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傾家蕩產搶救和保護大批國寶級文物

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傾家蕩產搶救和保護大批國寶級文物

張伯駒在上世紀的文化界,可以說是一個異數,一段傳奇。在那民族危亡、文化衰落的時代,他以一己之力,不惜傾家蕩產搶救和保護了大批國寶級文物。他奔走呼號,為振興發揚詩詞書畫等傳統文藝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潘素 《夏山過雨》

民國時期,由於中國社會動蕩,大量珍貴的書畫文物被販賣出境,張伯駒先生為了使這些代表著優秀傳統文化的珍貴文物「永存吾土,世傳有緒」。在奔走呼籲的同時,不惜散盡家財,像《平復帖》、《游春圖》等作品,都是經張伯駒先生的努力才免於流落海外。新中國成立後,張伯駒先生將所藏書畫捐贈國家更顯其品格,國難之際以一人之力守護文化命脈,太平之時又將畢生心血奉獻國家,其成就已經遠遠超越一般收藏家,足當民族文化之「峻峰」。

張伯駒《蘭蕙——叢圖》

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張伯駒和潘素先生是近現代特殊文化語境下浸潤的一代文化名流,其收藏中國古代書畫的成就,被啟功先生譽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張伯駒先生更是為了搶救國寶,不惜變賣家產、身陷囹圄。可謂歷盡艱辛而初心不改,書寫了近現代書畫鑒藏史上的一段傳奇。在書畫鑒藏領域,張伯駒先生眼光卓絕,魄力宏大。

張伯駒《調寄平韻滿江紅》

張伯駒先生為一代名士,同時又是傑出的詩詞大家。劉海粟先生說:「叢碧兄是當代文學高原上的一座峻峰。從他廣袤的心胸湧出了四條河流,那便是書畫鑒藏、詩詞、戲曲和書法。四種姐妹藝術,相互溝通,又各具性格。堪稱京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張伯駒 《傲霜》

張伯駒 《崔嵬·耀彩七言聯》

張伯駒的書法線條筆畫,有一種飄逸的動感,如羽飛燕舞,清妍秀美。但也有人評價說,只覺得其線條曲曲彎彎,真如古人所謂「春蚓秋蛇」一般。但觀「靜從貝葉參空諦,宜對梅花守歲寒」七字聯,不止意境高妙,而且字態墨趣,顧盼生姿,充溢著靜謐、活潑、自在流行之美感與道心,有不食人間煙火之氣象。再如為張曉鷹題額之「逢雁樓」,結體奇古,率意自然而有法度。張伯駒書法藝術的獨特成就,源自的人品、學識、修養,表現更多的是一種深厚古典學識,與淺淡出塵的士人風神,這便如同他在收藏上的慧眼識珠一般。

張伯駒 潘素合作 《純是君子卷》

劉海粟曾這樣評價張伯駒這類書法:「運筆如春蠶吐絲,筆筆中鋒,奪人視線,溫婉持重,飄逸酣暢,兼而有之,無浮躁藻飾之氣。目前書壇無人繼之。」學者劉葉秋則說張伯駒的書法:「書兼行草,圓勁挺秀,卓然大家風範。」

潘素藝術成就

潘素於二十一歲正式拜師學畫。老畫家朱德盞是她的啟蒙老師。潘素擅大、小青綠、沒骨和金碧等各種工筆重彩山水畫.她在繼承唐代繪畫真諦的基礎上,博採古代眾家之長,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她的畫意境清朗、深邃,感情豐富、飽滿。

潘素《翠障春晴》

她的作品無論是神韻氣勢、構圖章法,還是對各個局部隱顯、藏露、虛實、強弱關係的處理都呈現一種整體的美感,具有於雄渾之中見清秀、於富麗之中見典雅的特色。《萬里江山》中,那起伏有序的峰巒,錯落有致的林木、疏密有別的雲靄、完整地構成了氣勢壯美的境界。

1983年,潘素為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臨幕完成了中國傳世最古的一幅山水畫——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在一面大幅絹帛上出現了春日的青山碧水,樹石屋宇,游騎畫舫,以及漫步的雅士和聘婷淑女,臨攀得維妙維肖,完全保持了原作的神韻和風采,顯示出畫家在藝術上日益精湛的造詣。

潘素 《大嶺秋色》

潘素在幾十年的探索和實踐中,繼承了唐代繪畫瑰麗璀璨的時代特色和宋代繪畫趣諧情真的特點,並融進自己對自然美的種種體驗,形成獨特的創作風格。潘素的創作是以臨攀古畫為基礎的,但她一向認為不可「拘泥於古」,不僅要有對民族傳統的學習和研究,還要和現實緊密結合。這是潘素取得成就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出生於南方,生活在北方,由於她對大自然的敏銳觀察和深切理解,所以反映出了自然風景中的內在精神及各種不同的特點。潘素經過長期實踐和探索,在具體繪法上也較古人有所不同。如古人往往先勾線後填顏色,而她則先填顏色後勾線。

張伯駒 潘素合作 《梅竹雙清圖》

在歷經半個世紀的藝術實踐里,潘素的妙筆丹青曾得到過無數方家的肯定和讚賞。「神韻高古,直逼唐人,謂為楊異可也,非五代以後所能望其項背。」這是張大千於1981年對潘素的《雲峰春江》一作所作的題詞。大千將她比為盛唐時期深得張僧既真傳的著名山水畫家楊異,可謂備極讚譽。

原文作者:李坤凝

原文來源:《收藏投資導刊》2019年1月刊總第192期《起衰振古 功在千秋——張伯駒、潘素文獻展》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收藏投資導刊》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璀璨的文化瑰寶!春秋戰國勾雲紋玉器賞析(一)
三彩馬球仕女俑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