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雜文:聽 戲

雜文:聽 戲

聽 戲

胡祥

我覺得,一個人幼年時的經歷會影響其一生。比如我,人到中年,忽然就迷上戲曲。我有時也不解,在戲曲逐漸式微的今天,我為什麼會迷上戲曲呢?我想,這大概是幼年時,父親帶我聽戲時埋下的一粒種子,經歷了人生的風雨,歲月的侵蝕,終於衝破堅硬的外殼,開始生根發芽了吧。

我幼年是在鄉間度過的,現在想來,那時的歲月貧窮而荒涼,唯有與父親一起聽戲日子給我留下一抹美好的回憶。

那時,每到農閑或是集市逢會的時候,總會有人請戲班來唱戲。父親喜歡聽戲,每次聽戲,父親總帶著我。那時,我並不懂戲,但是看到戲台上花花綠綠演員,就覺的十分好玩,比台下穿著破舊衣服、滿面塵土的觀眾好看多了。

我想,我幼年的啟蒙教育就是應該是聽戲戲曲開始的。因為,我上學之前所印在腦海里的善良、忠貞、愛國、孝順等思想都是從戲曲中獲得的。我乃至想,明清以來中國社會的倫理綱常、封建秩序的維持,戲曲都起到一定的作用。我有時還想,現在每到父親節、母親節,老師們常常布置一項家庭作業,就是給父親或是母親洗腳。我覺的這洗腳的教育遠不如聽一段戲的效果對孩子的影響深遠。

記得龍應台在一篇文章中記述她與父親聽戲的經歷。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當演到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失聲痛哭:「千拜萬拜,也贖不過兒的罪來….」她突然發現身邊的父親有點異樣,側頭看時,父親已是老淚縱橫,泣不成聲。謝幕以後,她才發現,周圍許多老人,雖默不作聲,卻都眼含淚光。

這就是戲曲,沒有生硬的說教,聽一場下來,就對靈魂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禮。我也喜歡聽《四郎探母》,每次聽到這一段:「老娘親請上受兒拜,千拜萬拜,也是折不過兒的罪來…兒在番邦一十五載,常把我的老娘,掛在兒的心懷。胡地衣冠懶穿戴,每年間花開,兒的心不開。」我也總會想起去世的母親,那深藏心中的自責、痛苦就會充溢全身,有時不知不覺就會淚眼婆娑。

現在,鄉間除了一些老人已經很少有人聽戲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漸漸忘卻了戲曲。再一次喜歡上戲曲大概是十多年前的時候。那時在看一個電視劇《大宅門》,裡面反覆出現一段京劇插曲,大概是《柳青娘》,說不出好在哪裡,就一下子喜歡上了京劇。

這幾年,就斷斷續續聽戲。從小旦到青衣再到老生,從梅派到程派再到余派,從耿其昌到李勝素再到張火丁、胡文閣,越聽越喜歡,越聽越愛聽,以至後來我把自己的手機鈴聲也設置成京劇唱段。

聽李勝素唱《穆桂英挂帥》:「猛聽的金鼓響畫角聲震,喚起我破天門壯志凌雲。 想當年桃花馬上威風凜凜,敵血飛濺石榴裙。有生之日責當盡,寸土怎能屬他人!」豪氣油然而生。

聽張火丁唱《春閨夢》:「可憐負弩充前陣,歷盡風霜萬苦辛;饑寒飽暖無人問,獨自眠餐獨自行!可曾身體受傷損?是否烽煙屢受驚?……畢竟男兒多薄倖,誤人兩字是功名。」幽咽婉轉,如泣如訴,讓人心生憐憫。

聽胡文閣唱《鎖麟囊》:「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聲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饑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啕」。悲悲戚戚,凄凄慘慘,人生失意、寒涼之氣撲面而來。

王珮瑜老師說:「這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京劇的人,還有一種是,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京劇就是這樣,一旦喜歡上,就再也忘不掉。我上學時有段時間迷戀流行歌曲,摘抄歌詞,買歌曲磁帶。什麼「四大天王」「小虎隊」;鄭智化的《水手》、李春波的《小芳》都喜歡的不得了,現在再聽,白開水一樣,迷不倒我了。

張岱在《陶庵夢憶》中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清人袁宏道說:「余觀世上語言無味面目可憎之人,皆無癖之人耳。」所言極是,試想,一個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的人,他的生活一定索然無味。

如今,不論是閑暇的清晨或是慵懶的午後亦或是無聊的黃昏,我常常會聽上幾段戲,或激越悠揚、或纏綿悱惻。聽著聽著,生活中的煩惱、憂傷不知不覺就會煙消雲散,留下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清凈平和與生活的美好。

授權作者:胡祥

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刪除等處理。

美文薦讀:

1 女人絕對不能走錯17步(女人必讀6篇文章!)

2 做到這些你才是真正的男人(男人必讀6篇!)

3 說到心坎里的100個人生感悟句子!

4 關於婚姻,你需要知道的20句狠話!

5 那些美到窒息的暖人心窩文字

6 36集小故事大智慧!

7 說話的藝術4篇,很實用!

8 400句人生感悟精選(本平台書香君作品)

在本平台對話框發送數字『1』即可閱讀以上美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卷生香 的精彩文章:

發幾個笑話,哈哈哈
發幾個笑話暖暖心,哈哈哈

TAG:書卷生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