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陵畫壇中最為重要的畫家——龔賢作品賞析

金陵畫壇中最為重要的畫家——龔賢作品賞析

在關於「金陵八家」的人員構成上,周亮工的版本中沒有龔賢,而張庚則是將其居於首位。實際上,無論龔賢是否是「金陵八家」中的一員,他都是金陵畫壇中最為重要的畫家。

龔賢 掛壁飛泉圖軸

《掛壁飛泉圖》軸,紙本墨筆,縱273、橫99厘米,是大尺幅作品。畫面描繪山泉飛瀉,白雲浮現,茅屋錯落,草木蔥蘢。在此圖中,龔賢以典型的「積墨法」表現山石,多遍的皴染使筆墨厚重。山石分陰陽,留出受光的部分,黑白對比分明。此幅構圖雖滿,但並不覺得擁塞。自題:「掛壁飛泉同夜月,月光來處四窗虛。山中滿地白雲濕,不是樓台不可居。」

龔賢 高岡茅屋圖軸

《高岡茅屋圖》軸,絹本墨筆,縱97.5、橫55.2厘米,與《掛壁飛泉圖》軸一樣都是龔賢晚年的「黑龔」風格,用筆墨的濃淡變化在畫面中表現出黑與白的對比,使山川充滿了濃郁蒼厚的氣象。筆觸老辣樸拙,沉著穩重,畫風渾樸中見秀逸。構圖不拘傳統,似有寫生成分。自題「把茆結屋在高岡,拔棄閑書看夕陽,到老胸中無甲子,何從牖下夢羲皇」。

龔賢 空樓夕陽圖軸

原收藏在天津市歷史博物館(現已合併為天津博物館)的龔賢《空樓夕陽圖》軸,紙本水墨,縱95.8、橫27.6厘米,依然是運用「積墨法」,積累層疊,遍遍漬染,層積而厚。積墨時筆與筆之間要留出空隙,隨之增加其厚度與華滋感,使之濃郁蒼秀。畫面富有光感,墨氣「潤」而不「濕」,層次明顯。畫面上方自題:「欲訪遙村岡復岡,秋來樹色半蒼蒼。此中亦有幽人在,特築空樓看夕陽。龔賢」。下鈐白文方印「龔賢」、朱文方印「半千」。

原文作者:陳晨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5月刊《天津博物館藏清初金陵畫派作品研究》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頭條號

百家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你作品跟不上消費需求,憑啥會為你買單?
新年第一天,手把手教您挑青金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