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座 「動物園」 是掩藏在巴黎郊外森林的一段人類黑暗歷史

這座 「動物園」 是掩藏在巴黎郊外森林的一段人類黑暗歷史

在巴黎近郊萬塞納鎮的叢林深處,埋藏著一段並不光彩的歷史 —— 此處有一片被荒草枝蔓盤踞的 「小村莊」,但卻比平常阡陌人家多了牢籠和鐵絲網。實際上,這裡曾是法國臭名昭著的 「熱帶農業園」(Jardin d』Agronomie Tropicale)遺址,這個園子,是一處人類動物園。

當時法國人從各個殖民地(如摩洛哥、蘇丹、剛果等地)擄來當地原住民,把他們送上貨船,運到熱帶農業園,當作 「異國物種」 對外展出。園子里有模仿非洲風情修建的村落(園方大剌剌稱之為 「展區」),被抓來的人就在這裡表演 「日常生活」,供遊客觀賞。自然,為了滿足觀眾心理,這些非洲人常被要求做出種種原始行為。

這類場所並不獨法國所僅見,這種 「部落公開展示」 的行為在德國、比利時乃至美國都有案例,時間甚至一直持續到1950年代。這些園子關門之後,多數國家政府都迅速動手銷毀其存在證據,而巴黎的 「熱帶農業園」 則一直留存至今。

攝影師塞弗·勞萊斯(Seph Lawless)到熱帶農業園拍攝了不少照片,他堅信這個園子的意義並未終結,而是一直延續至今:雖然殖民主義已經退出歷史舞台,但產生的餘波仍然沒有消散,排外、種族歧視一類思潮仍然在全球各地蔓延。

VICE:你什麼時候知道有這麼個園子的?

塞弗:我拍的很多場地都是從 Google 上了解的。之前在家做功課的時候發現世界上曾有過不少類似場所,英國德國都有,但如今早已不存在。隨後我發現法國居然還有這麼一處倖存遺迹,深感震驚。然後我去年年初的時候就來巴黎,特意到了這個地方看一看。

在園子里感受如何?

我孤身一人來到園子,差不多在那兒呆了一整天,到走的時候也沒看到第二個人。下午還下起雨來,所以我就得再逗留一段時間,等待理想的光照。

園子很大,大約有10英畝(4萬平方米),很多地方都已經被茂盛的植物覆蓋了。

置身其中讓我受到強烈的情感刺激,我曾經拍攝過很多的社會黑暗面題材,比如美國 「鐵鏽帶」 地區飽受工業污染的城市 —— 拍攝這類東西的時候心情都很沉重,但 「人類動物園」 給我的衝擊最強烈。設身處地想像百年前人類種種劣行吧。

拍完這一套東西後,很多媒體都找上門來,要發表這些作品。然而,其中的多數人都認為這些東西太陰暗,不適合在主流媒介發表 —— 我想美國媒體還是不敢在主流語境討論種族話題。但我自己就是個 「少數族裔」,我在社交媒體有50萬粉絲,我認為在這樣的平台上討論這些內容是我的責任。

園子里有沒有什麼 「特別」 的東西?或者說最讓你感到震撼的東西?

有啊。穿行在那些籠子之間,感覺不寒而慄。這些籠子實際上充當住宅的功能,表面看起來也確實是房屋,但是所有的門窗上都有鐵柵欄,還刻意製作成模仿自然界物體的粗糙形狀。但你也知道,欄杆畢竟就是欄杆,都是囚禁用的。而且院子里也真有一個用來關禁閉的房間。

這些東西就像真的動物園一樣:「動物」 白天可以相對自由地在園區活動,到了晚上就被管理員趕進籠子關燈睡覺。忍不住換位思考,被關進去的人眼中的世界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你拍攝了一些園區中的人類雕像,你覺得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呢?

有一尊雕像是一位白人老年男性,面容充滿驕傲。下面寫了字,我後來找了一個法國朋友幫我翻譯(他其實就住在離這裡幾公里外,但竟然不知道熱帶農業園的存在),內容大致就是 「這位富甲一方的老者慷慨解囊,捐資完成了園子的修建」。還有一個男子手持若干人頭的雕像,但碑文已經不存。還有一個奴隸幹活做工的塑像。最後就是園子大門口,居然赫然樹立一尊天使迎賓像,太詭異了。

其他做過這種事情的國家(如比利時)已經把園子徹底銷毀滅跡,法國卻還保留著,你覺得這是為什麼呢?

法國人看問題的態度確實不一樣,他們不想文過飾非,保留了好多東西。也沒有在歷史敘事里刻意顛倒黑白,只不過大家都漸漸淡忘了,畢竟不是什麼光彩事兒。

我認為他們還是想以一種公開透明的心態來面對。不會假裝這事兒不存在搪塞過去,而是接受過去,面向未來。這種心態很重要。美國在印第安人、民權等等問題上有很多醜陋的劣跡,處理方式不是很好。充分了解過去才能避免以後重蹈覆轍。

你為什麼認為在百年之後的今天,正視人類動物園仍有其社會意義?

我們都應該意識到這是一條很長的路:一個世紀過去了,種族主義仍然肆虐,現在的這個美國總統想把國家推入到無知和仇恨的循環之中。外國人可能還不太了解,但我們美國人都知道,特別是在最近十年里,族群矛盾愈演愈烈。自從80年代以來,我還從未見過當下這種白人至上主義明晃晃抬頭的情況。現在新納粹、白人種族隔離主義這些鬼東西又冒出來了,情況很棘手。

人類動物園是不是助長了上個世紀白人殖民者的氣焰?

絕對如此。白人就在這種情境里一遍又一遍地確認自己是高等種族,其他人種就是為他們取樂而存在。當年的白人遊客就在這裡窺探抓過來的非洲女人,多麼悲哀。

後來我跟一位法國老人聊過,他說他父親第一次親眼看到黑人是在埃菲爾鐵塔腳下,那一幕讓他 「嘖嘖稱奇」,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網路的年代,文化種族之間的鴻溝不可逾越。即便其他種族有什麼優點,白人也沒有一碗水端平,他們仍然是白人心中的 「亞人類」(sub-human),這就更促進了白人至上的心理。

2008年,澳大利亞總理對曾經被區別對待的 「被偷走的一代人」(Stolen Generation)公開道歉。你是否認為如今的歐洲政客需要為這些曾經的黑暗歷史發聲道歉?

絕對有必要。只承認做過這些事是不夠的,需要道歉,這是責任。不忘過去固然是好的,從中吸取教訓才更加重要。人類要從中汲取教訓,以後不要再發生這樣的事,這也是我想要用相機表達的東西。

有些時候只靠文字是不夠的,所以我才拿出照相機,用相片喚醒人們的認知。我覺得這是一種極好的實踐。

// 勞拉·伍茲(Laura Woods)

// Photographer: 塞弗·勞萊斯(Seph Lawless)

// Translated by: 鄭嘯天

// 編譯: 林聰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CE中國 的精彩文章:

你應該自己決定在告別人世的時候穿什麼
讓這5部另類聖誕電影陪你過一個屬於硬漢的聖誕節

TAG:VICE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