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放棄智能音箱?微軟的AI戰略其實看得更遠

放棄智能音箱?微軟的AI戰略其實看得更遠

如果將時間倒推五年,全世界的音響製造商們都肯定不會想到,曾經在他們眼中看來幾乎等同於毫無價值的廉價喇叭形產品,會在掛靠上了「AI」這個概念之後,突然變得如此紅火……

是的,客觀來說,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的「智能音箱」,其音質其實都乏善可陳,而對於智能音箱的購買者們來說,大家其實也都默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畢竟,很多時候消費者看重的只是那個能夠控制家裡電器的「智能」功能,甚至僅僅只是需要一個能夠隨時陪聊的對象而已。至於音質好不好,反正也就幾百塊錢,誰在乎呢?

不,其實曾經確實有那麼一家廠商在乎的:在他們家的「智能音箱」里,這家老牌聲樂廠商足足塞進了兩組六個高品質全向揚聲器,再加上獨立的低音共振腔體,不說音質行業第一,起碼秒殺一眾廉價智能音箱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在智能方面,這款產品擁有多達七個mic組成的拾音降噪陣列,而它連接的AI提供方更是大名鼎鼎的國際超一線大廠,旗下的AI以「多才多藝」在國內也很有人氣……

是的,有的朋友可能已經猜到了,這家AI技術超強的國際大廠是微軟,而忠實的微軟粉絲們則會指出,那款智能音箱,是哈曼卡頓(harman/kardon)集團與微軟合作推出的「Invoke」。它的確用料實在、設計出眾,音質也很棒,但這個「苦命孩子」卻始終沒有在市場上成為主流——去年第三季度,它曾經一度降價到僅售49.99美元(約合人民幣340元)。而就在近日,微軟首席技術官Kevin Scott竟然在公開演講中說出了:「Cortana(微軟的AI方案)不需要靠智能音箱來取得成功」這樣的話,算是給這個倒霉玩意判了個死刑。

如今智能音箱這麼紅火,微軟卻要放棄這塊市場?這是什麼神操作?難道微軟的「軟體既服務」口號是一句空話?還是說,微軟對自家的AI水平缺乏自信?

如果你這樣理解、那未免就中了微軟的計了——是的,微軟只是放棄了「自家的」智能音箱,可沒有說放棄智能音箱市場,更沒有放棄Cortana/小冰這一對AI姐妹的打算。

就在去年下半年,微軟正式宣布將自家的Cortana AI「整合」進了亞馬遜的Alexa 語音助手,「化身」成了原競爭對手的一個外掛技能。而亞馬遜Alexa既是當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智能音箱語音方案,也廣泛存在於大量海外智能手機甚至是PC中——比如說,華為不少智能手機在海外直接就是內置的Alexa語音助手,而微軟直接抱亞馬遜大腿,相當於根本不用賣智能音箱,就把自家的服務直接植入了這千千萬萬已售出的別家設備里……

除此之外,關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玩家們可能知道,從去年年底開始,包括小米小愛、華為小易在內的一系列國內AI語音方案也先後宣布「召喚微軟小冰」的新技能。雷軍更是在發布會上直言微軟小冰在連續對話理解方面實力強勁,有助於改善用戶體驗……可見微軟根本就不是因為自家AI技術不好,而是純粹選擇了「抱團合作」的方式來變相推廣自家AI,而且預期效果還遠比賣自家音箱要好得多了。

當然,如果你以為微軟就僅僅是「拿技術換市場」,那也不能說對。畢竟,微軟將自家AI集成進合作夥伴的智能音箱/語音助手至多只不過是一種變相推廣,他們真正的「野心」在於未來要將AI整合進Office、Outlook、Azure雲等商業軟體和解決方案中,真正把自家的AI變成專業人士的「真·智能助手」,甚至藉此開闢新的盈利方式……

從這點來說不難看出,微軟的AI、語音技術根本不弱,甚至可以說比大家熟知的一些只能活在智能音箱里、陪我們講講笑話、「調戲」一下的那些AI語音方案都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而微軟放棄自家智能音箱,也只不過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商業策略罷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易生活 的精彩文章:

回憶進化論:微軟Pro IntelliMouse的傳承和改變
貨幣數字化流行,這裡的人已經好久沒看過現鈔了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