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為什麼出土的文物和古代畫卷上總出現蝴蝶?

為什麼出土的文物和古代畫卷上總出現蝴蝶?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宋徽宗(款) 耄耋圖

在浩如煙海的民間故事寶庫里,有關蝴蝶的傳說很多,最有代表性的要數「梁祝」、「莊周夢蝶」。

古人在畫花草時,也總喜歡畫上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它千姿百態,絢麗繽紛,穿梭於繁花叢中,常被人賦予「蟲國佳麗」、「會飛的花朵」、「百花仙子」等美名,更引得歷代不少文人墨客為之詠懷。

長期以來,歷代畫家更是把蝴蝶作為重要的創作題材之一,點綴於花鳥畫中。

《花卉蜂蝶圖》扇頁,清,沈振麟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據史料記載,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曾作《滕王蛺蝶圖》,被世人謂為「滕王蛺蝶江都馬,一紙千金不當價」,他也因此成為滕派蝶畫的鼻祖。

《晴春蝶戲圖》頁,宋,紈扇頁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兩宋時期,出現了眾多描繪蝴蝶的作品:

宋徽宗趙佶的《芙蓉錦雞圖》中,兩隻小小的蛺蝶,雖非主角,但是在整個畫面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連接點綴作用。

《芙蓉錦雞圖》軸 (傳)北宋徽宗趙佶繪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寫生草蟲圖》頁 宋 北京故宮博物館藏

趙昌的《寫生蛺蝶圖》《竹蟲圖》和吳炳的《嘉禾草蟲圖》寫盡了山野田間蝶兒紛飛的盎然景象。

《寫生蛺蝶圖》卷 北宋 趙昌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趙昌 《竹蟲圖》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朱紹宗的《菊叢飛蝶圖》,圖繪叢菊盛開,蛺蝶翻飛,「描染精邃,遠過流輩」。

到了明代,小小的蝴蝶更是忙於穿梭在各家作品之中,如戴進的《葵石蛺蝶圖》、陳洪綬的《花蝶寫生圖》、文俶的《花蝶圖》等作品。

《葵石蛺蝶圖》軸,明,戴進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花蝶圖》扇頁,明,文俶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至清代,無論是沈振麟的《花卉蜂蝶圖》,還是馬筌的《草蟲花卉圖》,以及清《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消夏賞蝶》軸,畫面中,蝴蝶這一傳統繪畫形象一直翩然存世,栩栩如生。

《草蟲花卉圖》扇頁,清,馬荃繪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消夏賞蝶》軸 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蝴蝶是中國傳統的吉祥物,它是和平、自由、堅貞愛情、幸福生活的象徵,這個說法在許多出土文物和古代畫卷中都得到了證明。

來源:國際藝術大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術世界 的精彩文章:

被日本搶走的千年名畫,放大10倍後被領先千年的技藝震驚了
張學良的驚天收藏

TAG:美術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