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擬引渡孟晚舟,華春瑩斥美加濫用引渡條約

美國擬引渡孟晚舟,華春瑩斥美加濫用引渡條約

甚少在媒體上露面的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在1月15日至17日這三天里密集接受了數十家國內外媒體的採訪。用任正非自己的話說,他是被公司公共關係部門給「逼」的。

雖然任正非本人不認為華為現在處於最艱難的時期,但一向低調的他能被「逼」到媒體的鏡頭和話筒前,顯然不是機緣巧合所能解釋的。

當地時間1月21日,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援引加拿大駐美國大使大衛?麥克納頓的話稱,美國已經知會加拿大政府,計劃對任正非長女、華為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正式提出引渡要求。不過,麥克納頓沒有提及美國提出引渡要求的具體時間。

有媒體報道稱,根據加拿大1999年的《引渡法》和美加兩國在1976年簽署的《引渡條約》,由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高等法院逮捕孟晚舟依據的是臨時逮捕令,美國須在孟晚舟被捕後60天內,即1月30日前,向加拿大提出正式引渡請求。

12月1日,在中美元首於阿根廷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達成「不升級貿易對抗共識」的當天,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國際機場轉機時被拘捕。加拿大方面表示,拘押孟晚舟是基於美國方面要求。

在加拿大方面拘押孟晚舟之後,中國外交部多次闡明嚴正立場。1月22日,對於有記者就美國已通知加拿大將正式提出引渡孟晚舟一事的提問,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再次回應稱,孟晚舟案不是一起普通的司法案件。華春瑩表示,加美任意地濫用他們之間的雙邊引渡條約,對中國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權益構成了嚴重侵犯。「我們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切實保障她的正當合法權益,我們也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不向加方提出正式的引渡要求。

同一天,針對相關報道,華為也給《中國新聞周刊》發來簡短回應:我們已經注意到相關報道,並將密切關注事件進展。華為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律法規。華為希望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能早日還孟女士以自由,並相信加拿大和美國的法律體系後續會給出公正的結論。

無疑,孟晚舟案也成為國內外媒體採訪任正非時的焦點話題。75歲的任正非對於此事的回應則顯得公私分明、邊界清晰。作為父親,退伍軍人出身的任正非有「虎爸」的嚴厲,也有慈父的關心;但對於案件本身,任正非則延續華為一貫的理性沉靜基調,他表示相信美國和加拿大的法律體系是開放的,有信心通過法律解決

華為能成為領軍企業,尤其是在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道路上一馬當先,其開放理性態度,專業人做專業事、用產品說話的專業主義精神,將為客戶服務作為唯一存在理由、懂政治但切忌玩政治的清晰邊界意識等等,都有其獨到和令人稱許之處。

中國改革開放才走過了40個年頭,華為的全球化進程更是只走過了20餘年的時間,從國家、企業乃至到個人,我們對於世界的了解、對於如何同世界相處其實都還在學習的路上。從這個意義上說,任正非和華為所展現出的「明白人」的清醒和理性難能可貴,但也無需過度吹捧。畢竟,這其實就是一個全球化企業應該做到的本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速度取勝」轉向「質量取勝」 中國汽車產業邁向轉型升級關鍵期
改變更多人的命運,一塊屏幕,遠遠不夠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