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作者:喻梘歌

樊登讀書(readingclub_btfx)

最新一期的《少年說》中,一個小女孩哽咽地說出了她的煩惱。

她說:「我有個妹妹,她老愛招惹我,每次我要教育她的時候,她都會向爸爸告狀,這時候,爸爸不管真相是什麼,就直接教訓我。爸爸,您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嗎?」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小女孩的爸爸面帶微笑,一臉的理所當然:「你上學也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古人都知道以大讓小,你又比她大6歲,這個道理還用爸爸說嗎?」

小女孩哭得直抽抽,「但每次都是她(妹妹)做錯了,為什麼每次都要讓我道歉」?

爸爸依舊帶著笑腔:「她小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面對女兒的再次提問,爸爸說:「還是剛才那句話,爸爸再重複一遍,畢竟她小。」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女兒的哭泣與訴述,爸爸不以為然的態度與極度單薄的理由,讓我想起教育專家尹建莉的一句話:家長以有限的思考,來管理一個有無限可能的孩子,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行,是你自己不行。

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你所有的不好都會在孩子身上體現。你要做的,不是對著孩子吼叫,不是逼著他成器,做一些你都做不到的事情,而是提高自身的修養,與孩子一起成長。

提高自身的水平,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從信任孩子、學會傾聽、合理妥協開始。

1

信任,能夠帶來無限的力量

知乎上問題「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

網友hi大頭鬼hi說,初中有一年,父母答應他考試進入班級前三,便獎勵他100塊,他考進了前三,父母也如約給了100元獎勵。

他開心地拉著小夥伴去吃糖葫蘆,付錢時,老闆冷著臉說錢是假的。他回去問父母,父母很隨意地回答:「怕你亂花錢。」

他說,類似這種不信任的小事很多,這件事對他傷害最大。

那次之後,他從未和父母坦誠聊過天,至今,他仍舊缺乏對父母的信任感。這件事甚至影響了他對其他人的信任,花了好久才慢慢建立起對別人的信任感。

信任感缺失的同時,帶來的是不自信和安全感缺失。父母對孩子的不信任,容易導致孩子自我懷疑、自卑,沒有安全感,表面看起來堅強其實十分脆弱,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從父母那裡因為信任缺失而從未建立起來的安全感。

信任,簡短的兩個字,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驅動力。

演員馬伊琍曾經做客《朗讀者》時談到自己的父親。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高一時,馬伊琍的爸爸去領女兒的學生手冊,看到思想品德那一欄寫的「差」,老師說,因為她跟多個男生早戀。

一直很信任馬伊琍的爸爸特別平靜對老師說,「那您能不能寫下男生的名字。」結果老師只寫出來一個名字。

爸爸對老師說:「你不是說多個嗎?我女兒我最了解她,我還是找校長去說吧。」

馬伊琍哭了,一是老師冤枉散發的委屈情緒得到釋放,二是她非常感激爸爸的信任。她說,「我要提醒自己,我要做得更自覺,讓父母更信任我。」這份信任,成了她的驅動力。

孩子從出生開始,最親的人就是父母,很多父母雖然口口聲聲一切為了孩子,可以為之付出生命,卻連最基本的信任都吝嗇給予。

作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便是讓孩子在生命之初便體會到信任「他人」的價值。

給孩子足夠的信任,能夠幫助孩子獲得安全感,增加自我驅動力,提高自我價值認可度,幫助他建立更健全的人格。

傾聽,讓溝通更通暢

前幾天,在外面吃快餐,隔壁桌坐著兩個媽媽,帶著兩個小孩,大人相談甚歡,小孩們吃著薯條喝可樂,氣氛融洽,突然小男孩兒把薯條扔到坐在對面的小女孩身上。

迎面一個巴掌,小男孩一下就哭了。

緊接著,小女孩也哭了,一時間現場亂成一團。

小男孩的媽媽嘴裡不停地責怪孩子,讓兒子跟小姑娘道歉。小男孩嘴巴緊閉,默默流著淚,就是不道歉。

女孩的媽媽沒多說,帶著孩子去找洗手間。

男孩媽媽皺著眉還要訓男孩兒,小男孩這才開口:「媽媽,是桃桃不對,你為什麼要打我?」

「你還有理了?」媽媽凶神惡煞。

「她剛剛說你小氣,捨不得花錢買那件衣服。」小朋友嗚嗚咽咽,「桃桃說我們家窮,說我不配跟她做朋友。」

「那你也不應該這樣做!」女人拉扯孩子的衣領,扯了一張紙給孩子擦眼淚,算為這件事做了了結。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有些父母,在孩子爭吵打鬧時,不由分說,先打再吼,當孩子打算主動溝通時,避而不談,切斷一切有效溝通的路徑。

很多父母會後悔,常在深夜裡反思甚至哭泣,但下一次,依舊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

好的親子關係,除了愛和信任,還建立在表達、理解的基礎上。

溝通,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橋樑,在親子關係中,溝通,是良性親子關係的基礎。

好的溝通都是聽出來的,如果家長能真正傾聽孩子的表達,孩子就能容易地表達他們面臨的困境。在傾聽孩子的心聲後,家長需要換位思考,理解並回應他們的感受。

下一次,在遇到小朋友搶玩具,打鬧,不吃飯,感覺熱不想加衣時,希望最先動的不是你的手,而是你的大腦,和能夠了解孩子感受的話語。

合理的妥協,打開雙贏局面

尹建莉老師曾經分享過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家長抱怨,說孩子不聽話,總和自己鬧彆扭,自己怎麼說都不管用。

最近女兒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下樓時喜歡用胳膊夾住樓梯扶手,滑下去。

她看樓梯太臟,便制止女兒,女兒怎麼也不聽。因為這事,她是打罵齊上陣,家裡鬧得不可開交,家長們心力交瘁,小孩子撕心裂肺。

尹建莉給出了建議,兩人可以各拿一塊毛巾,從所住的5樓擦到1樓,既能做公益,又能滿足孩子的需求,還可以把它當做親子遊戲,拉進與女兒的關係。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很多家長只知道面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妥協。

飯前寶寶要吃蛋糕,你怕他吃完蛋糕就不吃飯了,所以你拒絕,這是不妥協。

寶寶哭鬧不止,眼淚鼻涕流了一堆,飯也吃不好。

若你跟孩子好好說明緣由,再給他選擇,飯後可以吃蛋糕或冰淇淋,看起來是妥協,但你最初想要達到的目的——好好吃飯,已經達到了,孩子想吃蛋糕的慾望也被滿足,皆大歡喜。

一味地妥協和永不讓步對孩子來說都是傷害。

合理的妥協,意味著要去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在合理的空間里賦予孩子權力,讓孩子做主,家長只需給予適當的指引。

合理的妥協,能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那些很棒孩子的父母,都做了這三件事

我們的認知能力和水平,讓我們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做到完美,所以作為家長,更不能有「我們一定是對的」這種想法。第一次做父母的我們,也是處於一步步摸索,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階段。

優秀的家長會給孩子足夠的信任、充分的傾聽與溝通、廣闊的自由、平等對待孩子,塑造更加健康的家庭關係。最好的親子關係,便是你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爸爸,請一定陪我到十歲!很現實,很殘酷!
規則意識還會影響到娃的智商?別錯過立規矩的最好時間!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