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蘇祠藏沈為書法立軸

三蘇祠藏沈為書法立軸

四川眉山三蘇祠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的故居,收藏頗豐,其中有3件清代沈為書法立軸,分別為《沈為書黃山谷詩話立軸》《沈為書東坡題法帖立軸》《沈為書東坡畫竹題跋立軸》,均為國家三級文物。

沈為(1862~1945年),字友霍,號淇泉,晚號兼巢老人,亦署紅豆館主,浙江嘉興人,系沈鈞儒的十一叔。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進士,光緒二十年授翰林院編修。後任甘肅主考、陝西學政。善詩文,工書法,晚年寓居上海鬻字,名播江南。

▌《沈為書黃山谷詩話立軸》

《沈為書黃山谷詩話立軸》 紙本,縱132厘米 橫32厘米

該書法是沈為於民國29年(1940年)所書,作者當時已經是79歲高齡。楷書。

書法內容為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的一則題跋《書子瞻寫詩卷後》,文曰:「子瞻作何字及州字,豈所謂柳家新樣元和腳者乎,然亦是西子捧心,鄰女不可學也。山谷書東坡寫詩卷後。」

其中的「柳家新樣元和腳」出自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的《酬柳柳州家雞之贈》詩,「柳家新樣」是指柳宗元(人稱柳河東或柳柳州)書法的新樣式;「元和腳」是指柳公權書法自成一家,流行於唐憲宗元和(806~820年)年間。

「西子捧心」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比喻機械照搬,盲目模仿,勢必弄巧成拙。

黃庭堅在題跋中對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的書法藝術高度讚譽,認為蘇軾的書法自成一體,是他人不可仿效的。

該書法的款識為「七十九老人沈為」。款識下鈐有兩枚方形印鑒,白文印曰「沈為淇泉晚號兼巢」,朱文印曰「 己丑舉人庚寅貢士甲午翰林丁丑重遊泮水」 。沈為於清光緒己丑年(1889年)考中舉人,光緒庚寅年(1890年)考中貢士,光緒甲午年(1894年)授翰林院編修。清代科舉制度中,入府、州、縣學滿60年稱為重遊泮水,作為曾充秀才而享高壽的慶典。泮水即學宮的別稱。沈為重遊泮水的那年為民國丁丑年,即民國26年。

▌《沈為書東坡題法帖立軸》

《沈為書東坡題法帖立軸》紙本 縱132厘米,橫32厘米

該書法是沈為於民國30年6月所書,作者當時已經是80歲高齡。楷書。

書法內容為蘇軾為《潭州石刻法帖》題跋兩則:「宰相安和,殷生無恙。宰相當是簡文帝,殷生其即浩也耶? 」「杜庭之書,為世所貴重,乃竟未編入,何也?」

《潭州石刻法帖》為《淳化閣帖》的第一部翻刻本,又名《長沙帖》,是劉沆(995~1060年)在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出知潭州(今湖南長沙)時命錢易(字希白)摹刻於州廨。《淳化閣帖》是我國第一部著名的法帖,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1000多年的珍貴書法墨跡,包括帝王、名臣和著名書法家總共103人的420篇作品。

蘇軾評論說:「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風味,故長沙帖比淳化待詔所摹為勝。」認為翻刻本比原來的《淳化閣帖》底本摹刻得更為精良。

據南宋著名文學家洪邁《容齋隨筆·四筆·東坡題潭帖》記載:「《潭州石刻法帖》十卷,蓋錢希白所鐫,最為善本。吾鄉程欽之待詔,以元符三年帥桂林。東坡自儋耳移合浦,得觀其藏帖,每冊各題其末。」由此可見,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遇赦北歸,從儋州途經廉州。七月七日,蘇軾在廉州官舍借程鄰(字欽之)所藏錢希白《潭州石刻法帖》,認真通覽、研讀,並在每冊後面題跋。北宋書法家杜庭之的作品被世人所珍視,然而卻沒有被收入《潭州石刻法帖》。蘇軾對此深表疑問。

該書法的款識為「辛巳六月八十老人沈為」。款識下鈐有兩枚方形印鑒,一枚白文印曰「沈為淇泉晚號兼巢」和一枚朱文印曰「典試隴右視學關中」。

▌《沈為書東坡畫竹題跋立軸》

《沈為書東坡畫竹題跋立軸》紙本 縱64厘米,橫34厘米

該書法是沈為於民國30年七月初七所書。行書。

書法內容為「歸自道場山,遇大風雨,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燭捧硯,寫風雨竹一枝,(東坡)題云:『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筱。美人為破顏,恰似腰肢裊。』」

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三月,蘇軾以祠部員外郎、直史館知湖州軍州事。四月二十日,到湖州任。五月,蘇軾與客人一起遊覽道場山、何山,在回來的途中遇到刮大風、下大雨,就在賈收(字耘老)溪亭避雨。他命官奴點燃蠟燭,手捧硯台,自己興緻勃勃地在牆壁上畫《風竹圖》,又作《與客游道場何山得鳥字》詩一首,其中四句為:「更將掀舞勢,把燭畫風筱。美人為破顏,恰似腰肢裊。」將竹枝在風雨中掀舞之勢描寫得淋漓盡致。

該書法的款識為「東坡書畫竹,辛巳七夕八十老人沈為。」款識下鈐有兩枚方形印鑒,一枚白文印「綉水沈為」和一枚朱文印「甲午翰林」。

以上三件藏品的書法端莊秀雅、鐵畫銀鉤,頗具顏魯公遺風。由此可見沈為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精湛的書法技藝,不愧為清代晚期的翰苑巨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定收藏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青銅鏡
中華文明的瑰寶—漆器

TAG:鑒定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