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不諱:這3種老人跌倒,最好別扶!記住了
跌倒是再常見不過的生活經歷,有些跌倒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土就過去了,有些跌倒卻可能把自己跌到醫院重症監護室,比如老人。
老人跌倒怕骨折,更怕併發症!
每個年齡的人都可能跌倒,但對於老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或患有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白內障等基礎疾病,平衡能力、肌肉力量、骨容量等變差或降低,更容易跌倒。
跌倒最直接的損害是皮外或軟組織,這些都是小問題,但因為一系列身體機能退化,老人跌倒後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骨折!
俗話說,傷筋動骨90天。可對於老人而言,這90天並不容易熬過去。在醫院治療骨折的過程中,老人極易出現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這與醫院內部複雜的病菌環境相關,也跟老人的抵抗力低下相關。
這並非只是理論上的分析,數據顯示,跌倒已經成為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亡的第一位原因!尤其是跌倒後髖部骨折,其死亡率高達20%~30%!
50%左右的老人跌倒發生在家裡!
老人跌倒的後果很嚴重,最容易跌倒的地方卻讓很多人想不到。有數據顯示,將近50%以上的跌倒都發生在家裡!
家裡算得上是一個人最熟悉的地方了,作為老人可能已經生活了幾十年,怎麼還容易跌倒呢?
保健科主任醫師陳狄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其實家裡有很多跌倒的潛在危險因素。
在家裡摔倒的老人有一半是在衛生間摔倒的,這跟衛生間設施不到位有關。比如蹲位的馬桶旁邊沒有扶手,比如衛生間地面常常有水,比較濕滑,如果地面沒有放置有效的防滑墊,洗漱、洗澡時,都很容易導致跌倒。
還有些老人平時生活比較節省,家裡的拖鞋穿很多年,防滑能力大大下降,客廳、卧室等地方一旦有水漬,就很容易滑倒。
當然,也有些跌倒發生在戶外或某些公共場所,因此建議老人在出門時最好有家人陪同攙扶。
預防老人跌倒,注意家裡這些細節!
人一老,經常被稱為「老小孩」,事實上,家有老人,一定要像養孩子一樣,在細節上下足功夫,才能儘可能盡量不跌倒。
第一,衛生間裝備要齊全
馬桶旁邊的金屬扶手、衛生間門口的防滑墊,家裡如果有老人,這兩樣東西一定不能少。
第二,老人常用的東西放在容易接觸的地方
站在凳子或椅子上取高處的東西也容易跌倒,所以老人常用的東西一定要放置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第三,選購防滑的家庭拖鞋,並定期更換。
第四,家裡地板不要過於光滑,必要時鋪防滑的地毯。
第五,不要在家裡堆放過多雜物,儘可能創造寬鬆的活動空間。
第六,如果家裡還有小孩子,玩具等小物件也要及時收納。
第七,如果家裡有樓梯,一定要保證光線充足,如有必要每個台階都要放合適大小的防滑墊。
萬一家裡的老人真的跌倒了要怎麼辦?不少人的第一想法就是扶起來,其實這是錯誤的。以下這3種情況的跌倒還真的別扶:
首先是脊椎損傷的老人別扶。如果老人摔倒後,肢體失去知覺,怎麼掐都毫無反應,那麼這大多是傷到脊椎了,這種情況下亂動老人反而會得不償失,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等待120的到來。
其次是出現假關節的情況。所謂的假關節其實是指原來沒有關節的地方出現了關節,也就是關節部位發生了扭曲,這個情況也是萬萬扶不得的。
最後就是喪失了意識。老人摔倒後如果喪失了意識,就更加不能盲目的扶起來,要先觀察其生命體征,如果發現其脈搏變弱,就要立即撥打120,並進行相應的急救措施。


※醫生:男性長壽其實有章可循!做好這些事,你能活得更久
※腫瘤患者怎麼吃才健康?了解這些事,或能與瘤「共存」
TAG:39名醫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