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34個開國大將數他強悍,明朝末年只有他的後代敢挑戰李自成

明朝34個開國大將數他強悍,明朝末年只有他的後代敢挑戰李自成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下達諭旨,大封功臣。第一批受封的共有六公二十八侯,共34人。這34人也都是明朝文臣武將之中的佼佼者,有的謀略過人,有的兼資文武,有的武藝高強,在明朝開國戰爭中,正是這些人的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浴血奮戰,才給朱元璋打下這錦繡江山。他們憑藉自己的勇氣和才幹名垂青史,與劉秀的雲台二十八將、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一樣,都是中國古代武將之中的出類拔萃之輩。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34個功臣宿將中,到底屬誰最為強悍?很多人首先會想起虎將常遇春。其實常遇春名氣雖大,知名度雖高,很大程度是沾了評書《明英烈》的光。在真實歷史中,常遇春也並非是人們想像中那樣銅頭鐵臂,戰無不勝。恰恰相反,明朝開國武將中,有人比常遇春的功夫更厲害,比他更為強悍。

比如在至正十七年,朱元璋揮師攻打元軍據守的寧國城。元朝守將朱亮祖悍勇絕倫,他身陷重圍卻凜然不懼,帶領人馬拚死突圍。常遇春催馬提矛上前阻擋,結果竟然不是朱亮祖的對手,二人激戰一番,結果「常遇春被創而還」,抵擋不住朱亮祖的猛攻,身受創傷敗陣而回。

至正二十六年八月,朱元璋派常遇春討伐張士誠。常遇春帶兵猛攻德清城,張士誠派遣猛將「五太子」來增援。「五太子」是當時有名的虎將,《明太祖實錄》記載,「五太子者,士誠養子,短小精悍,能平地躍丈余。」常遇春竟然不是他的對手,被迫退卻,幸虧明朝武將薛顯挺身而出,捨命死戰,才打退「五太子」。戰後常遇春感慨地對薛顯說:「今日之戰,將軍功,遇春弗如也」。

由此可見,常遇春雖然不失為一員猛將,但絕不是最強悍者。最強悍者,要數潁國公傅友德。傅友德在明朝開國戰爭中的應用表現,比之常遇春有過之無不及。《明書》《皇明開國臣傳》都明文記載,傅友德「驍勇多力,擊刺騎射,冠絕一時」,「常為軍鋒冠」,認為他的武藝是一時之冠。在《明英烈》《朱元璋演義》中,把傅友德塑造成為一個酷似關羽的形象,綽號「美髯公」「賽關公」。

傅友德在鄱陽湖之戰中,曾創下一個紀錄,「操輕舫深入,身披數創,手殺數百人」。在武昌城外的高冠山爭奪戰中,傅友德身先士卒,第一個衝上山頭,結果劈頭遭到敵軍一陣箭雨射擊,傅友德當即身中數箭。傷勢最重的一箭,「流矢中頰,鏃出腦後」,直接把傅友德的腦袋射穿。箭頭從面頰射入從腦後穿出,雖然僥倖沒有致命,但也是重傷,傅友德卻以鐵一般的意志「不顧,戰益力」,敵軍駭然潰散。

傅友德的最為得意的一戰,要數太原之戰中,迎擊元朝名將王保保。一代智聖劉伯溫都對王保保的戰鬥力嘆服不已,提醒過朱元璋「王保保未可輕也」。當時王保保派遣一萬多精銳騎兵偷襲明軍大營,明軍猝不及防,一時張皇失措。《明太祖實錄》記載,元軍「萬騎至矣」,危急時刻傅友德挺身而出,一時顧不上召集兵馬,「友德率敢死士五十騎衝擊之」,硬是頂住了元軍的攻擊,給明軍調集出動贏得了寶貴時間,最終大破王保保。凡此種種證實,無論是個人武藝,還是抗打擊能力,或者臨敵之際的勇氣,傅友德的強悍無出其右。

洪武二十七年十一月,功勛卓著的傅友德未能躲過朱元璋的屠刀,含冤遇害。他的第三子傅添錫意外逃過了一劫,逃出京師,輾轉流落到雲南昆明避禍,並在此地定居下來,耕讀傳家。成化年間,傅家後人再度崛起,從成化十三年開始,到隆慶四年為止,93年之間出了5個進士,聲震雲南。

萬曆三十八年,傅家後人傅宗龍再度金榜題名,高中進士。傅宗龍兼資文武,不僅文采斐然,且精研韜略,歷任薊遼總督、陝西三邊總督、兵部尚書。崇禎十四年九月,李自成義軍席捲天下,掃蕩中原,威逼京師。在明朝即將覆滅的危急關頭,傅宗龍挺身而出,帶兵挑戰李自成。當時在世的開國功臣子孫後代多如牛毛,有傅宗龍這種勇氣的僅他一人。

但因為當時明軍已經腐朽不堪,軍中風氣敗壞,賀人龍、虎大威、李國奇三總兵貪生怕死,臨陣潰逃,明軍大敗。傅宗龍悲憤交加,拒絕撤退,堅持與李自成所部血戰到底,最後力竭被俘。李自成把傅宗龍挾持到項城城門外,想利用傅宗龍誘騙項城守軍打開城門。誰知傅宗龍卻破口大罵:「我大臣也,殺則殺爾,豈能為賊賺城以緩死!」李自成惱羞成怒,當場把他殺死。

崇禎皇帝聽聞傅宗龍死訊,感慨不已,追封他為太子太保,謚號忠壯。崇禎十七年,明朝即將徹底崩潰之際,崇禎「戰亂思良將」,想起了傅宗龍的祖上傅友德,下旨追封傅友德為麗江王。

參考史料:《明史》《國朝獻徵錄》《明太祖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文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山好漢他排名第17,為何只有他1人得到宋徽宗親自接見
李世民廣收天下賢才,卻容不下1個單雄信,原來因為1件事

TAG: 小文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