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點評 鬆緊密度

點評 鬆緊密度

鬆緊密度,不僅體現在拍攝到的畫面上,而且貫穿於攝影活動的始終,體現在感光材料、用光構圖、圖片編輯以及傳播展覽等攝影的各個環節。它暗含秩序、條理之意,更是一種畫面經營的「韻律」,內涵更加靈活生動。

在傳統銀鹽時代,「底片密度」是衡量曝光量的重要參數之一,沖洗得過厚或過薄的底片,最終放大在相紙上將是雪一樣的白或密不透光的黑,均喪失了豐富的細節。我們將微觀鹵化銀世界想像為高低起伏的「地形圖」,其中高原部分即為鹵化銀細密聚集之處,溝壑里則是銀鹽的稀疏部分。這幅銀鹽地形圖也啟發了數字時代的直方圖,「兩邊低,中間高」的波狀圖成為鬆緊疏密的最好詮釋。在拍攝時,我們常常用光線、色彩和透視法這三大視覺要素來平衡構圖,在其中做文章,從而得到一幅張弛有度、鬆緊合理的照片。

首先,利用光線的明暗變化可以有效地將主體與背景分開,從而達到突出主體的目的。就像舞台上聚光燈的作用,將主要演員照亮,而在黑暗中的布景道具隱隱顯現細節,光線對視覺中「密」的部分進行了區分與強調。

其次,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與飽和度的屬性差別突出被攝對象,運用色彩心理學原理為觀者構建出一個視覺心理場域。例如視覺上暖色調的擴張效果,冷色調的收縮效果;明亮色彩的輕快感受,暗色彩的厚重感受;以及高飽和色彩帶給人們的視覺刺激,都是利用色彩屬性來重新分配畫面權重的案例。

最後,透視法的基本原則成為構圖的有效工具。例如,「近大遠小」效果有可能將物體的質量、體積、密度、重心等物理屬性在照片構圖上進行主觀安排,利用透視關係來表現鬆緊輕重。比如表現人與宇宙關係的照片,為了強調前景宇航員的主體性,會讓人物撐滿前景,背景地球縮小為一個小藍點,不用配合圖說,畫面就能傳達出作者的意圖。

中國攝影家郎靜山將中國傳統水墨中的「留白」發揮到極致,將流動的河流、霧靄的天氣表現為大面積的稀鬆空白,反襯孤帆、垂柳、遠山,多用散點透視,從美學上凸顯少即是多的原則。反觀瑪格南攝影師埃里克斯·韋伯(Alex Webb),擅長利用色彩、光影進行複雜構圖,利用焦點透視使前中後景元素各就其位,作品構圖飽滿、色彩濃郁和諧,密而不亂。二者通過控制畫面的鬆緊疏密,經營出攝影的不同風格。

掌握鬆緊布局適當的攝影技巧不難,但作為一種美學觀念來指導拍攝,可能需要影友在實踐中融會貫通。將畫面安排得井井有條是鬆緊密度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是如何將拍攝對象經營出意趣來,則是能體現個性特色的加分項了。

收穫 張晉恩 攝

點評:這幅照片色彩豐富,利用兩點式構圖相映成趣。網狀的柿子樹枝填補了灰白天空無細節的缺點,樹下的農婦與竹筐構成畫面穩定的基底。構圖上,農婦腳下多留一些空間更好。

山區能源建設者 謝碧 攝

點評:長焦鏡頭將工人的面容身姿拉入眼帘,一人在幾何構成的鋼鐵框架里,一人則在其外,單純的背景天空突出了主體。如果調整拍攝角度,將左上角的繩規避掉會更好。

釀製 董漢清 攝

點評:密密麻麻的白色酒缸蓋延伸至遠處,身著玫紅色衣服的女子與之形成疏密對比,是視覺中心所在。色彩對比、相異構成是此片的特點,但形式美感之外,如何讓內容更打動人更重要。

