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文/格瓦拉同志

清朝名臣孫嘉淦是山西興縣人,雖然家境貧寒,但自幼天資聰慧、苦讀不輟,終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考中進士,自此步入仕途。孫嘉淦在康熙朝未獲重用,只擔任過庶吉士、翰林院檢討一類的小官,直到雍正帝即位後,他才踏上仕途升遷的「快車道」,而之所以能如此,竟然是因為一次「逆龍鱗」事件。

原來,雍正帝性格喜怒無常,常常因為小事苛責大臣,由此臣子們都不敢直言進諫。沒想到孫嘉淦竟然「頂風作案」,上疏建議皇帝「親近兄弟、停止納捐、西北收兵」,句句直戳雍正帝的「痛處」。雍正帝看到奏摺後勃然大怒,把奏摺交給大臣們看,然後說道:「翰林院怎麼會有此等狂妄之徒?」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雍正帝對孫嘉淦的直言敢諫很是欣賞

大學士朱軾見狀,便委婉地跟皇帝講:「孫嘉淦雖然狂妄無禮、所言荒唐,但就敢於直言這點來講,微臣很佩服他的膽量。」雍正帝略微沉吟一會兒,然後大笑著對他說:「愛卿所言有理,朕也佩服他的膽量。」事後,雍正帝非但沒有懲罰孫嘉淦,反而晉陞他為國子監司業。

世宗初即位,命諸臣皆得上封事。嘉淦上疏陳三事:請親骨肉,停捐納,罷西兵。上召諸大臣示之,且曰:「翰林院乃容此狂生耶?」大學士朱軾侍,徐對曰:「嘉淦誠狂,然臣服其膽。」上良久笑曰:「朕亦且服其膽。」見《清史稿·三百零三·列傳第九十》。

此後20餘年間,孫嘉淦侍奉雍正帝、乾隆帝,又陸續出任過國子監祭酒、順天府尹、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直隸總督、湖廣總督等要職,居官期間以作風清廉、政績卓越而聞名。孫嘉淦任職期間,為自己制定八條約定,以忠君、愛民、清廉、勤政等為要務,並一以貫之地去執行,由此成就斐然,深得世人稱許。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孫嘉淦以作風清廉、政績卓越而聞名

嘉淦居官為八約,曰:「事君篤而不顯,與人共而不驕,勢避其所爭,功藏於無名,事止於能去,言刪其無用,以守獨避人,以清費廉取。」用以自戒。既以直諫有聲,乾隆初,疏匡主德,尤為時所慕。引文同上。

乾隆十二年(1747年),在為清廷效力34年後,年已65歲的孫嘉淦告老還鄉。在離京前,由於孫嘉淦為官清廉、不治產業,所以家中的資財很少,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物品需要帶回老家。然而孫嘉淦心裡很清楚,老家的鄉紳土財們都有嫌貧愛富的傳統,自己作為三朝元老、一品大員,如果就這樣輕車簡從、一身清貧的回去,不僅會遭到他們的嘲笑,還會給朝廷丟臉。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孫嘉淦返鄉時,用磚瓦冒充金銀

面對這種窘境,孫嘉淦的心中很苦惱,思索良久後,便命僕人連夜買來數口厚重的木箱,然後在裡面裝滿磚石,以便冒充金銀。僕人們會意,但都是心中暗笑卻不敢明說。次日,孫家滿載「金銀財寶」的馬車正式離開北京,向著興縣方向前進,一路上甚是「扎眼」。

孫嘉淦搞出這麼大的動靜,早已被密探告知乾隆帝,後者聞言大怒,對侍臣們說道:「孫嘉淦平常裝出一副清廉的模樣,沒想到卻是個大貪官,實在是讓朕失望之極,若不加以嚴懲,怎能以儆效尤?」隨即,乾隆帝下令命人前往攔截,務必要人贓俱獲。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乾隆帝下令把孫嘉淦的磚瓦換成金銀

果然,等到孫嘉淦一行走到半路時,便遭到差人們的攔截、檢查,結果讓後者沒想到的是,那數口木箱中裝載的並非是金銀財寶,而是不值一文的磚頭瓦塊。差人們將實情彙報給皇帝後,乾隆帝深受感動,並被孫嘉淦的清廉品格深深折服。為了獎勵他,乾隆帝便命沿途官府用真金實銀換下了孫嘉淦箱子里的磚頭,算是對他的重賞。

很快,這件事便被外界所知,世人在欽佩孫嘉淦清廉的同時,也對皇帝的處理方式很是讚歎。孫嘉淦在老家只住了兩年時間,便被重新召回朝廷,入值上書房,教導皇子們讀書,不久便出任兵部侍郎。此後數年間,孫嘉淦又陸續擔任工部尚書、署理翰林院掌院學士、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務,迎來政壇「第二春」。

三朝元老因清貧怕被嘲笑,回鄉時帶了數箱磚頭,皇帝說:換成金銀

孫嘉淦在老家沒待多久,便被召回京師

乾隆十八年(1753年)十二月,孫嘉淦因病去世,享年71歲。孫嘉淦死後,乾隆帝甚是傷感,不僅為他賜謚號為文定,還下令予以厚葬。《清史稿》作者趙爾巽對孫嘉淦讚譽有加,稱「嘉淦諤諤,陳善閉邪,一朝推名疏。」(引文同上),此論甚是恰當。

史料來源:《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暴君問大臣:我能做幾年皇帝?大臣說:十年,結果暴君百日後被殺
東漢極幸運的大將,屢屢與光武帝為敵並謀殺其兄長,最終卻能善終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