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這個農民種了30畝地,畫了30年畫,把拖拉機畫成法拉利

這個農民種了30畝地,畫了30年畫,把拖拉機畫成法拉利

導讀:什麼叫不務正業?當然是該乾的事不幹專門跑去干不相干的活兒、專業的事不幹偏要去干不懂的玩意。比如說殺豬匠偏要跑去教醫生搞解剖,種地的偏要去做藝術家……這樣的人,被罵是不務正業,那真是一點沒罵錯。只不過,不務正業也並不一定是件壞事,畢竟還真有人「不務正業」最終反而成就了一番事業,當然,不是那個殺豬匠不務正業教人搞解剖成就了一番事業,而是種地的要去做藝術家,最後竟還真給他弄成了。

?熊慶華

其實畫畫這事兒,一點也不神奇,咱們每個人都會畫畫,無非就是拿起筆把想像中的東西畫出來而已,不過這玩意自從被定義成藝術之後,就帶上了神秘而尊貴的面紗,普通人畫畫,那不叫藝術,也不能叫畫家,那叫瞎畫,為了不讓喜歡畫畫的人瞎畫,繪畫藝術成為一門學問,也就是美術專業,還有專門的美院。喜歡畫畫,那叫愛好,而不能叫專業畫家,這就是普通人和藝術家的區別。一個農民,當然也可以有自己的愛好,比如畫畫,但是他若不好好種地餵豬而是一門心思折騰畫畫,那就是不務正業,湖北有個叫熊慶華的農民,就是這種不務正業的典型。

?熊慶華

熊慶華家有三十餘畝地,他們全家就是依賴這肥沃的土地而過活。在農村,人們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一是努力讀書,讀書改變命運也許能有土雞變鳳凰的一天,還有一種就是外出打工。倘若是這兩條路你都沒法走成,那土地就是你最後的屏障和依靠了。熊慶華出生於七十年代,算是遇上了比較好的時代,因為他至少能夠安安穩穩地上學讀書,而父親也希望他能多學點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熊慶華卻不是塊讀書的料,初中畢業證都沒能拿到。讀書沒讀好,卻學了個不務正業的壞習慣回來:熊慶華迷上了畫畫。

?熊慶華作品

作為業餘愛好,也許也沒人反對,但熊慶華卻是熱愛畫畫日漸消瘦,這可不行,因為你還得考慮家人的溫飽和自己的前程,所以沒辦法,熊慶華只得外出打工。不過,連初中畢業證都沒有的他,最終高不成低不就悻悻然回了家裡,看來,家中那三十多畝地還是有了接班人。但熊慶華對於畫畫的痴迷,讓他竟然寧可讓肥沃的土地荒蕪,同村的人都認為這小伙兒純粹是懶得出奇,並不是有啥其他追求,畫畫只不過是個幌子而已。但熊慶華確確實實是天天不停地畫畫,家裡畫了一大堆,雖然無人問津但仍然樂此不疲,而且他還有個大表哥是真正的畫家,上過美院,這在熊慶華眼中無疑屬於專家級的了,但這個大表哥看完他的畫,直接罵他是不務正業,勸他好好種地過日子。

?熊慶華作品

但熊慶華就是冥頑不靈,而且更為固執,你說我不務正業,我就偏要畫點名堂出來給你瞧瞧。熊慶華喜歡畫啥呢?因為他其實根本就沒受過專業的美術教育,所以他是沒有章法和特定的創作意識,看到啥想畫啥就畫啥。當然,熊慶華長期窩在農村,能畫的,自然也就是整日在鄉村中看到的那些常見的鄉土特色了。不過,畫得多了,熊慶華也覺得自己要有創作主題和創作思想,於是,他琢磨著要畫一個系列,以後就可以形成一個一個的系列,那樣至少就不算是毫無目的毫無意義的「瞎畫」了。

?熊慶華作品

熊慶華終於創作出了他第一個完整的系列,而且非常高大上,他畫的是「法拉利」。熊慶華在外出打工的那段時間,也算是他見過世面最多的一段經歷,在南方的大城市,他看到過燈紅酒綠下的世界豪車「法拉利」。不過,當他回到鄉村以後,再也沒見過了,但是,拖拉機卻是最能常見到的「現代多功能交通工具」,在他眼中,農村噴著黑煙梆梆作響的拖拉機,就是法拉利,於是,他就將拖拉機畫成了「法拉利」,據此畫出來的一系列作品就叫做「我的法拉利」。而誰又知道,熊慶華也許心裡,真的有一個法拉利的夢想呢?

?熊慶華作品

沉迷畫畫帶來的不只是日漸消瘦的軀體,甚至還讓熊慶華到了患病都無錢醫治的窘迫地步,儘管「法拉利」是畫了不少,但畫餅終究是不能充饑。但熊慶華始終覺得自己絕對是金子,總有一天他會要閃閃發光,而在畫完法拉利之後,他莫名地覺得自己離法拉利真的已經很近很近了。命運很神奇,熊慶華的大嘴沒能讓他吃四方,但他卻遇上了網路時代。這一年,他的老同學回家看到他多年積累下來成堆的畫作,在感嘆他「不務正業」落魄至此的同時,還幫他把作品一一拍照發到了網路上。

?熊慶華家

接下來的事情,就大家都熟悉得都可以倒背如流的套路了:照片發到網上,然後引起了轟動,進而被伯樂相中如此如此巴拉巴拉,故事很老套。這樣的機會,就砸到了熊慶華這塊金子身上。很快,熊慶華這個農民,被人又加上了兩個字,變成了「農民畫家」。農民畫畫,是不務正業,但農民畫家畫畫,卻是非常勵志的事情,同樣是畫畫,因為身份微妙的轉變,卻讓熊慶華離心中的法拉利越來越近了。

從逐漸有人跑來找他買畫,到風風光光地到京城舉辦個人畫展,再到被藝術機構簽約,熊慶華用了30餘年的不務正業畫畫證明了自己不是不務正業。如今,熊慶華已經成為了享譽一方的大畫家,他的作品價格現在已經達到了幾萬元一幅,最貴的曾經賣出過十幾萬,一場展覽賣出過一百多萬,他再也不需要依靠家裡那三十多畝地過活,當然他也從來沒有指望過那些地,甚至從來沒有去耕種過。發跡之後,他依然過著那擁有30畝地的農民生活,只不過他的房子修成了全村最漂亮的最有藝術性的房子,那是他的畫室。

熊慶華無疑是成功的,但這種「不務正業」取得成功的幾率太小,他的成功並不值得推廣和效仿,但熊慶華的經歷,卻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誰都可以有那個法拉利夢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幸運的人生,有時候,人與人差的不僅僅是才華,哪怕只差那麼一絲絲運氣,你也可能會成為不務正業的典型。

(文:路過)


擴展閱讀

熊慶華成名後,他的作品經常被學院派藝術人士批駁為毫無章法、不懂技法,木訥的熊慶華從不反駁,他也說不出那麼多專業的辭彙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畫說 的精彩文章:

讓畫家患老年痴呆的兒子作證,把學生習作當名畫賣了7千萬
他畫驢一幅5千萬,不過癮改畫豬,打臉齊白石100萬的豬

TAG:有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