,創造現代艦船史上的奇蹟。
另外台船與「直布羅陀皮包公司」GL公司合作設計的「自製潛艇」,實際上要等今年3月才開始細部設計,現在卻已經急匆匆編列6個年度的493億新台幣(約111億人民幣)預算,預備第一艘原型艇的設備引進之用。
而且這個GL公司到底有沒有台船吹噓的那樣「實力雄厚」,有沒有台海軍參謀長李宗孝說的GL公司內情涉及機密,「絕對不能曝光」,如果實情曝光「對不起海軍,對不起2300萬同胞」。
恐怕只有台灣自己知道了。畢竟台船潛艇設計中心技術人員中傳出抱怨,說GL專家們水平明顯有問題,感覺好像被騙了。
台灣「潛艦國造」宣傳圖,紅色部分為無自研能力,需要進口的設備


※蔡英文表姐復出接任「肥缺」被批:只剩兩年能撈則撈
※蔡英文由黑轉紅?台網友直言:民調打回現實
TAG:港台第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