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我國反隱身雷達讓美軍倍感焦慮,美專家安慰:別慌還有「咆哮者」

我國反隱身雷達讓美軍倍感焦慮,美專家安慰:別慌還有「咆哮者」

隨著隱身戰機開山之作的F-117「夜鷹」,在近幾十年間的數次局部戰爭中初露猙獰。世界各大軍事強國,都在第一時間意識到了隱身戰機這一新興武器,對傳統戰爭模式所產生的顛覆性影響。而如何防範隱身戰機神出鬼沒般的偷襲,儼然成了各國國防科研人員的重點研究方向。在我軍於上世紀末提出的「新三打三防」思想中,針對隱身戰機的防範和打擊就佔據了很大的篇幅。也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國內以先進反隱身雷達為核心的空情預警探測體系,在僅僅十餘年間就做到了世界領先的地步。

如何實現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與跟蹤是一個重點研究方向

說起我國的反隱身雷達,想必大家都不會對JY-26、JY-27A這些航展上的常客感到陌生。據中電科首席科學家、主持了我國米波反隱身雷達研發的吳劍旗研究員透露,JY-27A型米波警戒雷達,曾於2013年在遠達450KM的距離上探測到了大名鼎鼎的F-22隱身戰機。而如此姿態,自然引起了美軍與業內專家的極大關注。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前編輯戴夫·馬瓊達就對此指出,雖然中國雷達發現F-22隱身戰機的報道很容易被視為一種宣傳手段,但這並非不可能。畢竟隱身的含義,更多的是降低被發現的概率,而不是使其完全消失不見。

國產JY-27A雷達曾在450KM距離上發現過F-22隱身戰機

戴夫·馬瓊達認為,雖然反隱身雷達主要採用的分米波及米波波段,一直被視為探測精度差、解析度有限的代名詞,而這個缺陷也意味著傳統米波雷達,在面對隱身目標時無法做到穩定跟蹤與火控級目標指示。但是,在採用先進相控陣體制後,它們卻可以通過複雜的後端演算法克服傳統米波雷達存在的以上缺點,如具備引導標準-6導彈對低慢小目標進行攔截的E-2D預警機使用的APY-9雷達,就是很好的案例。所以從理論上講,中國的反隱身雷達同樣也能做到這個地步,這對包括F-22在內的美軍隱身飛機而言,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

在採用先進的體制後,米波雷達克服了原有的諸多缺陷

面對這種局面,該美國專家還表示,為了儘可能降低被反隱身雷達發現的概率,F-22、F-35這類隱身戰機在執行任務時,必須與EA-18G「咆哮者」這類專用電子戰飛機進行協同。正如一些空軍官員解釋的那樣,隱身與電子干擾一直是相輔相成的存在。因為無論是哪種探測手段,都與雷達信噪比密不可分。如果說隱身設計可有效的降低敵方雷達回波信號,影響其信噪比。那麼電子干擾手段所釋放的干擾,也是變相降低敵方雷達信噪比的一種方式,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軍方一直都十分支持其電子戰與網路戰相關領域發展的原因。

美國專家認為電子戰飛機是對抗反隱身雷達的有效方式

EA-18G咆哮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有EA-18G「咆哮者」所配備的ALQ-99雷達干擾吊艙,無法對工作在米波波段的反隱身雷達做到良好壓制效果的背景下,美國軍方把目光轉到了新一代的NGJ雷達干擾吊艙身上。據負責該項目研發的雷聲公司透露,NGJ項目中所包含的低波段型號,就專門優化了對分米波、米波等低波段雷達的干擾效能,而這恰恰也是我國反隱身雷達的主要工作頻率。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這段信息有無誇大宣傳的可能性,但考慮到美軍對電子戰一貫的重視程度,這個NGJ吊艙的潛在威脅顯然值得我們所重視。

美軍新一代的NGJ吊艙專門強化了對反隱身雷達的干擾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嚙花熊 的精彩文章:

普京又吹牛了?俄先鋒高超音速導彈高調測試,卻仍比中國落後一代
翼龍家族新成員翼龍-1D首飛!全複合材料製造,已低調賣出4億

TAG:嚙花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