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作為迄今為止傷亡最慘重,波及範圍最廣,經濟損失最大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共波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0億人捲入戰爭,7000萬人因此失去性命,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這場戰爭深刻的改變了世界格局,左右了其後幾十年的發展,這種影響力持續至今。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以美蘇英中等大國為主導的同盟國最終擊敗了德日意軸心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雙方也付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代價,尤其是我國抗擊法西斯侵略時間最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

但是我國卻不是二戰中損失最為慘重的國家。那麼作為參戰國哪一國的損失最為慘重呢?靜夜史認為是英國無疑。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雖然英國的參戰使其成為戰勝國,並成為安理會創始國之一,享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五大國之一的待遇。但是英國在二戰中的損失遠比得到的多,比如: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1、綜合國力元氣大傷

在二戰中,各參戰大國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特別是蘇聯,作為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力,蘇聯在二戰中死亡人數超過2700萬,遠遠超過了其他參戰國家。

但蘇聯在二戰後一躍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超級大國,其在二戰中得到的遠遠比失去的多。

英國雖然參戰人數和傷亡人數遠遠低於蘇聯,但是這遠遠超過了英國所能承受的範圍,這直接導致英國元氣大傷。

從1940年7月開始的不列顛之戰,英國本土開始遭受德國的瘋狂打擊,民眾也不能倖免。為徹底困死英國,希特勒對大西洋航線進行嚴密封鎖,使得英國的抗戰一度陷入困境。

1941年6月後,雖然德軍主力東調進攻蘇聯,對英國的大規模空襲結束。但對英國的封鎖並未停止,而且德國也在瘋狂地將新研發的v1、v2等火箭向英國發射,對英國造成了極大的恐慌,嚴重影響英國的生產。

因為本土捲入戰爭,英國蒙受了巨大損失。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而在英國本土捲入二戰的同時,英國的殖民地也紛紛加入對法西斯的戰爭中,例如埃及地區的英軍和德意軍隊在北非鏖戰。

二戰期間,由於法西斯的瘋狂侵略,客觀上促進了被殖民地民族意識的覺醒,這為二戰後殖民地紛紛擺脫英國控制打下堅實基礎。

因為戰火波及英國本土,使得英國無法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其國力發展一度陷入停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對殖民地的控制更加力不從心。

而作為傳統的殖民帝國,英國國力更多地靠殖民地支撐。在失去殖民地的支持後,小小的英倫三島根本無力支撐起英國的雄厚實力。

所以當英國元氣大傷,他的存在感也就大打折扣了。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2、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國際地位是由綜合國力支撐的,當英國實力遭受巨大創傷,其國際地位自然一落千丈。

今天各國的國際地位,和該國在二戰期間所做的貢獻密不可分。例如蘇聯從1941年6月開始,就一直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主力,雖然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但是蘇聯也獲得了至高無上的超級大國地位。

而英國雖然也動員了超過700萬軍隊投入二戰戰場,其參戰的範圍遍及半個地球。但是在歐洲,英國的影響力遠遜於蘇聯。在遠東太平洋地區,英國更是難以和美國相比。

所以儘管英國的傷亡也非常慘重,但是英國所取得的成績卻遠遠小於美國和蘇聯。這也決定了英國在二戰後期逐漸被邊緣化。

難怪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後,自嘲道:「我的一邊坐著巨大的俄國熊,另一邊坐著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間坐著的是一頭可憐的英國小毛驢。」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而且雖然美英蘇三國在二戰中站在同一戰壕。但是各國都心懷鬼胎,都有各自的算計,這種算計最後的結果也直接影響了戰後各國的國際地位。

英國在二戰中的主要打算是在打擊法西斯的同時,盡量保全自己的殖民地,無論是非洲還是亞洲。同時英國希望歐洲大陸繼續保持均勢,以便英國繼續發揮攪屎棍的角色。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不希望美國和蘇聯介入西歐事務。但是美國卻不斷加大對蘇聯的援助,以盡量牽制德國法西斯,降低英國的國際影響力。同時美國也在積極推行門羅主義政策,暗中推動英國殖民地走向獨立,對英國進行釜底抽薪。

事實證明,美國的策略更有效果,雖然扶持蘇聯,為自己增加了對手。但是卻徹底將英國拉下神壇。同時在蘇聯的巨大威脅下,英國和其他歐洲國家不得不緊抱美國大腿,美國由此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大哥大。

當美國取代英國成為資本主義一哥,英國也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3、國際影響力一去不返

二戰最大的作用不僅是對各參戰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還實現了國際秩序的以舊換新。

由於英國在戰爭中的巨大損失,使得英鎊的國際地位搖搖欲墜。

在二戰前,倫敦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鎊是國際硬通貨,英國可以通過英鎊實現對世界經濟的巨大影響。

然而由於戰爭的破壞,英鎊再也無法影響世界。美元隨即崛起,取代英鎊成為國際通用貨幣。

1944年美國創立布雷頓森林體系,標誌著世界金融中心從英國轉向美國,至此之後美國可以操縱美元,對世界各國剪羊毛,實現其國家的發展。

概括起來,雖然英國在二戰中軍民傷亡人數遠遠小於蘇聯和中國。但是英國幾乎喪失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且國際地位大不如前,喪失了主導國際社會的能力。

雖然是戰勝國,但英國卻成為二戰中事實上最大的輸家。

浴血奮戰卻輸得最徹底!為何英國會成為二戰中最大的輸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