小丫有淚不輕彈 徐青 攝

點評:生動的場景、統一的舞蹈服裝讓畫面在視覺上較為和諧。前景由於室內光照不足,在高感光度下出現些許噪點,影響了畫質。

機場建設者 趙紅楓 攝

點評:黑白影調讓畫面簡潔,在天空留白的映襯下,建築工人變得微小,體現了空間的高度和建築的宏大。可以改換拍攝位置和角度,讓構圖更靈動一些。

火紅的春節 劉翼 攝

點評:俯視角度展現了春節集市紅紅火火的場景,慢門拍攝虛化了其中的人物,更顯出人們忙碌的身影。美中不足的是,前景光線略顯黯淡。

少年強,國家強 陳金展 攝

點評:一群孩童練功有模有樣,煞是可愛。天上的白雲朵朵分明,與地面上的孩子形成呼應。四平八穩的對稱式構圖,如果給地面再多留一些空間,視覺效果更佳。

大自然的韻律 李義和 攝

點評:戈壁的肌理遒勁有力,側面光線從右上角頂部照射而來,將同方向的紋理區分出來,形成疏密有致的效果,構成一幅抽象的風景。

牧羊人 伍麗婭 攝

點評:「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標語與牧羊人、羊群形成呼應,畫面饒有趣味。雪松交代了環境和季節,羊群顏色與裸露的土地混在一起,注意利用角度作區別。

風雨早市 蔣春玲 攝

點評:主體人物群像在側逆光的表現下形態各異,從黑背景中凸顯出來。低影調映襯出菜品顏色與雨傘反光,被逆光照出的雨簾好似細密的筆觸,作者利用光線、色彩經營出了畫面的疏密效果。

何故亂翻書 張曉玲 攝

點評:眼疾手快的作者抓拍到這幅富有生活趣味的兒童主題照片,讓人會心一笑。孩子統一的服裝讓人聯想到古時私塾,產生畫面之外的想像空間。美中不足是上部過曝,影響了畫質。

虯商之光 江本健 攝

點評:這幅活動場景的照片拍出了氛圍感。逆光為觀眾勾出亮邊,雖然是半剪影狀態,但表現了認真聆聽的統一姿態。鐳射光線與背景的五角星相映成趣,籠罩著觀眾。前景右下角小屏幕入畫的細節處理不到位。

山鄉景色 崔建玲 攝

點評:此片利用焦點透視法較好地處理了前、中、後景關係,具有令人舒適的層次感,且三個景別中都有百姓的日常活動,展現出生態田園的農村生活。右下部分河面面積稍大,如有前景出現,則層次更為豐富。

尊駕 陳謀演 攝

點評:圍觀群眾的視線鎖定在座駕上。俯視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眾多人物重疊,整體顯得密而不亂。作者有意壓暗四周,在後期處理上凸顯了「尊駕」,為主題服務。

自拍 李文虎 攝

點評:此片表現當下移動互聯時代最常見的攝影應用場景——自拍。女孩們表情生動自然,都處於景深清晰範圍內,但是光線略顯平淡,背景雜亂。建議嘗試更多角度拍攝。

陪伴 於寧 攝

點評:人群中老少陪伴與動物嬉戲形成呼應,但攝影語言有待提高,例如針對人物神情可以多次抓拍,背景顯得雜亂,雖然有虛化,但效果不夠,右側白衣女子過於搶鏡,可以避開。

回家 黃攸健 攝

點評:緊密排列的小木船形成對角線構圖的視覺線索,是畫面中「緊緻」的部分,挑菜婦人踏著舢板走向延伸的空間,構成了「疏鬆」的效果。疏密有致,但略顯中規中矩。

長街宴 柯業秋 攝

點評:此片展現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飲食風俗。平視角度壓縮了空間,景深控制方面,如果再縮小光圈,則能表現更多餐桌的清晰細節。注意抓拍前景人物更好的神態表情。

共享 張軍 攝

點評:作者敏銳地抓拍到戰士緊張訓練之餘的閑暇時光。前景和背景虛化得當,白色耳機和軍服得到凸顯。

後繼有人 許志達 攝

點評:民間藝人的神態動作抓拍生動。不足的是背景圍觀人群和建築較雜亂,前景對主體人物又有遮擋,建議多選擇其他角度。

一山比一山 楊少華 攝

點評:較寬的畫幅展現出多姿多彩的山景,色彩過渡豐富,視野開闊至遠景的雲深處。美中不足的是前景山體投影較大,暗部面積過大,不可避免的話,只能待下次光線機緣。

春韻 朱智 攝

點評:作者利用線條的縱深感為畫面帶來空間透視,色調統一,但畫面元素略多,導致重點不突出,如果能截取人物和其周圍的部分環境,運用點線面構成關係表現,畫面會更好看。

文章刊發於《中國攝影報》·2018年·第92期·4版

文、點評:宋毅

編輯:唐瑜

聲明:本文內容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取得授權

給我好看

你就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攝影報 的精彩文章:

布景內外30年
中國·吉林市國際冰雪攝影大展精彩內容搶先看

TAG:中國攝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