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去過北京的小夥伴肯定會對北京地區的諸多地名印象深刻,比如三里屯、公主墳、太平庄等等。這個歷史上元明清三代的都城,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按正常的邏輯來講,起名應該是非常文雅,非常考究的,可現實總與我們想像的不一樣。瀏覽北京地圖,滿眼都是土得掉渣的地名,那麼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又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叫法的呢?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北京從元代開始正式成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在此之前金國人雖然也將其設為都城,但當時畢竟處於宋金對峙階段,南方還有一個更加繁華的臨安,所以當時的金中都還不能算作整個中國的中心城市。而在金以前的遼代,契丹人更是只把北京作為一個陪都而已,《天龍八部》里南院大王蕭峰的治所就在北京。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按照漢族王朝的思維來說,長安、洛陽才是最理想的京師所在地,因為這裡距離邊境遙遠,從軍事角度來說,對北方游牧民族有更長的預警時間。可蒙古人不同,他們本來就是從北方來的,漢人千百年來的憂慮在元人面前忽然就不復存在了。而且從地理角度來說,定都北京不僅有利於蒙古人統治中原,更便於蒙古汗國內部的相互溝通。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蒙古滅國四十,從太平洋西岸到多瑙河流域都是蒙古汗國的疆域,元朝皇帝作為蒙古汗國的大汗,把都城設置在西域以及東歐的臣民能夠快速抵達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而大都正處於這個位置。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北京的城市建設得到了第一次飛速發展。我們知道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後並不信任漢族官員,再加上這是一個馬背上得天下的民族,他們對於咬文嚼字這種事情生來就沒有太大興趣。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蒙古貴族相信來自西域和歐洲的色目人,當這些只會幾句漢語的外來戶成為本地官員之後,可想而知北京的地名能夠被命名成什麼樣子。鑿冰的地方就叫「冰窖口」、高麗兵駐紮的地方就叫「高麗營」、離東直門有三里地就叫「三里屯」、距朝陽門有十里地就叫「十里堡」。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雖然這些名字很土,但使用的時間長了,大家也就習慣了,等元朝滅亡之後明朝接管,再要全盤推翻已經很不現實。所以後來人根據諧音改了很多名字,比如「高義伯衚衕」就是從「狗尾巴衚衕」改過來的,「驢屎路」改成了「禮士路」,「王寡婦斜街」叫成了「王廣福斜街」等等。

北京的地名為什麼這麼土?不是三里屯就是十里堡

下次去北京旅遊的時候可要記住了,那些聽上去「高大上」的地名很有可能是新改的,而那些聽起來「土了吧唧」的地名,卻很有可能是原汁原味的「北京范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尼亞加拉瀑布,為何分屬美國和加拿大?

TAG: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