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文|小河對岸

自大航海時代開啟,西方國家迅速崛起,而其他區域的國家卻漸漸淪為從屬的地位。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世界基本上被列強瓜分完畢。那為何作為亞洲的兩大文明古國,印度與滿清(中國)同樣地羸弱不堪。可是,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而滿清卻沒被完全殖民呢?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很多人因滿清沒有像印度那樣被完全殖民,而覺得是滿清的實力比印度強大,這其實完全是誤解。從兩次鴉片戰爭到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都充分表明西方列強與滿清之間戰爭,完全不是同一維度下的戰爭。對西方列強來說,攻打滿清根本就算不上戰爭,而只能算屠戮遊戲。

據統計,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傷亡523人(戰死69人),而清軍傷亡22792人。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滿清輸得更慘,連北京城都被英法輕易攻取了。而這要是按照我國之前的歷史規律,都城被攻下了,基本上就意味著要改朝換代了。至於八國聯軍侵華那次,滿清更是輸得連內褲都沒剩下,癱軟得如同綿羊,只能任由列強宰殺,那還有臉面說比印度強?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而在英國曆次攻打清朝的戰爭中,都有很多印度土著軍隊參與(例如:八國聯軍侵華,聯軍共出動49360人。英軍10000人,而以印度土著軍隊為主體)。看到清軍的戰場表現,印度還會覺得自己比滿清強百倍呢?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那麼,滿清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又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根本原因在於西方列強對征服滿清並不感興趣,其實無論是我國的「鴉片戰爭」還是日本的「黑船事件」,西方國家的目的都是為了貿易而不是為了殖民奴役。翻看我們的近代史,可以發覺西方國家(英美為代表)對我們的領土其實沒有太大的興趣。美國就一直認為,搞殖民地是一件很Low的事。而真正對我國領土有興趣的國家,只有兩個,一個是沙俄,一個就是後來的日本。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我國近代真正被西方國家(俄國與日本這兩個非典型的西方國家除外)侵佔(非租借)的領地,也只有香港島與澳門。而割據這兩塊彈丸之地,顯然並不是為了殖民,而是為了作為在中國的貿易基地。而鴉片戰爭,在英國就被稱為貿易戰爭,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英國人的無恥,在玩文字遊戲。實則並不完全如此,在當時的世界,鴉片是合法貿易商品,跟今天的煙草一樣。英國本土禁售鴉片,是到1914年,而我國在民國的時候,國內的很多地區還大量種植鴉片。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林則徐禁煙,不是為了禁毒,而是為了防止白銀外流,說白了就是反傾銷,本質上跟美國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一樣。這也是英國國會能以微弱多數,通過對滿清戰爭的原因所在。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條款,也都是為了貿易。這跟日美簽訂的《神奈川條約》差不多,雖有強迫的不平等,但遠沒有到不可承受的地步。以致在《南京條約》簽訂過的很多年,滿清政府都沒有什麼感覺。

那為何印度卻被英國完全殖民了呢?乃是印度在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印度的本土王朝就從來沒有實現過印度次大陸的統一。有一位英國人就曾說道:印度不過是地理名稱而已(奧地利首相梅特涅,也曾說過:「德意志」不過是一個地理概念而已。此前的德意志尚未完成統一,境內邦國林立)。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至印巴分治前夕,印度境內還有近600個土邦(英屬印度直轄省除外),各地語言、風俗、文化等差別很大,而且也沒有通用語言。這也是印度獨立之後,不得不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根本原因。印度與印尼、馬來亞、菲律賓等國一樣,在歷史上都沒有完成自己的統一,只是存在諸多的部落與割據政權(包括華人建立的海外政權),實際上都是西方列強替他們完全了國家統一。

清朝為何沒有像印度那樣完全淪為殖民地?

對於沒有完全國家統一的地區,西方列強往往就直接管理(殖民)。而對於已經形成國家統一的地區,比如滿清、奧斯曼(土耳其)、伊朗等,西方列強最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把他們變成自己的商品市場。對於西方列強來說,征服滿清並不難,但統治滿清卻要耗費太多的人力成本。故而,西方列強並不那麼熱衷於征服滿清,而通過間接管理的方法(即:通過滿清壓榨中國),更能節約其統治成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知社 的精彩文章:

都說美國「霸道蠻橫」,卻為何擁有最多的盟友?
五眼聯盟浮出水面,會不會緩和歐盟與俄羅斯關係?

TAG:有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