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章邯巨鹿之戰敗給項羽,而後死心塌地追隨項羽,卻誓死不降劉邦?

章邯巨鹿之戰敗給項羽,而後死心塌地追隨項羽,卻誓死不降劉邦?

讀過秦漢歷史的童鞋們,相信大家都會知道項羽,知道劉邦,知道韓信,可是有誰知道章邯這個人物呢?估計一大半的人都會很陌生!其實章邯也是一位很有實力的人物,他是秦朝末期最後一個比較有名的將軍,他曾經臨危受命,在短短數十日的時間裡將一批驪山囚徒組織起來,訓練成了一支強悍的軍隊。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事件大家歷史課本都學過吧,陳勝自號楚王,讓手下大將周文率領幾十萬兵馬一路殺到戲水,將當時的秦二世胡亥嚇得半死,急急忙忙召喚群臣商量對策,其中就有人舉薦章邯帶兵迎戰。

要知道,秦二世的時候橫徵暴斂,天下混亂,百姓苦不堪言,諸侯四起,可不僅僅只有陳勝吳廣這支農民起義的軍隊,還要加上沛縣的混混劉邦,會稽起兵的項梁,在這些聯軍幾十萬的兵力打到函谷關的危急時候,是章邯率軍出征,先是打敗周文的軍隊,後面又破了齊楚聯軍,更是在定陶殺了楚軍的統帥項梁。接著章邯將鄧說、伍徐、蔡賜、宋留一干人等打的是四下亂竄,最後在陳郡殺了陳勝……

章邯再一次讓六國看到了大秦戰無不勝的虎狼之師,也正是因為章邯的屢戰屢勝,才讓得秦朝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可即便如此也沒能挽救秦朝的天下,難道是因為項羽的出現?不是,這一切都要歸罪於掌權者的愚蠢和心壞。

都知道,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和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有著很大的關係,有的精明能幹,仁義治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有的心狠手辣,斬殺功臣,讓中央集權,江山不穩,子孫互相殘殺。但是當一個統治者同事具備了蠢和壞,那麼這個國家就要遭殃了,不得不說,胡亥就是這樣的統治者。

章邯是一名軍人,他是有血性的,他最後投降項羽絕非是因為貪生怕,而是有原因的:

俗話說,「功高震主」,再加上胡亥和趙高本就是小人,他們都害怕章邯功勞過大,尤其的趙高,一肚子的壞水,天天想弄死這個殺死那個。在巨鹿之戰章邯敗給項羽,於是就退軍駐紮與楚軍遙遙相望,這正好給了趙高責難的借口,他就派人給章邯羅織罪名。

恰巧這時候有一個人給章邯寫了一封信,這個人叫陳余,信的大致內容如下:

「現在的形勢危急,趙高到處找人推卸責任,他早就視將軍為眼中釘肉中刺了,將軍你是有功也要死,沒功也要死,將軍你看著辦吧!」

自古以來,忠臣名將都將名節看的非常重要,背叛自己的主子,必定會背負一輩子的難以心安,所以僅憑一封信是不能讓章邯做出投降項羽的決定的。

真正讓章邯心甘情願投降項羽的,是因為項羽再一次打敗了他,這讓章邯看到了項羽驚人的軍事才能,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認為只有項羽這樣的人,才配做這天下的主人。

所以,章邯之所以會投降項羽,而不投降劉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形勢所逼,胡亥和趙高的迫害,更何況「良禽擇木而棲」的道理誰都懂,與其死在小人的手中,還不如追隨心目中的英雄,即便戰死沙場,也是死的光榮。

二、項羽的軍事才能打動了章邯,而且項羽還是貴族之後,所謂「惜英雄重英雄」,章邯也是真心佩服項羽。

三,劉邦本就是一市井混混,出身低微,善耍流氓手段,章邯乃是秦朝大將,心高氣傲,不屑於市井之徒為伍。

四、章邯已經投降過項羽了,他的人生只有一次背叛的機會,而且也是形勢所迫,如果再投劉邦,那麼世人怎麼看他,說他是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章邯投降項羽後,被項羽封為「雍王」,和塞王、翟王一起成為項羽精心設計的「屏障」。

至漢二年,劉邦久攻廢丘不下,漢軍用計水淹城池而城破,章邯遂拔劍自刎。

章邯是個悲情英雄,他到臨死那一刻,仍然期待項羽的軍隊如同天降神兵一樣到來,然而等了半年也沒等到,他所信仰的一切和崇拜的一切,都隨著一個朝代的覆滅而灰飛煙滅了。

參考資料:

【《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到底誰才是平定「安史之亂」的真正頭號功臣?此人死後謚號武穆,與岳飛同待遇
中國古代十大名臣排行榜:諸葛亮墊底,第3救140萬漢人,第1活100歲

TAG:縱古觀今 |