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天價藥丸」炒到11萬一顆,安宮牛黃丸真能「起死回生」嗎?

「天價藥丸」炒到11萬一顆,安宮牛黃丸真能「起死回生」嗎?

有新聞報道稱,朋友圈中一款「神葯」又火了,一顆拍出11萬元天價,號稱能有病治病無病防病,這款「神葯」就是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丸是如何走上「神壇」的?

「天價藥丸」炒到11萬一顆,安宮牛黃丸真能「起死回生」嗎?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圖片來源:全景網)

坊間故事——誇大其詞

隨便在網路搜一搜,就能找到不少關於安宮牛黃丸造就的「生命奇蹟」故事。

比如: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被壓在廢墟受傷且高熱昏迷幾天不退燒的婦女盧桂蘭,在服用2丸安宮牛黃丸後奇蹟般的退燒了

再如:

2002年,港鳳凰衛視女主播劉海若因為英國火車出軌事件而被判腦死亡,昏迷期間,高熱不退,連續服用安宮牛黃丸,一周後知覺逐漸恢復,在中西醫結合治療下,三個月後開口說話,身體逐漸恢復,並開始正常工作。

諸如此類的故事,不勝枚舉。

只是有些故事,說的人多了,假的也像真的。

更何況,當自己或親人朋友陷入昏迷,生命垂危的時候,如果別無他法,很多人都會選擇冒一次險;如果幸運熬過一劫,那麼該藥丸就能成功貼上「救命神葯」的標籤;如果不幸去世,那麼說法就變成了「福壽已盡,就連神葯也無力回天,都是命不好。」

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安宮牛黃丸本是一種短期緊急使用的處方葯,不可隨便購買。(處方葯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物。)

但是發現,不少實體藥店或網上藥店竟將此葯當作「超市商品」一樣,擺在貨架上,敞開來賣。

更有商家昧著良心做虛假宣傳,明明是處方葯需慎用,卻偏偏宣傳成保健品——「家庭常備急救聖葯」,可按節氣來吃,在驚蟄、清明、冬至等節氣時服用最佳。

炒作手段——名聲大噪

正規藥店里賣的安宮牛黃丸,本來就不便宜,一顆就要100到800元不等。

曾經,網路上有1993年之前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竟然標價1萬元一顆;1982年生產的安宮牛黃丸甚至賣到了3.5萬元一顆的高價。

而最近,安宮牛黃丸在朋友圈又火了,這款被標榜為能「包治百病」的神葯終於拍出最高價——11萬一顆。

有人如此推銷自己的商品:「本人有祖傳藥鋪,自製安宮牛黃丸,保證和以前出的安宮牛黃丸藥效一樣,需要的人可以親自來提貨,服用後再付款。」

人人爭相買葯,甚至不惜花費巨額也要搶到「古董」藥丸,營造了一種「藥丸越是陳年則越有價值的」假象,引得眾人趨之若鶩。

其實,但凡是葯,就會被規定其有效期限,安宮黃牛丸也不例外,其有效期通常是5年。過期了的藥丸,會逐漸失去療效,雖然藥丸有密封的蠟丸包裝,但是保存過程中還可能出現破損、顏色變化等導致變質的情況,人吃了難以保證健康,越是陳年越要小心啊。

再有,提醒一點:安宮黃牛丸是處方葯,在網上隨意銷售、購買安宮牛黃丸是一種違法行為。在網上隨便叫價的東西,怎麼還有人敢胡亂買來吃呢。

「天價藥丸」炒到11萬一顆,安宮牛黃丸真能「起死回生」嗎?

(圖片來源:全景網)

安宮牛黃丸到底是何方神葯?

安宮牛黃丸出自清代醫家吳鞠通《溫病條辨》一書,該葯是我國傳統藥物中最負盛名的急症用藥之一。

處方為牛黃、麝香或人工麝香、水牛角濃縮粉、珍珠、硃砂、雄黃、黃連、黃芩、梔子、鬱金和冰片,這11味葯經過配研、過篩、混勻,加適量煉蜜製成大蜜丸。

【適應症/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用於熱病,邪入心包,高熱驚厥,神昏譫語;中風昏迷及腦炎、腦膜炎、中毒性腦病、腦出血、敗血症見上述證候者。

但大多數情況,都用在中風的時候。

不是所有中風,都適用安宮丸

說明書稱:

·其適應症是腦中風

那應該是嚴重腦中風伴昏迷才能使用。

因為安宮丸不能用於清醒患者,而是用於昏迷患者的。但一般腦中風只是語言含糊、肢體乏力、嘴角歪斜等表現,並沒有昏迷,這種情況不可胡亂用。

其次,說明書還稱:

·本品為熱閉神昏而設,寒閉神昏不得使用。

什麼是熱閉神昏,什麼是寒閉神昏,如何區分?

普羅大眾一般只知道「昏迷」,哪裡懂得這些專業的知識,根本無法加以甄別此昏迷為熱還是寒?如果該處方葯就這樣隨便賣給消費者們,實則是在放任藥品的濫用、亂用。

濫用安宮牛黃丸,有致命隱患

——窒息死亡的風險

首先,提醒一點:昏迷患者不能餵食任何東西,就連水也不行。

因為人在昏迷之後會喪失吞咽、咳嗽能力,這時候如果進行餵食,容易發生誤吸,造成窒息;嚴重的可引起死亡

連水都不行的話,更別說那麼大一顆藥丸了。

——過量中毒的風險

安宮牛黃丸中含有兩樣帶有毒性的成分,一樣是雄黃(主含二硫化二砷);另一樣是硃砂(主含硫化汞)。

大量長期服用肯定是要出問題的,但是即便是一次性緊急情況也不建議亂用,尤其是在沒有搶救條件下時,一旦出了事情,後果很嚴重。

安宮牛黃丸頗負盛名,用對了的確可以救命,但是千萬別胡亂吹噓那些莫須有的功效。把處方葯宣稱成用於保健的家庭常備葯,別說這是「無傷大雅」、「不足掛齒」的小事,無數件小事匯聚在一起就是「捧殺」,甚至是「草菅人命」。原本好好的中醫知名葯,硬生生給敗壞了名聲,最後禍害的到底是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客新健康 的精彩文章:

子宮不好會有4個標誌,出現2個以上,可能患上宮頸癌了……
如何避免尿路感染?婦科醫生7點提醒,要牢記!

TAG:健客新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