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南極海洋變暖後,動物界的贏家和輸家都有誰?

南極海洋變暖後,動物界的贏家和輸家都有誰?

南極海洋變暖後,動物界的贏家和輸家都有誰?

在人類影響相對較小的南冰洋,動物的處境是什麼樣的?2017 年,英國南極調查局以氣候變化為條件,對當地 963 種海底無脊椎動物展開研究,最後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發表的報告顯示,未來一個世紀內的輸家將多於贏家, 吃虧的物種達到 79%。

而最近,英國南極調查局、自然環境研究委員會、劍橋大學的學者又重拾這一課題。新的研究計算了溫度、 pH 值、鹽度、食物供應、冰川線後退、海冰消融以及臭氧層空洞導致的紫外線和風力增強等一系列氣候因素。為了簡化過程,每一項指標都以同等權重對待。

這篇發表在《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的論文顯示,南極洲變暖之後,生活在海底和開放海域的動物,如海星和水母,將受益於氣候變化,而帝企鵝等依賴于海冰的物種則將面臨最大的風險。

據論文作者、英國南極調查局的 Simon Morley 介紹,氣候變化在西部南極洲最強烈的標誌之一是海冰消失、冰川退去及冰架的斷裂。其中,首先受到影響的將是淺水,這將使依賴海冰生存的動物面臨很大的風險。

其中,關鍵的一環是磷蝦。其重要性來源於南冰洋簡短的食物鏈: 硅藻→磷蝦→更高的消費者。而磷蝦依賴海冰進行繁殖,幼蝦則以海冰下生長的藻類為食。如果磷蝦的數量大幅減少,整個生態系統都將受到直接影響。

南極海洋變暖後,動物界的贏家和輸家都有誰?

研究在綜述中提及,1975 年至 2003 年期間,在南極半島西部,融化的海冰導致南喬治亞島周邊的磷蝦減少了七成。此外,密集的商業捕撈也使得磷蝦數量大幅縮水。再加之海洋酸化的作用,磷蝦的處境可謂堪憂。(事實上,出於對南極海域的保護,去年有多個國家禁止了大部分的磷蝦捕撈活動。)

此外,海冰還是企鵝、海豹和其他南極動物的重要棲息地。這一原因直接將帝企鵝、帽帶企鵝、阿德利企鵝等物種置於風險,從而降低整體的物種多樣性。

此前也有科學家預測,持續的氣候變暖將降低帝企鵝棲息地的宜居性,到本世紀末,這一物種將全部滅絕。而另一項研究則通過實驗發現,在加熱 1°C (模擬 50 年內的升溫幅度)的區域中,單一苔蘚物種的增長翻了一倍,幾乎「佔領」整個生態體系,僅在 2 個月內就觀察到了物種多樣性及均衡性的下降。

新的研究還發現了類似的贏家,其共性為生活在海底、在開闊水域進食的物種。

溫度上升後,漂浮的冰山會帶來自己殺死的動物,讓洋底的海星、海膽等物種飽食一頓;繞腳類浮游生物會因其生理特性而大量繁殖,以之為食的南露脊鯨也就跟著沾光;相較於它們的捕食者,水母能更好地適應海水化學環境在氧氣和酸度上的變化,而全球範圍內已有的經驗已經證明,海水的升溫會加速水母的繁殖(甚至多到誘發生態災害)。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作者 Morley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指出,對海星等潛在受益者而言的新棲息地,也可能因為過於溫暖、酸性過強而變得不宜居住。

同一則報道中,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海洋和南極研究所(IMAS)的博士 Zanna Chase 指出,沒有經過加權的判斷標準可能簡化了風險評估的過程,此外還存在其他影響因素未被考慮。她說,這項研究確實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如果讓人覺得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就是在誤導人。

題圖來自 Eamonn Maguireon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埃及發現 3000 歲的女木乃伊,此前還發現了更老的貓木乃伊
「職場友誼」一直是個難題,這些調查可能會幫你更好地理解它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