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敢自稱霸王的兩個人,一個是項羽,另一個差點打敗李世民
在中國數千年歷史,敢稱帝和稱王的人數不勝數,特別是那些企圖造反的人,都是自己先稱帝或者先稱王。不過有一個稱號似乎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人敢用,就是「霸王」。當初項羽滅秦朝,分封天下的時候,就自封為「楚霸王」。在項羽看來,霸王這個稱號似乎比秦始皇開創的稱號「皇帝」更加至高無上。
可能是霸王這個稱號只配項羽這樣千古無二的人擁有,所以後世沒人敢自稱霸王。不過歷史總是有例外的,後世的確有一個人自稱霸王,項羽史稱西楚霸王,這個人史稱西秦霸王。
這個人就是隋朝末年的軍閥之一薛舉。
薛舉是山西人,後來祖上遷居到西北的甘肅一帶。薛舉的家族在當地是大戶人家,他從小習文練武,研讀兵書,尤其崇拜西楚霸王項羽,他經常對人家說自己是項羽是歷史上武力最高的人。
隋煬帝大業末年,天下群雄起兵反隋,連地處西北一帶的甘肅也有反隋暴動。薛舉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殺死了鎮守金城(今甘肅蘭州)的隋朝官員,領導當地不滿隋朝統治的百姓起兵反隋。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7月,薛舉正式在金城登基稱帝,建國號「秦」,自稱「秦霸王」,年號「秦興」,史稱「西秦霸王」。
因為薛舉家族在當地有很高名望,而且薛舉為人豪邁,結識了不少英雄豪傑,所以薛舉大舉反隋大旗,當地百姓和周邊的英雄豪傑紛紛響應。
薛舉的目標當然是掃蕩群雄,統一全國,他以蘭州為都城,以甘肅地區為根據地,向中原地區進軍。為了成為天下共主,長安城是必爭之地,所以薛舉跟天下群雄搶奪長安城。儘管薛舉已經加快進軍速度,但薛舉還是慢了一步,6月晉陽起兵的唐高祖李淵率先在11月攻佔長安,擁立了傀儡皇帝隋恭帝楊侑。於是,薛家和李家的決戰在所難免。
唐高祖派出文韜武略最出色的次子李世民帶兵討伐薛舉,薛舉派齣兒子薛仁杲與李世民交戰,雙方第一次交戰在扶風城(今陝西鳳翔縣),以李世民完勝薛仁杲告終。
次年5月,唐高祖李淵正式登基稱帝建立唐朝。薛舉得知情況,認為唐朝根基未穩,御駕親征唐朝,李世民再次領兵討伐,雙方第二次交戰在高墌城(今陝西長武縣)進行。這時李世民剛好卧病在床,部下劉文靜擅自出兵,被薛舉擊潰。
當李世民發現事情不妙的時候,薛舉已經帶兵攻進城裡。薛舉非常勇猛,見一個殺一個,儼然就是當年的西楚霸王,李世民跟薛舉短兵相接,居然敗下陣來,只能帶著殘兵敗將匆忙逃走。高墌之戰成為李世民軍事生涯當中為數不多的慘敗。
高墌之戰,薛舉重創李世民,他認為可以一舉拿下長安,但他正準備出兵的時候突然病重,沒過多久就病死了,臨死前仍然想著要入主長安,統一全國,可以說是死不瞑目。
薛舉死後,兒子薛仁杲繼承西秦皇位。薛仁杲的才能遠遠比不上父親薛舉,此時李世民大病痊癒,立刻帶兵討伐薛仁杲,雙方第三次交戰在淺水原(陝西長武縣東北一帶),這就是著名的「淺水原之戰」。最終,李世民擊潰薛仁杲,滅掉西秦,薛仁杲被送到長安城斬首示眾。
至此,唐朝平定了西北地區的割據勢力,離統一全國近了一大步。


TAG:歷史的皇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