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只有8大將,梁山有108將,為何差點將梁山團滅?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知道,梁山在接受朝廷招安後進行過好幾次平叛。先是北上抗遼,然後討伐田虎、王慶,最後是征方臘。在前三次出征時,梁山方面都是凱旋而歸,手下兄弟,沒一個喪了性命的。可在征方臘的過程中,梁山好漢卻陣亡59人。要知道,方臘手底下能打的大將只有8人而已。為何方臘的8個人就讓梁山折損這麼多大將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首先是方臘手下大將確實武藝高強。方臘手下的這八個人分別是:兵部尚書王寅、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護國大將軍司行方、皇侄方傑、鎮國大將軍厲天閏、小養由基龐萬春、樞密呂師囊。雖然方臘手下大將是少了點,但勝在質量高,每個人都是以一當十的存在。如兵部尚書王寅,雖做的是文官,但武力值驚人,一出場就設計坑殺了梁山聖水將軍單廷圭和神火將軍魏定國。之後李雲、石勇擋路,也被他雙殺。如果不是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和林沖五人聯手,那死在他手上的更是不可計數。
其次,方臘手下將士團結,萬眾一心。方臘自決定起兵反抗宋朝後,就沒想過招安的事。他已然把自己當成了皇帝,手下將領也樂意為他拚命。反觀梁山內部卻勾心鬥角,派系林立。很多人不願接受招安,但在宋江的強迫下只能答應。當方臘的正規軍碰到梁山的綠林好漢時,就會凸顯出他們的優越性。很多人可能會說:「梁山也打過好幾場仗了,在軍事上應該也有些經驗了。」但大家應該明白,在前幾次出征時,都有宋軍跟隨指導。此次征方臘,朝廷有意讓兩方斗的兩敗俱傷,自然不會多管。
然後,方臘本土作戰,佔據地理優勢。梁山軍隊是遠道而來,方臘軍隊卻是以逸待勞。再加上梁山好漢水土不服,戰鬥力減弱,自然會損失慘重。江南多水,梁山卻以步軍為主。因水軍將領不足,只得臨時抽調一些步軍將領過去幫忙。這也導致了侯建、孔亮、段景住等人溺水而亡。
最後,方臘得到了人心。打仗講的就是「天時、地利、人和」。雖然梁山軍代朝廷出戰,自認為代表正義。但在江南當地百姓看來,他們其實就是入侵者。相比腐朽的宋朝,他們更支持方臘。因此在打仗的過程中,杭州百姓是送錢送糧。和整個地區的百姓為敵,梁山自然損失慘重。


※爭議最大的奸臣,有人說他是亡國元兇,有人說他是一代名相
※戰國七雄中,有六國的祖先都是黃帝,另外一國祖先是誰?
TAG:送歷史個救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