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真的和道德品質有關嗎?

俗語「男不三,女不四」什麼意思,真的和道德品質有關嗎?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已經給大家介紹了不少農村老話,這些話既樸實又簡單,而且蘊含了不少人生哲理。今天要介紹的就是「男不三,女不四,五十虛,六十足」這句話,估計很多人在第一眼看到時都會有點懵,這可沒有之前提到的老話那麼好理解了,從字面上很難看出背後含義,那麼這12字到底什麼意思呢?

先來說說前半句「男不三,女不四」,很多人都會聯想到「不三不四」這個成語,看起來好像是在批評一些行為不正的男女。事實上這句話卻與我們的生日有關,大概意思就是說,男人不要過三十歲生日,女人不要過四十歲生日。這裡說的過生日指的是大辦酒席,也就是請村裡人吃飯,那麼為什麼這兩個年齡的生日不能辦酒席呢?

在農村,很多人過生日都會宴請街坊四鄰,而且基本上逢十就辦,這也成為了一種固定習俗。但古人卻認為,男人和女人的一生中分別有一道坎,那就是男人的三十歲和女人的四十歲,所以在這兩個年齡的生日時不能辦酒席的,否則就會導致今後的生活不順利,甚至還會惹來一些厄運。雖然很多城市人都認為這是迷信,但在農村,這一習俗卻一直被保留下來。

而後半句話「五十虛,六十足」,指的也不是說人的身體狀況,難不成五十歲開始虛弱了,六十歲還能再強壯了不成?這顯然是說不通的,而且古代人活得時間本來就比較短,能夠活到五六十歲都已經算是體格比較硬朗的了。關於這句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和前半句的意思差不多,也是將其理解為生日年齡。對於老人們來說,五十歲和六十歲也是兩道坎,如果能夠順利邁過這兩道坎,今後的生活就會非常順利。除此之外,關於過生日還有很多講究,比如「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

另外一種理解就比較有哲理性了,說的是人在五十歲的時候,不論是身體還是精神都已經走下坡路了,這個時候應該對很多事情都看開了,不要再斤斤計較,更不要虛度光陰。而到了六十歲,在古代已經是花甲之年了,這個年紀就更要懂得知足常樂,與自己無關的事情就不用去理會,讓每一天都過得幸福快樂。

這是一個關於年齡的老話,人這一輩子,從小無憂無慮什麼都不懂,只知道按照父母的安排去上學。而等長大結婚之後,又要承擔起一個家庭的責任,遇到很多事情不能再莽撞處理,要從多方面考慮,在這其中也難免會受到一些委屈。等父母老了,作為子女還要承擔起養老的責任。

這樣看來,恐怕只有二十多歲到結婚之前的這幾年,才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這段時間我們不用考慮太多,既沒有子女要撫養,父母身體狀況也還算不錯,所以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男子用13套房產請回「關公」,鑒定得知,睜沒睜眼是關鍵
漢武帝欲殺奶媽,奶媽回頭看向此人,最終逃過一劫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