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節將至,家家戶戶貼春聯,你知道為什麼貼春聯嗎?背後有何故事

春節將至,家家戶戶貼春聯,你知道為什麼貼春聯嗎?背後有何故事

在中國,春節應該算是最盛大的一個節日了,從這個節日中衍生出不少東西,比如說春聯、春節聯歡晚會甚至是春運。尤其是春聯,在每年臨近春節的時候,幾乎各個商家都會開始賣春聯,也正因為過春節貼春聯成了人們的一種習俗,讓春聯的樣式更是五花八門。但是也許很多人在家中都貼春聯,但是你知道春聯是怎麼來的嗎?

其實春聯算是我們國家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與對聯幾近相同,但是不同的是春聯是抒發人們美好願望的一種願景,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其實春聯是由桃符演化而來的,又稱作「桃版」。在從前的「桃符」的作用,我想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清楚,幾乎在我國歷史上與桃木沾邊的東西,都有著辟邪的作用,從漢朝這個習俗便有了,將可有符的桃版掛在門上用以辟邪。

但是後來的人們為了方便書寫以及攜帶,桃版也因此慢慢的轉變成了春聯,但是春聯究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謂是眾說紛紜,但是始終沒有一個能讓所有人都信服的一個答案,下面小編就跟大家說說春聯這個習俗到底是怎麼來的。

根據《宋史·蜀世家》中對公元964年的除夕有著這樣的記載:「蜀後主孟昶命學士為題桃符,以其工,自命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幅真正意義上的對聯也因為這位蜀後主的一時興起,也開始流傳開來,慢慢的百姓們也開始效仿孟昶開始製作對聯,這被公認為春聯的來歷。

而這個習俗到了宋朝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了,從五代十國開始到了明朝朱元璋在位時開始慢慢的發揚光大,而且明太祖朱元璋號稱自己為「對聯天子」,十分的酷愛對聯,而這個春聯的形式又與對聯不盡相同,因此也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支持,所以一點一點的慢慢被百姓所認可,最後成了流傳千年的一個習俗深受百姓們的歡迎、喜愛。

春聯這一習俗,還是挺有意義的,這與文學造詣無關,因為春聯代表的是人們對於新的一年的期盼,在歷史上對春聯還有著這樣的讚頌「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現在的春聯已經成了人們在春節時期生活的一部分了,應該也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了吧,希望以後能被更多的人、國家所認可,做到真正的發揚光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歡芬遺忘的秋 的精彩文章:

她是佛陀過去五百世的母親,如今為何生在貧賤家?
她是隋煬帝的救世主,卻是李世民的攔路石,用生命祭奠隋朝的滅亡

TAG:歡芬遺忘的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