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十年來中國社科學界綜合學術水平排名:王利明列法學首位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人大重陽」
本文大概2000字,讀完共需3分鐘
王利明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重陽金融研究院聯席理事長,本文刊於1月9日學術志微信公眾號,原標題為《高校人文社科學者期刊論文排行榜(2009-2018)》。
在學術界謀生存,發表文章是學者的日常。本榜單整理了各學科10餘年來學者的發文情況,選取哲學、社會學、經濟學、藝術學、法學、政治學、民族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工商管理、農林經濟、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等學科綜合指數排名前50名的學者。綜合指數是考量了論文數量和被引頻次兩個指標的綜合指標,反映了該學者在本學科的學術影響力與傳播力。綜合值除以100後,代表了該學者相對學科核心研究者平均值的倍數。
從榜單上,我們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他們在各個學科領域內都是學術成就卓著,也都頗為勤奮。其中,綜合指數最高的出現在教育學領域,華東師範大學網路教育學院院長、教育信息化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祝智庭綜合指數高達2028.88。最能寫的為新聞傳播學領域、人稱「丹爺」的陳力丹,總計發表了512篇國內期刊論文。被引頻次最高的則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教授王利明,被引頻次高達8473次。
本榜單統計數據來自《中國高校科研成果統計分析資料庫》,由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發布。
統計說明:
學術期刊論文:統計源以《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來源刊(含輯刊)、《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評價刊、《中國英文學術期刊國際國內引證報告》評價刊、《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報告》TOP期刊、總署認定的學術刊且不在上述期刊名單中質量較好的新刊,取並集且排重,共計5923種期刊。在此類來源期刊上發表的「可被引文獻」量為「學術期刊發文量」。被引頻次是指被上述學術期刊、會議和博碩士學位論文引用的次數。
綜合指數:以機構和學者的發文量和被引頻次統計指標,按普賴斯定律確定各學科核心區,計算核心區平均值,並以此為基準,計算機構/學者個體與該基準的相對水平。如果綜合指數為100,表明恰好等於核心區的平均水平,而綜合指數越大,表明評價對象高出平均值的水平的程度越高。
學科分類:以教育部2011年《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與《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第五版)為基礎,結合高校院系專業設置,將文獻劃分為13個學科門類、103個一級學科和359個二級學科。
哲學
社會學
經濟學
藝術學
法學
政治學
民族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教育學
心理學
體育學
中國語言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新聞傳播學
考古學
中國史
世界史
工商管理
農林經濟
公共管理
圖書情報與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