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詞、二帖、三生:誰識「風流張步兵」?

一詞、二帖、三生:誰識「風流張步兵」?

總第一四一五期;歡迎關注。

前夜偶然讀到一首詞,是明代張卿玉寫的《南鄉子?華亭弔古》。詞句淺顯易懂,但調子還是蠻清凄的。尤其有意思的是,這首詞帶出兩個與書法有關的典故,真可謂是一詞二帖,品味三生。

|一詞|

風雨滿長亭。

鶴唳灘頭夢未平。

故國王孫何處去,傷情。

煙月空濛白苧城。

事恨飄零。

江上青山雲自橫。

聞說蒓鱸秋更好,凄清。

漫憶風流張步兵。

——(明)張卿玉《南鄉子?華亭弔古》

董其昌《高士圖》

華亭,上海松江的古稱。東漢末年,東吳大將陸遜因功被吳王孫權封為華亭侯。其後,陸遜家族後代出了陸瑁、陸抗、陸機、陸雲等人物。再往後,明末董其昌等人,又賦予華亭以新的人文底蘊。

2018年底,去上海博物館看「董其昌大展」。有華亭書友盛情邀約,前去觀瞻董氏故居。奈何行程太緊,未能謀面。此致歉意,他日再約。

自古風華之地,總是會引人憑興弔古,張卿玉此詞,前講陸機,後講張翰,中間一句「事恨飄零。江上青山雲自橫」,起承轉合,寫景,也點出整闕詞意,餘味悠長。

|二帖|

鶴唳灘頭、故國王孫,這是寫陸機。《雲間志·陸機傳》記載,陸機兵敗臨刑,曾喟嘆:「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

這話確實太傷情。可是,魏晉時代的人,就是這種調性。不僅僅是竹林七賢,整個時代的高士,看來都是如此。這也難怪,陸機留下唯一的筆墨《平復帖》,也是一層仙風之氣。

陸機《平復帖》

你想想,陸氏王孫,俱是江左風流人物,豈會用「禿筆」寫字乎?現代人不識筆,只看形,以為墨跡鋒紗流轉,就是因為筆毫太禿的緣故。謬矣。(詳情敬請參閱前文《陸機《平復帖》,禿筆寫的?》)

其實,「華亭」人董其昌傳下筆法,也是要以鋒紗求見筆。此是地緣內流傳的筆法基因嗎?這僅是筆者揣度,或有這個可能性吧。

「聞說蒓鱸秋更好,凄清。漫憶風流張步兵。」講的是晉人張翰的典故。你看,晉人風流,留下多少被後人敬仰的佳話。

張翰是西晉吳郡(今蘇州)人,富於才情,為人舒放不羈,曠達縱酒,當時人將他喻為三國魏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嵇(阮嵇曾為步兵校尉,人稱阮步兵),稱他「江東步兵」。他追隨賀循至洛陽做了齊王的官,但他並不快樂,時常思念江南故鄉,於是萌生隱退山林、遠離亂世之念,後終棄官回鄉。

唐代大書家歐陽詢,用行書寫了一段關於這位「江東步兵」的雅事。

歐陽詢《張翰帖》

《張翰帖》也稱《季鷹帖》、《張翰思鱸帖》,唐歐陽詢書,屬於原《史事帖》的一部分,是歐陽詢僅存的四件墨跡之一,被稱作天下十大行書之七。此帖為唐人鉤填本,筆墨厚重,鋒棱稍差。

釋文:

「張翰字季鷹,吳郡人。有清才,善屬文,而縱任不拘,時人號之為江東步兵。後謂同郡顧榮曰: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子善以明防前,以智慮後。榮執其(疑缺「手」字)愴然,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鱸魚,遂命駕而歸。」(方框內字殘,現據《晉書》補)

《張翰帖》原屬《史事帖》,書法特點是字體修長,筆力剛勁挺拔,風格險峻,精神外露。對開有瘦金書題跋一則,是宋徽宗趙佶在賞鑒之餘寫下的心得:「筆法險勁,猛銳長驅」,並指出歐陽詢「晚年筆力益剛勁,有執法面折庭爭之風,孤峰崛起,四面削成。」這段評語對我們欣賞《張翰帖》以及其他歐體書都是極為重要的。

不過,現在學歐的人,卻很少對此帖矚目,原因大概是因為與現在流行的歐體楷書差異太大的緣故吧。這是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學歐,不學其墨跡,而僅對碑刻、或者說經過了幾番修正之後的歐體感興趣,不知是學的真歐還是假歐。(相關內容敬請參閱《學歐體,為何墨跡反而很難接受?》)

筆者曾想,清人黃自元或許難逃其咎。黃自元號稱諸體皆善,寫出來的歐體卻全無險峻之美。或者,他是將歐書平正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種平庸化的歐書,直到今天的影響還非常大。或者,中國的書法史要寫他一筆,不是貢獻,是過失。

|三生|

明人張卿玉這首《南鄉子?華亭弔古》,勾引出筆者對陸機《平復帖》、歐陽詢《張翰帖》的這些聯想。

閱讀,從來不需要打卡。偶然間讀到動心的詞句,真乃三生有幸。

張卿玉的「傷情」、「凄清」,或許是源自於對自身困境的喟嘆。

陸機臨死,惋惜的是不能再聽到鶴鳴;張步兵因為想念家鄉的鱸魚之美,辭官回鄉。他們都是真正的「自由人」。

當然,也有人看不慣他們可以這樣的超脫任性,於是問張步兵,「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張步兵是這樣看待所謂的名利的:「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這樣的人,太耿直率性了,活到現在,恐怕沒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入門 的精彩文章:

年少不識董其昌,讀懂方知筆力雄!
第一份筆法測評報告——當代名家臨《祭侄文稿》,能打幾分?

TAG:書法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