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雍正皇帝繼位,野史傳聞甚多。關於雍正的「惡名」,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集中最多的有三點,「矯詔篡位」、「骨肉相殘」、「不得善終」。從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民間給雍正安插的罪行有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懷疑誅忠、好諛任佞等。

其中廣為流傳的就是雍正矯詔篡位,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康熙晚年本想傳位給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則串通隆科多將遺詔上的「傳位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

有關雍正矯詔篡位,較早見於《大義覺迷錄》,其中有這樣的描述,「先帝欲將大統傳與允,聖躬不豫時,降旨召允禵來京,其旨為隆科多所隱,先帝賓天之日,允禵不到,隆科多傳旨,遂立當今。」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真相究竟如何呢?遼寧省檔案館裡一件文物的曝光,它揭開了真相,這就是康熙遺詔。這是一封用漢、滿、蒙三種文字的遺詔,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繼皇帝位……」

人們認為,雍正篡奪了原本屬於皇十四子的皇位,將「傳位十四子」中的「十」字改為「於」字,結果就變成了「傳位於四子」。這種說法看似有點道理,實在漏洞百出。事實上,古代人一直使用繁字體,要想將繁體字「十」改為「於」,極其困難,這是其一。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其二,清朝皇帝排列是這樣的,比如皇X子,習慣將「十四皇子」寫成為「皇十四子」。如果雍正修改遺詔了,那麼將「十」字改成了「於」,那麼遺詔上的「傳位於皇十四子」就會被改成「傳位於皇於四子」,儼然是一個低級錯誤。

退一步說,即使漢文能修改,那麼滿文更是無法修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康熙去世前已經決定把皇位繼承人定為了雍正。也有人說,如果雍正不是心中有鬼,為何他在康熙駕崩後,立刻命人關閉了京城九門,一度長達六天,這是為何?

雍正究竟有沒有矯詔篡位?博物館裡一件關鍵文物曝光,揭開了真相

另外,雍正還嚴令,沒有他的諭旨,王公大臣們都不得擅自出入皇宮,甚至年皇子前來弔唁康熙都不被允許。事實上,雍正這樣做也迫不得已,是為了避免與自己爭鬥多年的兄弟們趁此發動政變而被迫做出了一系列的防禦措施罷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康熙遺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李老師 的精彩文章:

八路軍借東西必還,72年前的一張借糧借條,如今獲得軍隊巨額補償
曹操究竟有多愛才?此人歸降兩次又殺了曹操兒子,結果還是被重用

TAG:歷史李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